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 New energy vehicle retail sales in May increased by 38.5% year-on-year, the car market's new products enter a "price war" stage with a temporary cooling down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5 月後 “價格戰” 已經有變緩趨勢。接下來國內汽車市場有望迴歸到以促銷為主的常態,不太會出現動輒降價 20% 的情況。
隨着 4 月末政策執行細則的出台,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温,積蓄的消費購買力在 5 月有所釋放,乘聯會預計 6 月購車熱度有望延續,環比或實現較好增長。
6 月 11 日,乘聯會發布 5 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5 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171.0 萬輛,同比下降 1.9%,環比增長 11.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807.3 萬輛,同比增長 5.7%。

5 月新能源車零售 80.4 萬輛,同比增長 38.5%,環比增長 18.7%。5 月新能源車出口 9.4 萬輛,同比下降 4.0%,環比下降 18.8%。5 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 47.0%,較去年同期 33% 的滲透率提升 14 個百分點。
乘聯會指出:
5 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平穩,雖然受節假日錯月、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但隨着國家 “以舊換新” 的政策落地實施、北京車展拉動消費熱情、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台與跟進,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温,保價回購政策進一步打消用户顧慮。
頭部企業的重磅產品發佈帶動產品供給穩定預期,前期市場觀望羣體的消費熱情被激發,5 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進入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
此外,乘聯會表示,出口延續去年年末強勢增長特徵,5 月出口同比增長了 30% 至 56.9 萬輛;廠商庫存穩健調整,由於 5 月廠商生產相對謹慎,但零售回暖,形成了廠商產量低於批發 3 萬輛的去庫存走勢。
5 月新能源車零售同比增 38.5% 國內零售滲透率 47.0%
新能源車方面,5 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增幅上升,出口有所下滑:
5 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 88.1 萬輛,同比增長 31.0%,環比增長 9.9%。
5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80.4 萬輛,同比增長 38.5%,環比增長 18.7%
5 月新能源車出口 9.4 萬輛,同比下降 4.0%,環比下降 18.8%。
5 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 47.0%,較去年同期 33% 的滲透率提升 14 個百分點。
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5 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 71%,同比下降 2.1 個百分點;
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 4.5%,同比下降 0.1 個百分點;
新勢力份額 16.3%,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新勢力份額同比增長 3.5 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 6.4%,同比下降 0.5 個點。
出口方面,乘聯會表示,雖然近期受到外部國家的一些干擾,但長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光明:
從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A0 級電動車佔比近 50%,是自主出口絕對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前期在歐洲表現較強,比亞迪在東南亞和南美等市場崛起。
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增量,海外市場也有數據開始顯現。
此外,根據乘聯會報告,2024 年 1-4 月份世界汽車銷量達到 2836 萬輛,世界新能源汽車達到 449 萬輛。2024 年 1-4 月的世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 15.8%,其中純電動車的滲透率達到 10.4%,而插電混動達到 5.4% 的滲透率。
1-4 月汽車利潤率 4.6% 5 月 “價格戰” 階段性降温
乘聯會表示,1-4 月汽車行業利潤率維持在 4.6%,企業經營壓力增加:
4 月份,隨着宏觀組合政策落實落細、市場需求繼續回暖,效果持續顯現。2024 年 1-4 月的汽車行業收入 30742 億元,同比增長 8%;成本 26882 億元,增長 8%;利潤 1,428 億元,同比增長 29%;汽車行業利潤率 4.6%,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 5% 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屬偏低。
2024 年 1-4 月的汽車行業在低基數下的產銷較好,但由於競爭壓力大,利潤主要來源於出口和高端豪華,其它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需鞏固。由於燃油車仍有盈利,但市場萎縮較快;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兩者矛盾較大,增加了企業經營壓力。
乘聯會提到,5 月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温,保價回購政策進一步打消用户顧慮。針對當前中國汽車行業激烈的 “價格戰” 現象,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2024 年 1-5 月,有近 60 款電動車降價,的確是一場罕見的價格戰。“價格戰” 的背景是新能源車原材料價格下降,新能源汽車新品快速推出,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 40% 以上等。
價格戰是體系能力的表現,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5 月後 “價格戰” 已經有變緩趨勢。接下來,國內汽車市場有望迴歸到以促銷為主的常態,不太會出現動輒降價 20% 的情況。
6 月購車熱度有望延續 環比實現較好增長
展望六月份,乘聯會預計購車熱度的延續:
今年 6 月共有 19 個工作日,較去年的 21 個工作日少兩天,不利於 6 月的半年銷量衝刺。乘用車市場進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業績的意願很強烈,新車型交付量伴隨製造企業體系能力提升,快速釋放產能佔領先機,因此 6 月仍是銷量走勢較好的月份。
2024 年高考人數 1342 萬,創歷史新高,這也將帶來高考後的學車熱和旅遊熱,有利於 6 月的車市持續走強。隨着智能新能源車第三空間的體驗提升和綜合使用成本的穩定預期,今年夏季自駕遊火爆程度又將有提升,私車自駕等個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為更多人選擇。
春季新車降價潮結束,北京電動車號牌的 5 月底發放,以舊換新的更新拉動,共同推動 6 月購車熱度的延續。
乘聯會還提到,常規燃油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抑制車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舊換新等政策合理保證了燃油車消費羣體的換購需求,對車市平穩發展意義很大。國家對當前 “促進消費、提振內需” 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準,市場 “淘汰更新” 和 “換購更新” 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於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出口方面,乘聯會預計將保持良好增勢:
2024 年 1-5 月份中國自主品牌車出口在海外當地市場零售同比增長了 57%,其中 5 月自主車出口的海外零售同比增長 57%,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的態勢。由此判斷中國乘用車的 6 月出口仍會保持良好增勢,將推動着 6 月份總體乘用車的國內外銷售總量繼續環比有較好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