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之王”,正瞄準這些風口!

新浪財經
2024.05.25 23: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英偉達以其卓越的 GPU 技術和強大的 AI 計算能力,在全球科技領域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截至 2025 財年第一財季,英偉達實現營收 260 億美元,淨利潤 148.8 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達 226 億美元。其股價首次突破 1000 美元/股,總市值突破 2.6 萬億美元。英偉達通過投資和收購,不斷擴大其業務版圖,成為第四大風險投資企業。在醫療保健與生物技術領域,英偉達通過投資多傢俱有領先技術的公司,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其推出的 BioNeMo 平台在藥物研發領域得到廣泛採用。

在全球科技領域的版圖中,英偉達以其卓越的 GPU 技術和強大的 AI 計算能力,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2025 財年第一財季,英偉達實現營收 260 億美元,環比增長 18%,同比增長 262%;淨利潤 148.8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8%。其中,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達 22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427%,環比增長 23%。

超預期的業績也令其股價 “一騎絕塵”,當地時間 5 月 23 日,英偉達股價首次突破 1000 美元/股,截至 5 月 24 日美股收盤,報 1064.69 美元/股,總市值突破 2.6 萬億美元。今年以來,英偉達漲幅超過 100%,如果把時間拉到更長,過去 5 年來,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超 25 倍。

除了亮麗的主業業績外,英偉達也在一級市場頻頻出手,通過投資和收購,不斷擴大其業務版圖。S&P Global 數據顯示,英偉達在 2023 年已成為僅次於微軟、軟銀和谷歌的第四大風險投資企業,其投資領域涵蓋醫療保健與生物技術、AI 基礎架構、生成式 AI 與 RPA 技術、自動駕駛、機器人、3D 打印等領域。

醫療保健與生物技術領域

在醫療保健與生物技術領域,英偉達進行的重磅投資包括多家在 AI 製藥、基因編輯、精準醫療等方面具有領先技術的公司,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英偉達拓展新的業務領域,還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

英偉達 CEO 黃仁勳多次宣揚 “數字化生物學” 的未來,英偉達通過在生物製造領域開展的業務,已經成功創造了一個能夠每年持續帶來超 10 億美元現金流收入的商業模式。

英偉達推出的 BioNeMo 平台,是一種 AI 藥物研發平台,它提供了一種更加快捷的 AI 模型開發和部署方式,能夠加速由 AI 助力的藥物研發過程。該平台已經在製藥公司、科技生物公司和軟件公司中得到了廣泛採用。

據 MedAlpha 數據庫顯示,自 2023 年以來,英偉達已先後投資了 9 家生物初創公司,所投金額高達 21.5 億美元。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藥物研發領域,英偉達風險投資子公司 NVentures 的負責人 Mohamed(Sid)Siddeek 表示,藥物發現過程的漫長和複雜意味着計算能力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作用。

具體而言,2023 年 7 月 12 日,AI 製藥上市公司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宣佈獲得英偉達 5000 萬美元私募股權投資,英偉達將獲得該公司約 4% 的股份。Recursion 計劃利用其龐大的專有生物和化學數據集(超過 23 千兆字節和 3 萬億可搜索基因和化合物關係),加速英偉達 DGX™ Cloud 上基礎模型的訓練,從而幫助英偉達生成式 AI 藥物發現雲服務平台 BioNeMo 的商業化許可和發佈。英偉達還將利用其 AI 堆棧和全堆棧計算專業知識,幫助 Recursion 優化和擴展基礎模型。

同樣也是在 2023 年,CHARM 宣佈完成由英偉達領投的 2000 萬美元戰略投資。CHARM 成立於 2021 年,旨在開創端到端的 3D 深度學習,以發現和開發針對以前難以成藥靶點的轉化藥物。公司聯合創始人是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 David Baker 教授。

此外,英偉達還投資了位於英國的生物技術公司 Relation Therapeutics。Relation Therapeutics 利用英偉達的 Cambridge-1 超級計算機開發了一個大語言模型,通過讀取 DNA 來更好地理解基因。公司目前正專注於骨質疏鬆症的臨牀方向,並計劃將其產品線擴大到免疫學和代謝疾病領域。Relation Therapeutics 還加入了英偉達的基於生成式 AI 的藥物發現平台 BioNeMo。

AI 基礎設施領域

英偉達通過其風險投資部門 NVentures 投資了多家 AI 和加速計算領域的初創企業,包括多家專注於 AI 芯片、算法優化、雲計算服務等方面的公司。

例如,英偉達投資了 Databricks 公司,該公司專注於數據分析,並在最近以高價收購了開源大模型公司 MosaicML,加速 AI 方面的佈局。英偉達與 Databricks 計劃合作優化軟件,幫助客户構建在英偉達芯片驅動的服務器上運行的 AI 模型。

英特爾(Intel)是英偉達在 AI 領域的競爭對手之一,雖然其創投業務規模較大,但 AI 初創企業在其風險投資組合中所佔的比例相對較小。相比之下,英偉達的投資更多地聚焦於 AI 和加速計算領域。

在生成式 AI 領域,英偉達投資了多家在文本生成、圖像生成、音頻生成等方面具有創新技術的公司,推動生成式 AI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據報道,英偉達參與了 Scale AI 的 F 輪融資,該公司估值達到 138 億美元,Scale AI 是一家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數據服務的廠商,其標註和加工的數據廣泛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領域。

機器人領域

英偉達 CEO 黃仁勳此前在多個場合強調了具身智能的重要性,並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主流產品。在機器人領域,英偉達也展現出了其敏鋭的投資眼光。它投資了多家在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流程設計、智能製造等方面具有創新實力的公司,推動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去年 10 月,美國初創公司 Machina Labs 宣佈完成 3200 萬美元 B 輪融資,英偉達旗下風投部門 NVenture 參與投資。Machina Labs 成立於 2019 年,由航空航天和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創建,其團隊來自 SpaceX、Relativity Space 等公司的技術、材料和製造行業專家。Machina Labs 希望通過機器人工匠平台重構下一代製造業,其產品應用領域主要是製造業。此前,英偉達僅在 2022 年 3 月獨家投資了送貨機器人初創公司 Serve Robotics,投資金額為 1000 萬美元。

除此之外,在自動駕駛和 3D 打印等領域,英偉達也有出手佈局。正如黃仁勳在財報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擴展至各國家主權、消費互聯網公司、汽車製造商及醫療保健客户,這些機會可能會在雲廠商之外 “創造多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垂直市場”。同時他也在很多場合強調,科技行業發展迅速,儘早對遙遠的未來進行投資是英偉達的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