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 is going crazy overseas

華爾街見聞
2024.05.30 06: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TEMU 盈利在望。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九年前,沒有人會相信,拼多多這樣一個以 “低價” 為標籤的後來者,有朝一日能成為老大哥阿里巴巴的最大競爭對手。

然而,時代鉅變、興衰交替,業績增長持續超預期,以及跨境電商業務 TEMU 帶來的廣闊市場潛力,讓拼多多得到市場青睞,與阿里巴巴爭奪起電商市值一哥的寶座。

拼多多希望藉着 TEMU,在海外 “再造一個拼多多”。TEMU 也在海外掀起腥風血雨,從全託管到半托管,TEMU 給自己定下頗為激進的增長目標,要從 “中國跨境電商四小龍” 當中勝出,成為全球跨境電商當中的數一數二的存在。

今年一季度,以 TEMU 為主要驅動力的交易服務收入,首次趕超在線營銷業務成為拼多多最大的收入來源。多家券商認為 TEMU 虧損已經大幅收窄,甚至接近盈虧平衡。

雖然跨境電商行業已經走過了最初的野蠻生長階段,但競爭依然激烈。接下來,TEMU 也會面臨外部更多挑戰。它需要走穩每一步,不斷優化運營模式,才能複製拼多多國內後來居上的劇本。

這一路並不會太輕鬆。

激增

國內電商行業增量見頂的情況下, TEMU 是拼多多尋求新增長點的破局之道。它也是被外界視作可以再造一個拼多多的存在。

在 2022 年 9 月,TEMU 像鯰魚一樣衝進跨境電商這片藍海,依靠低價策略和首創的 “全託管模式”,火速在 2023 年擴張到全球 48 個國家和地區,躋身全球應用下載量前十名,更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應用之一。

今年以來,TEMU 繼續火力全開,進入了更多國家和地區。據華爾街見聞統計,截至目前,TEMU 已開設約 68 個站點, 實現了覆蓋所有大洲,其中歐洲站點數量最多,體量上則是美國市場最大。

拼多多最新發布財報顯示,其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131% 至 868.1 億元,其中 TEMU 為主要驅動力的交易服務收入大幅增長 327% 至 443.6 億美元,首次趕超在線營銷業務成為拼多多最大的收入來源。

去年以來,TEMU 快速擴張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為其放棄了拼多多在國內使用的平台模式,轉向全託管模式。該模式極大降低了跨境商家的出海門檻,由平台提供店鋪運營、倉儲物流、售後服務等一站式服務,賣家只充當着 “供貨商” 的角色。

“全託管” 讓 TEMU 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也讓全託管成為了各大跨境電商平台的 “標配”。

在 TEMU 帶來的高增長前景下,一季度財報發佈後,拼多多美股盤前漲幅一度超 13%,報 158.46 美元/股。截至 5 月 30 日,拼多多市值也再度超越阿里巴巴。

一直到現在,拼多多官方都未對外公開披露過 TEMU 的具體 GMV,但拼多多野心不小。

國信證券測算,TEMU 一季度 GMV 超過 130 億美元,按 58% 計入收入,貢獻約 353 億人民幣收入。從今年全年的 GMV 來看,浦銀國際預計 TEMU 全年 GMV 或超 400 億美元,交銀國際則預測將增長 200% 以上達到 500 億美元。

有多位消息人士透露,TEMU 自身還有一個更激進的 GMV 目標,那就是高達 600 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去年約 180 億美元年銷售額的 3.33 倍。

另據 Sensortower 數據,截至 2024 年 4 月,TEMU MAU 到 1.9 億人,已經超過了 SHEIN 的 1.7 億人。

隨着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半托管模式在今年初上線,讓 TEMU 盈利在望。

浦銀國際研報指出,TEMU 高速增長,預計 2025 年扭虧,全年交易服務收入將同比增長 357%,測算其中約 8 成來自 TEMU 業務。交銀國際則預測,TEMU 今年有望在美國,率先實現盈利。

戰火

跨境電商市場的戰火又燃起來了。去年 TEMU 帶頭推出全託管,快速攪動着這片市場,如今,它又很快地跟進友商的動作,推出半托管模式。

以啓動 “半托管” 為標誌,TEMU 希望在規模上更進一步。

接近 TEMU 人士告訴華爾街見聞,這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商家的成長變化,給予商家更多的靈活性和主動性,產品類目涵蓋服裝首飾、傢俱家居、美妝個護、户外運動、工業設備等。

“半托管” 今年已成為各大跨境電商平台的新戰場,不過,此番率先打響半托管發令槍的不再是 TEMU,而是去年相對低調的老大哥速賣通。

緊跟速賣通之後,TEMU 在今年元旦之後開啓半托管商家招募,到 3 月中旬在美國正式上線,短短兩個月,已經開通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9 大站點。據悉,全球站點正在加速開放中。

TEMU 半托管和全託管模式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倉儲物流上,針對其他繁瑣環節的平台服務,例如網站引流、店鋪運營、客户服務、知產法務等,目前並沒有區別。半托管模式更適合在跨境電商領域發展相對成熟、擁有自己的倉庫物流合作商的跨境商家。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與 TEMU 還掌控着店鋪運營、商品定價不同,速賣通的半托管模式,是平台只負責倉儲物流、售後服務環節,店鋪運營和定價則由商家自己負責。

接近 TEMU 人士透露,半托管模式可以讓 TEMU 在保持質價比的同時實現更快的速度。而未來,如果商家的自身能力越來越強,TEMU 或許將給予商家更大的空間與自由。

另有業內人士對華爾街見聞指出,2024,“半托管” 或將彎道超車,成為跨境玩家們競爭的關鍵所在。

對於 TEMU 加入 “半托管”,資本市場也普遍是看好的態度。

多家券商機構指出,TMEU 半托管可以帶動大貨佔比提升,從而提升客單價,疊加降低單均物流費用,能夠在提高用户體驗的同時,優化其單位經濟模型,從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望帶動 TEMU 業務整體虧損顯著改善,並較早實現盈利上岸。

不過,如今 TEMU 的收益主要來自終端銷售價與商家結算之間的差價。為了吸引商家,目前無論是半托管還是全託管,TMUE 均不收取佣金。

與此同時,走過野蠻生長的第一階段,TEMU 也需要更重視提升用户體驗,在售價上還不能有大調整的同時,要更重視通過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務和更優質的商品,來提升用户滿意度和忠誠度。

顯然,在跨境電商業務上,TEMU 把拼多多在國內攻城略地的那一套玩法又如法炮製了一番。

不過跨境電商戰場戰況愈發激烈,TEMU 要在新的市場做大並不容易。

壹玖鈞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燕對華爾街見聞表示,今年以來,作為跨境商家,其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國跨境電商平台間的競爭將呈現多元化和激烈化的特點,包括專業度、產品力、品牌力和創新力的綜合比拼。

在此背景下,各大跨境電商平台在保持其既有優勢和基因的的同時,應更加註重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建立,提升用户體驗,加強技術創新。

此外,Tiktok 在美國的境遇也警示着 TEMU,它需要預防海外市場的政策風險。一季度以來,TEMU 加速在中東、歐洲、拉美等地區的業務拓展,以降低美國地區佔比過高的潛在政策風險。

拼多多能夠在國內快速崛起,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之下的結果,如今其出海似乎又再一次佔據了這些有利因素,但這一戰場更加複雜。

要成為中國跨境電商中的贏家,甚至改寫全球電商格局,拼多多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