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B Securities: Marginal improvem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performance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panies, focusing on GPT-4o and Apple AI terminal innovation

消費電子產業鏈景氣度已在觸底回升,Q1 終端需求延續弱復甦,公司一季報業績總體邊際改善,關注 GPT-4o 與蘋果 AI 終端創新。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消費電子產業鏈景氣度已在觸底回升,Q1 終端需求延續弱復甦,公司一季報業績總體邊際改善,AI 融合新品與 SmartEV 等創新亦在加速。蘋果方面持續關注 AI 佈局加速創新進展,強調果鏈優質公司今年估值的向上空間;安卓鏈重點關注 AI 創新帶來的產業鏈機會,並把握行業復甦節奏以及格局變化趨勢下的機遇;GPT-4o 為代表的多模態模型實用性大幅升級,建議關注 AI 端側應用創新進展;高階智能駕駛正加速落地,關注華為/小米汽車鏈。
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終端需求延續弱復甦,關注 AI 端側創新大勢。
1) 手機:安卓機延續弱復甦,關注 GPT-4o 多模態實用性提升驅動端側創新升級。Q1 全球及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個位數增長,4 月及 5 月前兩週國內安卓機銷量延續同比增長,處於景氣回暖週期中,產業鏈預計 24 年出貨增長低個位數;分陣營看,安卓陣營庫存健康並呈現弱復甦,關注華為迴歸帶來的格局變化,蘋果方面,招商證券預計 Q2iPhone 整體備貨較佳,去年基數低,同比來看有望保持增長;創新來看,GPT-4o 以手機/PC 為載體展示了更具可用性的 AI 語音助手功能,增加了視頻交互、情緒識別等實用功能,有望驅動手機等端側 AI 創新的進一步升級,此外蘋果 6 月 WWDC 是否推進 AI 佈局引發關注,Canalys 預計 24 年 AI 手機出貨佔比 5%。
2) PC/平板:需求呈顯弱復甦,新 iPadPro 帶來 AI 芯片/屏幕/外觀等諸多創新。Q1PC/平板出貨量均同比恢復增長,產業鏈預計 AIPC 和 Windows 更新週期有望驅動 24 全年 PC 温和復甦,平板亦有望反彈,蘋果財報指引 iPadQ2 營收將增長雙位數;年初以來 AIPC 密集發佈,產業鏈預計 AIPC 換機主週期有望從下半年開始,預計到 27 年將有 60-80% 的 PC 兼容 AI 功能;新品方面,新 iPadPro 為蘋果最輕薄產品,搭載全新 M4 芯片 AI 性能再升級,配備雙層串聯 OLED 技術屏幕,PencilPro 提升交互體驗。
3) 可穿戴:需求延續反彈趨勢,關注 Airpods 新增攝像頭且與 AI 融合創新研發項目。Q1 全球 TWS 延續反彈趨勢同比 +6% 至 0.65 億台,IDC 預計可穿戴 24 年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預計出貨量將同比 +10.5% 至 5.6 億部,其中印度等海外新興市場可穿戴需求仍有望較佳;眾多廠商計劃在穿戴設備中集成生成式 AI,近期蘋果 AirPods 研發項目引發關注,有望新增攝像頭用來收集周身信息,或為用於強化 AI 功能。
4) XR:VR 需求仍顯疲軟,蘋果 VisionPro 二季度有望全球銷售。當前 VR 需求仍低迷,銷量連續 7 個季度同比下滑,而消費級觀影及信息提示 AR 需求較好;蘋果 VisionPro 應用生態正不斷完善,庫克稱已在 B 端取得一定成果,全球前 100 強公司超一半已購買 VisionPro,招商證券預計 VisionPro 二季度有望在全球上市;AR 方面,可關注科技大廠 AR 新品發佈以及與 AI 融合創新,例如 Meta/OpenAI/Google 等廠商新品。
