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gh demand for grid upgrades, electricity stocks too cheap Goldman Sachs: Next wave of AI trading in Europe

高盛研報指出,歐洲的電力需求預計在未來 10 年增長 40%,主要因為 AI 數據中心的迅速擴展以及電氣化進程 “REPower EU” 推進的加快。而且,由於 AI 數據中心的能耗預計將是傳統數據中心的 10 倍,歐洲將產生未來全球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 20%。由於目前定價尚未計入未來增長,高盛預計歐洲公共事業股能有 20% 的上漲空間。
AI 交易仍然炙手可熱,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由於維持 AI 數據中心運營需要巨量電力,這將成為 “下一個 AI 交易”,高盛為此推出了 “充電美國交易” 指數(Power Up America,GSENEPOW)。而這一交易策略也不負眾望,自出籠以來回報率已經超過美股 “七姐妹”(Magnificent 7)以及 “廣泛 AI” 和 “數據中心” 兩籃子股票。

財經媒體 ZeroHedge 週二撰文表示,“充電美國交易” 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如果將眼光放寬到其他地區,就會發現還有一些類似的交易更加有利可圖。如果説美國是 AI 電氣化的沃土,那麼歐洲則是一個真正的金礦。
預計未來十年歐洲電力消費增加 40%
高盛此前發佈題為《充電未來》(Charging Ahead)的研報,指出歐洲的電力需求預計在未來 10 年增長 40%,主要因為 AI 數據中心的迅速擴展以及電氣化進程 “REPower EU” 推進的加快。而且,由於 AI 數據中心的能耗預計將是傳統數據中心的 10 倍,歐洲將產生未來全球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 20%。這是因為歐洲的電網平均已有 40 年曆史,急需升級以支持 AI 數據中心。
因此,在 “充電美國” 指數之後,高盛推出了 “充電歐盟指數” GSPIPOWR Index,該指數由最有可能受益於電網翻新的歐洲基礎設施公司組成,預計能有 20% 的上漲空間。
高盛在研報中預計,歐洲的電力消耗預計將在 10 年內增長 40% 以上。近年來由於投資低迷,歐洲電力需求比 2008 年的水平下降了 10%,但電氣化和 AI 預計將主要貢獻於歐洲電力需求的拐點。
高盛分析師預計,隨着歐盟推進其大規模電氣化目標(REPower EU 計劃),供暖、交通、製造業和氫能的重點將支持額外的 35% 以上的電力需求。使用可再生能源將是關鍵,預計在風能和太陽能方面的投資將達 8500 億歐元,可能推動主要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清潔每股收益年複合增長率在未來五年內達到 5% 至 6%。
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區電網,已經具有 45 到 50 年曆史的歐洲電網現代化需求,將推動電網投資增加 80% 至 100%。高盛預計,到本世紀末,輸配電總體支出將接近 8000 億歐元,電網資本支出將接近 500 億歐元,推動電網監管資產基準(Regulatory asset base)年複合增長率在 2023 至 2028 期間達到 10% 左右。
數據中心和 AI 將成為歐洲電網轉型催化劑
目前估計,一次 ChapGPT 搜索查詢的能耗是傳統谷歌搜索的 10 倍。根據高盛分析師的説法,AI 的崛起就可能單獨讓歐洲未來十年內的電力需求增加 2.5% 至 5.0%。
另一方面,傳統數據中心最近也在擴展,以匹配來自零售(雲計算、社交媒體、流媒體)的更高需求,到 2033 年可能再增加 5% 至 9% 的歐洲電力需求。電價最低的國家,包括北歐、西班牙、法國,或金融和科技活動密集的國家,如英國、愛爾蘭,可能會受到的影響最大。
高盛預計,未來 10 年內,AI 和傳統數據中心的額外消耗將達到約 220TWh,相當於荷蘭、葡萄牙和希臘的當前耗電量的總和,而歐洲數據中心的全球電力市場份額應達到 20%。
研報指出,供電和冷卻公司、電網設備和電纜公司在數據中心方面的曝光率最高,可能從 AI 的推動的轉型中獲得更大的收入收益。對於那些希望在短期內獲得更高收益率 AI 數據中心主題的投資者,高盛推薦其歐盟電氣化指數 GSXEACDC Index,該指數包括大型歐盟電氣公司。
歐洲電力股還能漲 20%
高盛指出,歐洲公用事業公司今年迄今的股價表現落後於美國同類公司,因為潛在的未來增長尚未計入股價。數據顯示,“充電歐盟指數” GSPIPOWR 今年迄今上漲了 14%,落後於 “充電美國指數” GSENEPOW 今年上漲的 37%,主要是由於歐洲公用事業公司的拖累。
研報指出,“充電歐洲指數” 整個板塊經歷了 35% 至 75% 的估值壓縮,現在的交易水平非常便宜,這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去年冬天歐洲天然氣價格迅速下跌後的收益預期重置,以及與美國公司相比,更高的利率環境讓歐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更加受限,因為歐洲公司接受的監管更嚴格、槓桿率更高。特別是該行業的大量資產/負債錯配——資產期限為 30 年,而短期債務到期僅為 7 年——對該行業的表現造成了影響。
研報表示,大多數歐洲可再生能源股票現在的定價現在完全沒有反映未來增長,甚至未來增長的貢獻是負值,而且將定價的關注點從資本支出轉向資本回報,這意味着每年 7% 至 10% 的可持續 EBITDA 增長率。
充電歐洲指數 GSPIPOWR 上週已經上漲了 6%,主要受益於幾家大企業的表現和宏觀因素的改善,例如天然氣價格正常化、歐洲央行 6 月降息的預期。高盛指出,如果要追上與美國同行的差距,歐洲公共事業股仍有 20% 的上漲空間。
高盛表示,充電歐洲指數 GSPIPOWR 對 AI 主題的敏感度更高,今年迄今已經上漲 14%。相比之下,與該指數最為接近的傳統 ETF、歐洲公共事業指數 STU:FP 只上漲了 1.6%。根據研報,充電歐洲指數 GSPIPOWR 涵蓋了電氣化過程中所有主要增長驅動因素,包括幫助支持電網現代化的電網和設備行業公司、幫助 AI 資本支出增長和數據中心的大型電氣公司、有助於滿足新增清潔電力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