港股覆盤:銀行壓力大

YY 港股圈
2024.06.11 12: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港股在美國降息預期延後、美元上升的影響下承壓,但恒指跌幅收窄,主要得益於科網股的支撐。與此同時,內銀股雖有高股息,但近期股價疲軟。商業銀行淨息差下降,為經濟讓利的力度相當大。儘管銀行面臨壓力,但報表上仍有調節空間。市場對蘋果的 AI 有些失望,但整體來看對使用者仍是實用的。港交所庫存股新規的生效對公司和股權激勵是利好消息。總體來説,港股面臨壓力,但市場對新的 iPhone 推出抱有期待。

美國降息預期延後,美元指數急劇上升,離岸人民幣走弱,給股市帶來了壓力。而恒指最終跌幅收窄一半,主要還是靠科網股。

目前主要除了出海、週期股外,幾乎沒有哪個行業能業績大幅增長,而科網股如騰訊,在降本增效加上大力回購下,盈利增長路線也是明確。相比下,內銀股雖然股息較高,但也可看到近期股價是相對疲軟。

當下環境實際上不利內銀股,但受到減免港股通紅利税以及地產的消息,早前才會出現多次大漲。從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降至1.54%,而22年同期接近2%,為讓利經濟,降幅力度相當大,而這趨勢可能只會持續。

當然,銀行雖然壓力大,但報表上調節空間大。且就算是一些區域性的銀行,要像美國那樣爆雷也是不容易的事。何況,內銀作為指數成份股,往往股價拉起來也是很恐怖的事。

另外,市場對蘋果的AI有點失望,主要沒有驚喜,也不是原創。不過,整體來看對使用者還是很實用,也展示出Apple的生態整合優勢,但目前最大關鍵在於Apple Intelligence可能不會全球同時上市,特別是ChatGPT大概率不能在國內使用。仍然,相信市場到了9月又會期待新的iPhone推出。

最後,港交所庫存股新規今日正式生效,港股公司回購不再強制註銷。雖然公司未來可以在市場上出售,也可以用來作股權激勵,影響到背後回購真實性,但考慮到港交所對信息披露、時間限制方面有一定要求,整體上新規長遠還是一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