5) 智能家居:電視延續大尺寸化趨勢,任天堂下代新機將於 25M3 前發佈。年初以來智能家居各品類需求延續分化,產業鏈預測今年總體需求有望持續回暖,並建議關注家電出海市場銷量趨勢;其中電視 Q1 出貨量同比下降近 4%,但大尺寸化帶動面積增長 2.3%,體育賽事大年刺激下出貨有望持平或略增;Q1 中國智能音箱銷量繼續同比下滑;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市場同比高增;受 PS5 銷量下滑、Switch 進入生命週期末期等影響,24M4 遊戲機銷量同比下滑,任天堂預計 24Q2-25Q1Switch 銷量仍將下滑,但稱 Switch 的繼任產品將於 25M3 前發佈。
6) 汽車:4 月乘用車市場同比提升/環比下滑,中高階自動駕駛成車企競爭焦點。24M4 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 +10.5%/環比-10.5%,新能源車銷量同比 +33.5%/環比-3.7%,新能源車市佔率 36%;其中同比提升主要受益於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新能源車密集發佈驅動等因素,環比下滑為正常季節性波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銷售表現分化,理想/問界位列國內新勢力月銷第一/第二。政策方面,4 月 12 日《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發佈,關注後續政策落地對乘用車消費的帶動作用;新車方面,小米 SU7 截止 4 月 30 日鎖單量超 8.8 萬台,首月交付 0.71 萬輛,5 月 15 日完成第 1 萬輛交付,目標 2024 年至少交付 10 萬台;4 月 23 日華為問界新 M5 煥新上市,享界 S9 首次亮相 2024 年北京國際車展;此外理想 L6、蔚來第二品牌樂道分別於 4 月 18 日、5 月 15 日上市和發佈。智能化方面,4 月馬斯克訪華、特斯拉通過國家汽車數據安全 4 項全部要求,FSD 入華有望加速。
產業鏈跟蹤:一季報景氣邊際改善,關注蘋果 AI、華為/小米新車及新機、PCB/CCL 等。
1) 品牌商:蘋果端側硬件 AI 化升級提速,關注華為/小米新機及新車。蘋果:Q1 業績略優於預期,預計 Q2 收入低個位數增長,蘋果端側硬件 AI 化升級提速,蘋果非常看好其在生成式 AI 的機會和優勢 (正文詳細梳理近期佈局);華為:持續關注問界/智界/享界等新車、Pura70 等新機;小米:24Q1 智能手機出貨同比高增長,關注 SU7 新車後續產能爬坡情況;傳音:受益下游新興市場高景氣度延續,Q1 營收和利潤延續同比大幅增長;安克:Q1 業績延續亮眼表現,受益於三大業務線齊發力,後續關注儲能/安防等新品類發展及端側 AI 佈局;螢石:Q1 盈利質量持續提升,24 年關注 AI 創新融合,智能入户/清潔機器人等新品以及雲平台業務成長。
2) 整機組裝:蘋果鏈頭部公司 Q1 業績表現亮眼,關注 PC、手機及 MR 等終端 AI 化加速演進趨勢。從台股 6 家頭部代工廠月度數據來看,24M4 整機廠合計營收 8988.7 億新台幣同比 +13.4% 環比 +6.8%,下游需求延續復甦趨勢;廣達、緯創、英業達等廠商對 24 年 AI 端需求保持樂觀;國內龍頭方面,受益新品驅動和自身 alpha,立訊及比亞迪電子 Q1 業績表現亮眼,Q2 展望積極樂觀。
3) 主芯片:Q1 國內 SoC 公司營收同比改善,海外大廠看好 AI 手機/PC 趨勢前景。手機:安卓市場需求復甦推動 24Q1 高通/聯發科營收同提升,高通二季度業績指引超預期,大廠維持 24 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小幅提升判斷,此外生成式 AI 有望成為 2024 年手機應用需求提升的關鍵動能。PC:24Q1PCSoC 大廠營收同比提升,英特爾預計 2024 全年 PCTAM 將同比增長低個位數,AMD 表示 AI 應用將推動增長集中在 24H2。IoT:國內 SoC 公司低基數下 24Q1 業績同比增速較好,關注行業復甦趨勢及細分賽道進展。
