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還沒造,大眾先讓小鵬賺走好幾個億

華爾街見聞
2024.05.22 11:1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小鵬汽車與大眾合作,在一季度實現了 10 億元的服務與其他收入,同比增長 93.1%。儘管小鵬一季度營收為 65.5 億元,同比增長 62.3%,但淨虧損為 13.7 億元。然而,小鵬股價在美股和港股市場上漲,市值達到 651.78 億港元。小鵬的毛利率有所增加,汽車毛利率達到了 5.5%。儘管一季度銷量相對平淡,但小鵬仍然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第一季度都不好過。

過去兩天,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相繼發了一季度財報,都沒有達到預期。

一季度理想汽車營收 256 億元,雖然同比增長 36.4%,但環比下滑 38.6%,淨利潤為 5.911 億元,同比和環比皆出現下滑,環比降幅甚至高達 89.7%。財報發佈後,理想美股出現大跌。

相比之下,小鵬數據更不好看,一季度營收 65.5 億元,同比增長 62.3%,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 55.4 億元,但淨虧損達 13.7 億元。

和理想不同,即便財報基本面一般,小鵬在資本市場仍然是風生水起。

財報發出後,小鵬股價在美股市場一度拉昇超 10%,今日開盤後,小鵬港股股價飆漲超 12%,截至發稿,股價報 34.5 港元,市值也達到 651.78 億。

為什麼虧損的一家,投資人卻看好了?

01 “搞技術的” 開始賺錢

秘密藏在財報的細節裏。

雖然營收少,還有不少虧損,但小鵬的毛利率卻漲了不少。一季度小鵬整體毛利率為 12.9%,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汽車毛利率達到了 5.5%。

開年價格戰疊加春節假期,不論是造車老大哥還是新選手,一季度銷量和財報都不甚美麗。

事實證明,在一些關鍵數字上,小鵬的表現確實平平。今年一季度。小鵬共交付 21821 輛新車,同比增長 20%。相比去年四季度的高歌猛進,Q1 小鵬的銷量略顯平淡。

在營收方面,第一季度總收入為 65.5 億元,較 2023 年同期增長 62.3%,淨虧損達 13.7 億元,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為 130.5 億、虧損為 13.5 億。

相比下來,今年 Q1 小鵬的營收環比下降近一半,但淨虧損卻只多了兩千萬。

淨虧損收窄的原因,小鵬在財報中也給出瞭解釋——Q1 的銷售成本從 2023 年 Q4 的 122.4 億,下降超一半至 57 億元,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同樣從 Q4 的 19.4 億元下降至 13.9 億元。

這也讓小鵬的整體毛利率大幅提升,同比提升 11.2 個百分點,環比也提升 6.7 個百分點,汽車毛利率也有 5.5%。

要知道去年 Q1 的時候,小鵬的毛利率才 1.7%,汽車的毛利率甚至還是-2.5%,到了 Q4 毛利率 已經漲到 6.2%,汽車毛利率也轉正到了 4.1%。

雖然今年前三個月小鵬的汽車毛利率變化不大,但整體毛利率上已經翻了一倍。

而這意味着,小鵬除了在賣車上的收入,已經有了其他來錢的地方,就是“平台和軟件的技術服務收入”

何小鵬提到 “通過與大眾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小鵬汽車率先實現了自研智能化技術的輸出賦能”,而得益於此,“將獲得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和更好的財務回報。”

財報顯示,因技術服務收入毛利較高,一季度服務與其他利潤率為 53.9%,較去 Q4 的 38.2% 增加 15.7 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這項收入一季度為小鵬貢獻了 10 億元的入賬,同比增加 93.1%,較去年第四季度的 8.2 億元也上漲了 22.1%。而這部分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與大眾汽車集團進行平台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有關的技術研發服務收益。

今年下半年,小鵬和大眾電子電氣架構合作的相關收入也會陸續開始在財報中得到體現。

也就是説,在第一季度,大眾就幫小鵬賺了數億元,接下來這種收入還會持續入賬。

小鵬汽車名譽副董事長及聯席總裁顧宏地表示,毛利率大幅上升到 12.9%,“標誌着小鵬通過智能化技術輸出提升盈利和國際化潛力的獨特模式。”

