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覆盤:恆科指數抄底還是接盤?

YY 港股圈
2024.05.21 12:0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理想近數月來業績下滑,1Q 交付量和營收環比下降,淨利潤下降幅度更大。公司指引 2Q 交付量不容樂觀,預計今年業績難搞。因此,中金下調了公司利潤預期。另外,恒生指數公司調整了恒生科技指數的權重,理想的權重上升至逾 7%。

理想近數月來可謂一沉百踩,自Mega失利後,一季度業績也急剎車,股價自高位腰斬。

根據公司1Q業績,交付約8萬輛, 環比-39.0%,營收256.3 億元,環比-38.6%Non-GAAP 淨利潤 12.8 億元,環比-72.2%。汽車銷售毛利率跌幅不算太多,為 19.3%,環比-3.4pp,剔除去年四季度質保金衝回的一次性影響後,下跌幅度應該更小。

同時,研發以及銷管費用分別環比-13.1%/8.9%,但盈利下跌幅度更大,也反映汽車製造業重資產的弊端。

公司指引2Q 實現交付10.511,毛利率仍然承壓,後續要看L6 的銷量爬升,但留意L6也是低毛利率車型。

基於理想推遲純電動SUV的上市計劃,今年只能靠L6,以及L7/8/9改款版本去面對其他車廠競爭,加上研發、開店等費用繼續存在,今年理想業績難搞,可以看到連中金也下調了公司25/26年利潤37%/25%101/173億元。不過,有傳理想已經認清形勢,人員優化超過18%,被反噬程度也降低不少。

目前汽車產品週期越來越短,好像去年中小鵬股價因G6而上漲了一段,但問界的出現很快便對小鵬帶來了衝擊。過去理想成功,是靠定位成功抓住了疫情後需求,23年每月銷量基本穩定上升,於12月交付量更超過5萬輛。

相比下,今年1Q平均月交付2.7萬輛,2Q指引平均交付3.53.7萬輛,如果能穩在這水平已算是不錯。按照理想此前預期,理想L6目標月銷3萬輛。不過,公司要迎來新一輪週期,可能要等到下年純電產品重獲成功

另外,上週恒生指數公司公佈了一系列調整,其中恒生科技指數的權重發生重置,騰訊、快手、美團、小米和京東權重下調至8%,而理想則從約4%大幅跌高至逾7%

按中金預測,從騰訊、美團、小米流出的金額約9.7億美元,流入理想的約5.4億美元。過往恒指公司都被市場説是高位接盤,這次高低切又能否挽回一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