4) 光學:4 月手機光學處於傳統淡季,關注下半年旗艦機型光學創新帶動。中國台灣光學廠商:24M4 月度總營收同比 +41%/環比-2%,大立光預計 5 月出貨動能將環比持平,旗艦機型鏡頭將於 24H2 集中登場;舜宇:4 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 +6.4%/環比-9.8%,預計 24 年大客户份額提升將助力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 +5%,24 年手機攝像模組出貨持平。創新方面,24 年蘋果新機潛望式有望進一步滲透,安卓端大 pixel、大底、超光譜影像應用趨勢顯著,國內 CIS 廠商加速高端機型國產替代。
5) 顯示:5 月上旬 65” 電視及顯示器面板價格續漲,新 iPadPro 採用雙層串聯 OLED 技術。面板供給格局持續優化,面板廠堅持控產調價,電視面板價格 3 月全面起漲,其中 55/65’’ 價格已超去年高點,5 月上旬 65’’ 價格續漲,顯示器面板價格自 3 月起漲,部分尺寸筆電面板價格 4 月下旬起漲;創新方面,蘋果首款 OLED 屏 iPadPro 發佈,創新採用雙層串聯 OLED 技術,將兩塊 OLED 面板的光線融合疊加,全屏/HDR 亮度高達 1000/1600 尼特,建議關注 OLED 中尺寸應用趨勢。
6) 結構及功能件:關注摺疊屏、鈦合金、微晶玻璃及散熱材料等中長期創新趨勢。金屬:繼蘋果 iPhone15Pro 系列後,小米 14 系列特別版、三星 S24Ultra 均採用鈦金屬,國內比亞迪電子、長盈為主力供應商;摺疊屏新品不斷推出,東睦股份、精研、統聯等均有產品佈局以及客户卡位;玻璃:以華為第二代崑崙、小米龍晶、榮耀巨犀、蘋果超晶瓷等為代表的微晶玻璃材料的創新升級,未來或有更多的品牌廠商在玻璃方面進行升級;功能件:關注消費終端 AI 化創新推動散熱材料升級以及需求的提升。
7) 充電/連接:國內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AI 應用助力海外連接大廠業績增長。充電: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持續增長,24 年 1-4 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 101.7 萬台,同比 +15.4%;1-4 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與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的樁車增量比為 1:2.5。連接:安費諾 24Q1 營收超指引上限,預計 24Q2 總營收同比延續增長,其中 AI 應用將驅動 IT 數通業務環比低兩位數增長。泰科 24Q1 營收符合此前指引,預計 24Q2 營收同環比持平,汽車業務維持中長期 4-6% 超額增速預期,AI 業務明年收入翻倍。國內電連技術 24Q1 業績大幅超預期,看好全年汽車及消費電子業務增長空間。
8) 射頻/天線:低基數下 Q1 同比增速較高,關注手機衞星通信功能升級及國內龍頭 LPAMiD 新品進展。穩懋 24Q1 營收同比 +55%/環比-9% 略好於此前環比低預期,毛利率及產能利用率淡季環比下滑,預計 24Q2 營收環比增長 low-teens 百分比。Qorvo24Q1 單季營收符合預期,預計 6 月季度去庫存等將導致毛利率迎來低點,九月季毛利率開始回升。國內市場行業庫存處於正常水位,受益於去年同期低基數、新品拓展影響,24Q1 國內龍頭同比業績增速普遍較高,建議關注行業競爭情況及新品進度。創新方面,華為 Pura70 系列搭載雙衞星通信,支持發送圖片信息,引領衞星通信技術在手機端應用。
