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ing at NVIDIA's financial report, it's more than just the tech industry

如果英偉達一季度 AI 數據中心芯片需求出現放緩跡象,恐怕會引發從 AI 應用,到有色金屬,到能源和電力等各個板塊的大調整。
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狂熱情緒正迅速在股市蔓延。北京時間週四凌晨,“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 英偉達將公佈一季度財報。
作為標普 500 指數第三大權重股,牽動全市場的 AI 行情風向標,英偉達的業績,顯然不僅僅會影響芯片股。從互聯網到能源再到公用事業等行業,都在翹首等待英偉達爆炸的強勁財報,為板塊注入上行的動力。
根據美國銀行數據,自 2023 年第一季度以來,上市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及 AI 的次數已飆升 186%。最初,市場只關注像英偉達和 AMD 這樣的 AI 芯片製造商,但很快,AI 熱潮就蔓延到了谷歌、Meta、亞馬遜和微軟等 AI 技術的終端應用公司。
如今,華爾街分析師們更是將關注範圍擴大到了能源、公用事業和大宗商品等行業,認為 AI 發展將帶來計算能力需求激增,從而推動這些行業獲益。
這種轉變已經在市場上顯現。有色金屬板塊,比如作為線纜原材料的銅,被市場認為有望從 AI 支出中獲益,價格已經創下近期新高。能源和公用事業是今年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佳的兩大板塊,分別上漲約 15% 和 13%。美國電力股瑞致達和聯合能源,跟隨着英偉達,股價如坐火箭躥升,今年分別上漲約 140% 和 90%。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資官 Mike Wilson 在上週日的報告中,將公用事業板塊評級為 “超配”,理由是該板塊 “可受益於 AI 帶來的能源需求主題”。他預計受 AI 數據中心需求推動,到 2030 年美國電力消耗量中用於 AI 的比例可能從 2023 年的 3% 升至 10% 左右。
Wilson 認為:
無論是傳統能源提供商還是新能源企業,只要獲得更多有利的數據中心供電協議,收益預期就可以上調。
能源公司也在極力突出自己在 AI 建設中的作用。高盛股票策略團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企業高管在電話會上提及 AI 的次數飆升,其中能源行業提到 AI 的比例從上一季度的 19.1% 升至 66% 以上。
迄今為止,英偉達的業績表現持續超越市場預期,AI 服務器芯片需求沒有出現冷卻的跡象。
但如果,在英偉達一季度財報中,這一需求出現放緩跡象,恐怕會引發從 AI 應用到電力各個板塊的大調整。
摩根大通資管的全球市場策略師 Jack Manley 警告稱:
如果市場終於意識到對 AI 興奮過度,提前透支了部分收益預期,並反映在估值上,那可能會帶來一段動盪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