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ting Quick Look | Xiaomi, Dell, KE, BYD, Target Prices All Raised!

大摩将小米目标价由 20 港元升至 25 港元,维持 “增持” 及首选股评级。研报指,小米集团首季业绩乐观,今年电动车出货量同利润率将进一步增长。该行上调小米 2024 年收入预测 5%,毛利率预测上调 1 个百分点,即盈利预测上调 29%。
摩根士丹利:将小米目标价由 20 港元升至 25 港元,维持 “增持” 及首选股评级
研报指,小米集团首季业绩乐观,今年电动车出货量同利润率将进一步增长。该行指,上调小米 2024 年收入预测 5%,毛利率预测上调 1 个百分点,即盈利预测上调 29%。
另外,该行将小米电动车 2024-2026 年销量预测上调至 11.8 万/20 万/35 万辆;将 2024-2026 年的毛利率提高至 7.8%/10.3%/14.6%。因此,2024-2026 年小米集团累计汽车毛利润预测,由 58 亿元人民币至 205 亿人民币。
摩根士丹利:维持快手-W“增持” 评级,目标价 95 港元
报告称,对快手-W 未来 1 至 2 年的股价前景更加乐观,看好基本面发展带来盈利。报告维持 “增持” 评级,上调 2024 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 6% 至 170 亿元人民币,称其表现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持续改善,日活跃用户的营销成本近三年持续下降,相信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该行预计,快手今年首季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7%,主要受强劲的内、外部广告的健康增长;广告负载进一步提高;及采用 “快意” AI 大模型后所带动,预期全年广告收入将同比增长 25%。电商业务方面,预期 SKU(存货单位) 及月活跃客户渗透率将迎提升,带动今年 GMV(商品交易总额) 将同比增长 25%,电商收入增 30%。
摩根大通:维持贝壳-W“增持” 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51 港元
随着过去三年力度最大的房地产支持政策出台,该行对贝壳股价表现的看法转为更加正面。
报告中称,贝壳核心业务和新业务均持续取得进展。核心代理业务市场份额继续增长。1 季度新房成交量跑赢行业 10%。新业务方面,1 季度家装/租赁业务收入分别强劲增长 71%/189%,合计贡献总收入的 35%(2023 年 4 季度为 33%)。
今年前 5 个月,公司斥资 3.4 亿美元进行回购,回购股份占在外流通股份总数的 2%。回顾 2023 年全年公司回购股份约占在外流通股份总数的 3.7%。这表明本年迄今的股票回购速度略快于去年。
花旗:上调比亚迪目标价至 475 港元
报告指,考虑到比亚迪强劲的车型周期和销售势头,将 2024 财年和 2025 财年新能源车和乘用车销售预测从 367 万和 417 万分别上调至 385 万和 501 万。基于更好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同时将 2024 财年和 2025 财年毛利率预测上调 1 至 1.4 个百分点,至 18.1 和 19%。
该行将比亚迪 2024 财年和 2025 财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至 357 和 517 亿元,2026 财年为预测 627 亿元,H 股目标价由 463 港元上调至 475 港元。
该行预计,比亚迪第二季销量按季大幅增长 55%,而该行估计季内销售、管理和费用按季将温和增长,将支持盈利强劲复苏。该行预计,比亚迪 2024 财年每辆汽车纯利预测将被市场上调至 8,000 至 10,000 元,同时预计 5、6、7 月份的月度销量将继续保持正增长。
美银:将戴尔目标价从 130 美元上调至 180 美元
鉴于:1) AI 服务器需求,2) IBM 大型机更新预期带动的存储需求,以及 3) PC 更新预期带来的需求,该行认为戴尔在进入 2025 年时将面临积极的布局。
该行指,戴尔仍然是一只被低估和低权重的股票,而且有人工智能的潜在催化剂,并有可能被纳入标普指数。该行将其 F25 的营收/EPS 分别从 930 亿美元/7.78 美元调整至 929 亿美元/7.84 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