9) 電池:短期景氣呈現持續好轉趨勢,關注終端 AI 化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升級。中國台灣消費電池廠商 2443 月營收 155.3 億同比 +5.3% 環比 +6.7%,庫存方面,24Q1 庫存同比-15.8% 環比 +2.7% 顯示行業庫存壓力已經得到較明顯的緩解。招商證券認為目前電芯環節呈現邊際向好趨勢,上游電池主材降價帶來成本端的優化,行業庫存已恢復至健康水平,疊加 AI 賦能消費終端創新不斷,有望帶動需求回升,推動電芯廠商盈利能力恢復,且硅碳負極技術有望得到加速推廣,進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及容量。
10) PCB:行業整體稼動率環比向上,關注 AI 算力浪潮及 HDI 需求持續向好趨勢。目前 PCB 產業鏈稼動率環比回升顯示景氣持續向上,板塊整體則呈現結構性行情及趨勢,以滬電、深南、生益電子、勝宏等為首的算力 PCB 硬板廠商持續受到市場關注;HDI 大廠華通:24M4 收入 58.6 億同比 +27% 環比 +7%,公司表示因手機/服務器/車用/NB 產品/衞星通訊等需求帶動 HDI 需求提升,其 HDI 產能相對吃緊,而國內 PCB 廠近期亦表示 HDI 產能目前滿稼動率運轉;產能利用率:國內廠商 4-5 月整體產能利用率環比保持向上趨勢,多數保持在 80% 以上,下游訂單能見度在 1-2 個月的較佳水平,Q2 稼動率有望環比提升;鵬鼎控股:4 月收入 22.0 億同比增長 52.2% 環比-2.3%,收入表現大超市場預期,短期來看,公司 Q2 業績或有望保持向上趨勢,公司在 A 客户產品業務方面結構持續優化推動毛利率企穩,且 A 客户 Q2 手機需求平穩,非手機方面亦有新品發售,車載及 AI 服務器方面持續有訂單導入;東山精密:Q1 營收 77.5 億元同比 +18.9% 環比-30.5%,歸母淨利 2.9 億元同比-38.7% 環比-54.2%,優於市場悲觀預期,Q2 有望迎業績拐點,全年關注 LED 業務減虧及核心客户訂單導入情況,A+T 長線核心戰略不改。覆銅板環節已進入行業上行通道,生益科技高速材料在國內外算力龍頭客户獲得較佳進展。
11) 聲學/馬達:手機光學方案帶來電機應用創新,AI、攝像頭等應用賦能傳統聲學新體驗。華為 Pura70 的彈出式伸縮鏡頭通過步進電機帶動齒輪傳動,以實現關鍵零部件的升降;蘋果、小米、三星、OPPO、華為等推出搭載多元化聲學方案的智能眼鏡/TWS 產品。24Q1 國內廠商業績普遍向好,兆威機電 24Q1 業績超預期,看好微傳動系統在 XR/汽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長線增長空間。上聲電子 24Q1 收入穩步增長,歸母淨利持續同比高增。瑞聲科技 23H2 業績符合預期,預計 24 年聲學/馬達、光學等多方面業務改善,PSS 並表有望貢獻長期業績增量。
12) 被動元件:Q1 海內外大廠業績普遍同比提升,關注汽車、AI 應用需求帶動。24Q1 海外大廠普遍出現營收及淨利潤同比提升/環比下滑,村田/京瓷/TDK 分別預計未來一年 (24Q2-25Q1) 營收同比 +3.6%/2.3%/0.1%,營業利潤同比 +39.2%/18.4%/4.1%。京瓷表示行業庫存調整仍在持續,預計 9 月季起需求有望陸續恢復;大廠普遍預計電動汽車仍為下一財年主要增長點,智能手機、PC 領域亦有復甦,工業設備仍將疲軟。國內方面,頭部廠商 24Q1 營收及歸母淨利普遍同比增長,主要受益於消費電子等下游需求復甦、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致。關注國內大廠後續新品及新領域應用進展。
