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手:盈利再創單季新高,迎來價值重估時刻

快手的業績再創單季新高,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成長性逐步兑現。在互聯網企業中保持高速增長,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的價值也日益凸顯。隨着市場情緒的轉變,快手正迎來價值重估的關鍵時刻。
港股市場在過去幾個月經歷了顯著的修復,但不同企業股價的反彈幅度呈現出明顯差異,這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當前的偏好和審美標準,預計未來走勢也將圍繞這一核心展開。
以互聯網兩大巨頭騰訊和阿里為例,自三月以來,兩者股價從各自的最低點分別實現了 46% 和 21% 的反彈,其中阿里的漲幅僅略高於恒生科技指數的 20%。騰訊的領先,更多是因為盈利提升確定性足夠強,資金也抓住這點去放大。
特別是在目前宏觀尚未顯示出全面復甦的情況下,盈利的確定性顯得尤為重要。騰訊作為一個風向標,相信資金將會按照相似邏輯,逐步尋找其他具有明確盈利增長趨勢的公司。
就像快手一樣,繼去年盈利爆發後,今年一季度業績再傳捷報,活躍用户數增勢穩健,內容生態持續擴大,這些均為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動力,同時也將推動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
儘管快手在過去幾個季度的業績持續超出市場預期,商業化路徑日益清晰,但市場仍對其良好業績的持續性表示懷疑。這部分源於過去市場的審美標準極為嚴格,這也成為了制約快手估值修復的一個核心因素。
然而,隨着市場情緒的轉變,加之快手本身基本面的強勁表現,未來對其重新評估並非不可能,而從低估值向上的彈性也將更大。
一、一季度延續增長勢態,盈利彈性釋放
於今年一季度,快手營收錄得 294.1 億,同比增長 16.6%;毛利率從 46.4% 提升至 54.8%;EBITDA 59.8 億,同比增長近 2 倍;經調整盈利 43.9 億,同比大增 10,347.6%,創單季新高。這些數據再次驗證了快手在商業生態上的潛力。

快手增長的動力源自廣告與電商業務的強勁表現。一季報期內電商 GMV 同比增長 28.2% 至 2,881 億;營銷收入 167 億,同比增長 27.4%,顯示了公司核心商業化業務的不斷強化。
尤其在廣告方面,在市場環境不確定中,主流互聯網公司的廣告增長呈現了兩極分化——快手憑藉內容生態豐富和產品創新,在廣告領域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這反映的結構性增長,與騰訊廣告業務受益於視頻號等帶動實現 26% 增長相呼應。

快手廣告業務的高增長可歸功於四點:用户粘性增加、廣告轉化率提升、內部循環廣告放量,及外部循環廣告持續回暖。
用户基礎方面,一季度日活躍用户數達 3.94 億,月活躍用户數為 6.97 億,分別同比增長 5.2% 和 6.6%,而用户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 8.6%,均展示出穩健的增長態勢。這主要在於快手通過內容多樣化,不僅限於純娛樂內容,還延伸至體育、短劇、電商、招聘、本地生活等領域全覆蓋,有效應對了互聯網流量紅利觸頂的現況。

一季度,快聘業務針對春節復工後的求職和招聘需求推出「新春招工會」,落地多場達人和名企在線活動,日均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長超過 180%,而日均投遞用户數也同比增長超 120%。此外,截至第一季度末,理想家已覆蓋全國超 100 個城市,合作主播超過 5 萬人。
另外快手在短劇領域的佈局尤為亮眼,2023 年短劇日活躍用户數達 2.7 億,於今年春節檔中,更有 20 部由快手星芒短劇出品的短劇實現單部播放量破億。
短劇不僅創造直接收益,更關鍵在於其對內容生態的豐富,助力用户獲取與價值釋放。比如傳媒信息中的付費短劇營銷,於第一季度日均付費消耗實現了同比增長超 4 倍。
其次,快手通過產品創新,如全站推廣產品的功能升級,持續提升着廣告轉化效率。報告期內,商家使用全站推廣產品或智能託管產品進行營銷推廣的總消耗達到內循環總消耗的 30%,説明產品創新還有很大的空間。
而得益於龐大的活躍用户量以及廣告轉化效率的提升,快手的電商業務不但正成為收入增長的關鍵動力,也促進了內部循環廣告的增長,這體現了快手業務間互相構成增長飛輪的優勢。
特別在這幾年經品牌方在營銷上更趨於理性和謹慎。在這種情況下,能為品牌帶來經營增長的廣告投放渠道往往會逆勢增長。而在市場眼中,電商內循環廣告商家與平台的雙向奔赴,也有望傳導至有相似商業模態的本地生活業務中——今年一季度,本地生活日均支付用户數同比增長接近 9 倍。供給側,一季度日均動銷商家數、商品數環比分別增長 29% 和 38%,有望給快手商業增長曲線一個更值得期待的 “斜率”。
直播業務的核心在於用户粘性與內容多樣化的雙向驅動,成為平台內容和商業承載的基石,快手目前已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快手短視頻電商 GMV 在第一季度繼續高速增長,同比增速近 100%,短視頻電商月活躍買家及日活躍買家均取得持續增長,供給豐富度持續提升。
簡而言之,快手在內容方面的持續深化,不僅有效延長了用户留存時間,更拓寬了場景和用户價值。
隨着快手生態價值的持續拓展和加速釋放,也預示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快手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二、持續盈利背後,是快手清晰的 “護城河”
快手的商業價值兑現,在於其龐大的用户基礎與消費趨勢的精準對接,特別是在新線城市(三至五線城市及以下)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商業價值。


與此同時,快手針對不同行業及消費場景也提供了更精細化的解決方案,而針對不同階段的商家,快手則提供包括流量扶持、產品升級、經營模式創新及營銷策略優化等一系列方案。
不斷放量增長的背後,快手愈發成為一個新商家友好型的平台,不僅提供全週期扶持,如 0 元開店、首銷 GMV 激勵、退貨運費補貼等,還有啓航計劃,助其從冷啓到規模擴張,極具耐心地提升商家經營信心和留存。
另外,依託 AI 及大語言模型能力,快手能為短視頻直播門檻內外的商家,一攬子提供包括智能創作、智能投放和智能用户連接在內的全鏈路提效方案,進一步促進生態增長。
同時,當快手坐上萬億 GMV 的電商 “牌桌”,平台也馬不停蹄從直播場域向泛貨架場域延展,承載用户的信任價值和復購需求,讓品牌和商家踏實培植自身既基於內容又呈現貨品的理想經營陣地。一季度,泛貨架場域 GMV 超大盤增長,佔總 GMV 比例約 25%,日均動銷商家同比增速超 50%、日均買家同比增速超 60%。
三、結語
在互聯網愈發同質化的競爭態勢下,一個平台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又該往哪裏去尤為重要,內容生態如是、商業生態亦然。
快手立足於特色內容、廣域的用户大盤,秉承着對消費趨勢的理解和順應,依託智能化提升效率,已構建了一個多邊網絡,使得用户、創作者和商家之間形成彼此需要的互動循環。
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少數仍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員,仍然處於流量高度集中的發展賽道,快手的成長性故事正逐步兑現,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謀和的價值也日益凸顯,快手正迎來價值重估的關鍵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