這也意味着技術服務收入已經開始成為小鵬收入的重要來源,不出意外小鵬的技術服務利潤將會在接下來的季度持續增長。

02 多開拓生意線

公佈一季度財報前,何小鵬曾在社交平台深夜發文,稱造車是長跑,行穩才能致遠。

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再次表示 “小鵬汽車的戰略將不會像以前一樣,僅僅着眼於銷量增長,在這麼卷的市場裏,我們會更着眼追求高質量、高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綜合能力,使長板更長,且沒有短板。”

根據第二季度最新指引,小鵬預計營收將介於75 億至 83 億元人民幣之間,交付指引則為2.9 萬至 3.2 萬輛。

相比於銷量的多少,小鵬在搞技術的路線上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

發佈財報前一天,小鵬汽車舉辦了 AI DAY,宣佈端到端大模型量產上車,同時向用户全量推送 AI 天璣系統,開啓 AI 智駕。

何小鵬在財報中表示,小鵬汽車在中國汽車行業率先實現了 AI 大模型的量產應用,而小鵬有信心在全球範圍內更高效地推出競爭力領先的車型,以及引領 AI 智駕汽車的大範圍普及。

給大家在這句話裏畫個重點:全球範圍、競爭力領先的車型、AI 智駕普及。

全球範圍意味着小鵬將進軍國際市場,就在 5 月份短短一個月內,小鵬已經官宣進入澳大利亞、法國和香港三個國際市場。

5 月 11 日,小鵬汽車宣佈與澳大利亞 TrueEV 公司達成獨家合作協議,正式進軍澳大利亞市場,TrueEV 將作為小鵬汽車在澳洲市場的獨家進口、分銷及零售商,提供品牌展廳和全程客户支持,小鵬汽車將在今年四季度在澳大利亞正式推出小鵬 G6。

進入 2024 年,小鵬出海計劃提速,僅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累計出口銷量就達到了 2023 年全年出口量的 61.8%,海外銷售網絡計劃也從之前的北歐國家已經擴展至超過二十個國家和地區。

按照規劃,今年三季度,小鵬將在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推出右舵版本的 G6,最快年內開始交付。

第二個重點,就是小鵬的新品牌、新車型了。

從今年 Q3 開始,小鵬汽車將會開啓在三年內推出 10 多款全新造型車型的產品週期,覆蓋 10 萬~40 萬元價格帶主要的細分市場。

其中,小鵬汽車將在今年四季度將交付一款小鵬品牌的全新 B 級純電轎車,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小鵬達成 25% 技術降本目標的首發車型。

如果你覺得四季度太遠,近一點看,小鵬也會在下個月發佈 MONA 系列的首款 A 級純電轎車,三季度開啓交付。

MONA 系列也就是之前盛傳的 “第二品牌”,主打平價路線,預售價格或在 15 萬元左右。

這個品牌是小鵬攜手滴滴合作的產物,滴滴負責了設計、部分研發和銷售等環節,小鵬主抓研發、生產和售後以及部分銷售等,目前試製車已經下線,即將進入 PT2 階段,隨後就是預生產和小批量量產了,未來將在小鵬肇慶工廠完成生產。

雖然是和滴滴合作,但何小鵬表示 “我們所有的車型的主力客户全部是 To C 的,不會考慮在 To B 領域有大範圍的投入,包括 MONA,也包括小鵬品牌的其他所有車型。”

何小鵬對這款新車的評價非常高,“ 二十萬內擁有最高顏值、高智能、同時成本具有相當競爭力的產品,將會成為 A 級純電市場的超級明星產品。”

能不能成為爆款不好説,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15 萬左右的價格,毫無意外會提升小鵬汽車的整體銷量,何小鵬稱 “B 級新車加上 MONA 車型貢獻的增量,將使小鵬汽車在今年四季度會實現月交付量同比大幅度增長。”

何小鵬認為,今年四季度 10 月開始,小鵬將進入一個更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無論銷量、利潤率、現金流還是智駕的能力,都會獲得巨大突破。”

今年是小鵬汽車成立的 10 週年,作為 CEO 的何小鵬曾表示,2024 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 “血海” 競爭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賽的第一年,但同時也是小鵬產品和技術平台積累和爆發的第一年,他相信小鵬堅持一定會勝利。

競爭的確很激烈,所有選手都在尋找出路,不過眼下單靠第二品牌和智駕技術輸出,仍然很難堅持到最後,不如拓展一下產品路線。

比如,嘗試一下換電和增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