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so, which achieved a record high gross profit margin, has mastered the art of co-branding with IPs?

乘風興趣消費
5 月 15 日,名創優品(9896.HK)發佈 2024 年一季度財報。其單季度實現營收 37.2 億元,同比增長 26%,創下一季度營收新高;實現經調淨利 6.2 億元,同比增長 28%。
分市場來看,中國內地市場貢獻營收 25 億元,同比增長 16%;海外市場則貢獻 12.2 億元,同比增長 53%,佔總營收的 32.8%。
由於海外市場毛利率更高的直營渠道營收佔比同比大幅提高 12 個百分點至 58%,帶動名創優品整體毛利率同比提高 4.1 個百分點至 43.4%,創下歷史新高。
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末,名創優品在中國內地市場門店數量環比淨增 108 家至 4034 家,海外市場環比淨增 109 家至 2596 家。
名創優品 CEO 葉國富在財報發佈後的業績説明會上表示,預計 2024 年將淨開 900-1100 家門店,其中 550-650 家新店將開到海外,主要分佈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和拉美。
除海外拓店拉動銷售增長之外,名創優品的 IP 聯名產品帶動其同店收入同比增長 9%。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名創優品與 Chiikawa 在上海靜安大悦城開出的主題快閃店開業 10 小時銷售額達 268 萬,開業三天業績超 800 萬元。
在業績説明會上,葉國富將這次合作形容為鞏固了名創優品 “無可爭議的 IP 聯名大佬地位”,並用五個 “史無前例” 來總結此次合作:史無前例的業務、速度、效率、人氣以及 Chiikawa 粉絲們史無前例的熱情。
當被分析師問及 Chiikawa 快閃店的後續規劃,葉國富表示後續將在武漢、成都、長沙等年輕人多的城市繼續開設快閃店。
2024 年一季度,名創優品 IP 產品的銷售佔比達到 26%,海外市場的比例相較整體更高,達到 40%。
2021 年至 2023 年,隨着 IP 產品佔比逐漸提高,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從 25% 左右提高至接近 40%。
按照名創優品的規劃,計劃到 2028 年 IP 類產品將佔到整體 50% 的營收。
業績説明會上,葉國富官宣名創優品旗下的潮玩品牌 TOPTOY“業務拐點已至”,將 TOPTOY 的年內開店目標從 50 家上調至 100 家。
第一季度,TOPTOY 營收同比增長 55.1% 至 2.14 億元,環比淨開店 12 家至 116 家。
信風(ID:TradeWind01)從 TOPTOY 負責人處獲悉,接下來 TOPTOY 的開店方向為一線城市。
區別於泡泡瑪特(9992.HK)全直營的開店模式,TOPTOY 主要以加盟模式開店,截至一季度末有加盟店 143 家。
葉國富表示,判斷 TOPTOY 的業績拐點出現的原因在於,相比三年前剛成立時潮玩行業的小玩家有所出清,競爭格局改善,TOPTOY 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
有分析師提及 TOPTOY 加盟店的單店模型時,名創優品管理層表示,TOPTOY 平均單店銷售額是 MINISO 的 2.5 倍,分成比例與名創優品的門店分成比例一致,均為 40%。
背靠名創優品,TOPTOY 存在可複用名創優品合作 IP 的優勢。
以日本動漫 IP 庫洛米為例,名創優品在借用該 IP 形象設計生產牀頭燈的同時,也將其複用到 TOPTOY 的盲盒產品上。
信風(ID:TradeWind01)從接近名創優品人士瞭解到,目前 TOPTOY 自有品牌佔比接近 20%,中期目標是達到 50%。自有品牌產品主要集中在積木品類,以及與迪士尼、三麗鷗等 IP 聯名產品。
跟隨名創優品的出海腳步,TOPTOY 也要出海了。
信風(ID:TradeWind01)詢問上述 TOPTOY 負責人是否有出海計劃時,對方表示肯定,但沒有更多細節可以提供。
這是潮玩龍頭泡泡瑪特已經驗證過的路徑。
不同於家電等中國製造出海,潮玩屬於文化產品。泡泡瑪特憑藉佔比近八成的自有 IP 產品不斷試錯,終於在去年走上增長快車道。
2023 年,泡泡瑪特在港澳台及海外市場實現營收達到 10.6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34.9%,營收佔比提高 7.1 個百分點至 16.9%。
更早之前,泡泡瑪特 CEO 王寧更是喊出 2024 年 “再造” 一個泡泡瑪特、營收超 18 億元的口號。
對於背靠名創優品 TOPTOY 來説,挑戰或不在於零售的渠道,而在於可供試錯的自有 IP 相較泡泡瑪特要更少,自有 IP 的營收佔比目前約 20% 左右,而後者則接近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