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ll Street is about to launch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ag 7" - "Lucky 8"

Lucky Eight ETF 的交易代碼為 “LCKY”,初始成分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比亞迪、小米、拼多多、京東和百度,等權配置倉位,有望於今夏上市。
前有科技股 “七姐妹”,後有中概股 “Lucky 8”。
據媒體報道,繼美股 “七姐妹” ETF MAGS 後,知名投資公司 Roundhill Investments 計劃推出中概科技股 ETF Lucky 8。
據介紹,Lucky 8 ETF 定位為中概版的 “Mag 7”,交易代碼為 “LCKY”,為等權重指數基金,初始成分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比亞迪、小米、拼多多、京東和百度。
Roundhill 首席執行官 Dave Mazza 解釋之所以選擇這 8 只股票,是因為其 “在技術創新上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並表示:
“如果經濟加速增長,這可能是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據悉,一旦該 ETF 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將於今年夏天正式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音美林在今年 3 月初曾發佈研報稱,由國企主導的銀行保險(Yinhang)、運營商(Yunyingshang)、電信(Dianxin)和石油煤炭(Shiyoumeitan)已經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的四大高收益板塊,也可以看作是中國版的 “Mag 7”,堪稱 “YYDS”(永遠的神)。
Lucky 8 強在哪?
近月以來,港股上演出一場 “史詩級” 大反攻,領漲全球市場,其中互聯網公司功不可沒。
行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 5 只中概互聯網/科技 ETF 多數實現約 15% 以上的漲幅。尤其是本月來多個互聯網巨頭陸續披露最新業績報告,優異的 “成績單” 為其中 4 只 ETF 貢獻了約 10% 的漲幅。

不過,目前我國場內 5 只中概互聯網/科技 ETF 的跟蹤標的均為中國互聯網 30、全球中國互聯網等綜合指數,指數成分股高達 50 個,和股票型基金相比,跟蹤的靈活性和精確性均有所折扣。
這點也是 Dave Mazza 計劃推出 Lucky 8 的緣由之一:
“如果你只想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一些傳統的中概股 ETF 很難做到,但 Lucky 8 可以。”
中長期看,國內外投資機構和外資巨頭也對看好互聯網巨頭盈利前景。
招商證券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在最近的兩週時間裏,受整體股市情緒提振的積極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估值已從底部開始逐步企穩回升。
華創證券指出,近兩年恒生科技板塊開啓 “高質量發展”,目前仍有估值性價比,隨着基本面回暖、現金流改善、分紅派息提升,估值修復行情有望持續。
高盛預期,消費科技與服務相關產業將脱穎而出,傾向於投資具備優質資質的大型企業,並重視其現金回報能力。
此前報道稱,傳奇對沖基金經理 Michael Burry、對沖基金傳奇人物 David Tepper 管理的兩家基金也於一季度加大了對京東、阿里、百度等中概科技股的押注。
Lucky 8 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和最新業績情況具體如下:
美團-W(03690.HK)累計上漲 45.18%,Q4營收同比增長 22.6% 至 737.0 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漲超 4 倍,全年營收扭虧為盈。
騰訊控股(00700.HK)累計上漲 30.61%,Q1營收同比增長 6% 至 1595 億元,淨利潤大增 54%,視頻號使用時長增超 80%,毛利增速連續六個季度跑贏營收。
小米集團-W(01810.HK)累計上漲 16.3%,Q1營收同比增長 27% 至 755.1 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超 100%,整體毛利率提升 2.8 個百分點至 22.3%。
京東(JD)累計上漲 7.78%,Q1淨營收同比增長 7% 至 2600.5 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 18.8% 至 73.7 億元,同樣超預期,物流業務營收扭虧為盈。
拼多多(PDD)累計上漲 7.7%,Q1營收同比增長 131% 至 868.1 億元,淨利潤同比暴增 202% 至 306.0 億元,均遠超預期。
阿里巴巴(BABA)Q4營收同比增加 6.6% 至 2218.7 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同比下滑 11%,海外電商營收大增 45%。
比亞迪股份(01211.HK)累計下跌 3.36%,Q1營收同比增 3.97% 至 1249.44 億元,淨利同比增 11% 至 45.7 億元。
百度(BIDU)累計下跌 15.79%,Q1營收同比微增 1% 至 315 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