13) 設備:3C 設備短期景氣度承壓,靜待機器視覺行業需求觸底回暖。消費電子、新能源光伏和儲能等下游需求不振,3C 設備短期景氣度承壓,但行業長線成長邏輯及國產替代趨勢依舊清晰,AI 亦有望拓展機器視覺應用領域,部分機構預期機器視覺市場的調整已接近尾聲,海外龍頭康耐視收入有望恢復兩位數增長。奧普特 Q1 業績環比改善,公司預計 24 年營收增長 10-30%。
投資建議:基於研究框架與產業數據跟蹤,招商證券認為,消費電子產業鏈景氣度已在觸底回升,而行業創新亦在加速,隨着終端品牌、芯片、軟件應用等產業鏈龍頭在 AI 技術上的共同投入,智能終端有望迎來 AI 創新浪潮,汽車智能化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高階智能駕駛正快速落地。
1) 蘋果鏈:蘋果端側硬件 AI 化升級提速,積極把握優質公司低位佈局機會。招商證券預計 Q2iPhone 整體備貨較佳,去年基數低,同比來看有望保持增長,24 年 iPhone 出貨望相對平穩或僅有個位數下降。另外,非 iPhone 產品例如 Mac、Pad、穿戴等,因為 23 年上半年快速去庫存,24 年同比有望增長,疊加 VisionPro 出貨,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沖 iPhone 下降,且 25-26 年招商證券認為蘋果 iPhone、穿戴和 XR 硬件創新又將迎來大年。招商證券建議重點關注蘋果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佈局。國內蘋果鏈當前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且不少優質公司仍有個體 alpha。
2) 安卓鏈:把握行業復甦節奏、AI/光學創新以及格局變化趨勢下的機遇。從庫存週期看,此輪產業鏈補庫存接近尾聲,後續建議關注 AI、光學等產業鏈創新帶來的機會,招商證券們認為 AI 佈局將成為未來幾年安卓鏈公司成長性分歧的關鍵;另外,關注華為高端機銷量趨勢,以及小米、傳音等海外市場銷量趨勢。
3) SmartEV:汽車智能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關注華為和小米汽車鏈。伴隨車載芯片短缺問題緩解,智界 S7、問界 M7 煥新上市,招商證券預計包含問界、智界在內的華為智選車型銷量有望進一步突破。另外,小米 SU7 上市熱銷超預期,上市 43 天交付破萬,建議關注後續產能爬坡進展及用户口碑情況,招商證券看好憑藉生態優勢在汽車領域的長期趨勢;最後,建議關注深度受益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優秀供應鏈公司,包括 Tier1.5、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環節。
4) XR:VisionPro 二季度有望全球發售,把握產業鏈優質公司。招商證券預計蘋果 VisionPro 二季度有望在全球發售帶來板塊行情,建議關注參與 VisionPro 獨家組裝及零部件深度垂直一體化的,攝像頭主力供應商,IPD 瞳距調節模組廠商,金屬結構件供應商。AR 方面,建議關注科技大廠 AI 融合新品發佈。
5) 出海:關注國內優質出海品牌廠商。國內品牌廠商背靠國內完善的供應鏈製造體系具備競爭優勢,把握在海外市場具備渠道、品牌、運營、產品等優勢品牌商等。
6) AI 應用:AI 多模態模型實用性大幅升級,關注 AI 端側創新大勢。GPT-4o 以手機/PC 為載體展示了更具可用性、實用意義的功能;同時 6 月蘋果 WWDC 大會或也將展示蘋果 AI 相關佈局,兩者有望驅動端側 AI 創新的進一步升級,招商證券建議關注:1) 蘋果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創新佈局進展,積極把握蘋果鏈優質公司低位佈局機會;2) 其他品牌端的 AI 大模型及應用佈局;3) GPT-4o 視頻交互能力有望驅動終端攝像頭升級,關注光學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