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group transforms into "Tech Stock Hunter": Q1 increases holdings in Microsoft and Nvid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stake in AMD

智通財經
2024.05.15 03: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在花旗第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標的之中,大部分被花旗增持,獲得花旗增持的均為美國大型科技巨頭。其中,微軟、英偉達以及蘋果獲得花旗大幅增持,其中 AI 芯片領域的絕對霸主英偉達獲花旗加倉近 18%,微軟與蘋果的加倉幅度均超過 10%。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披露,華爾街大行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 遞交了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美股持倉報告 (13F)。

統計數據顯示,花旗第一季度持倉總市值達到約 1520 億美元,上一季度持倉總市值則約為 1420 億美元,市值環比增長約 7%。數據顯示,花旗在第一季度的持倉組合中新增了 345 只個股,增持了 3120 只個股。同時,該機構減持 1644 只個股,清倉 410 只個股。其中,前十大持倉標的佔花旗美股總市值的 23.82%,反映出花旗前十大持倉的總計權重相對較高。

在花旗第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標的之中,大部分被花旗增持,獲得花旗增持的均為美國大型科技巨頭。其中,微軟 (MSFT.US)、英偉達 (NVDA.US) 以及蘋果 (AAPL.US) 獲得花旗大幅增持,其中 AI 芯片領域的絕對霸主英偉達獲花旗加倉近 18%,微軟與蘋果的加倉幅度均超過 10%。從花旗前十大持倉變化能夠看出,長期聚焦於指數 ETF 的華爾街大行花旗罕見追風全球股市炒作熱點,該機構正在追逐這股自 2023 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圍繞 AI 的投資熱潮。

具體來看,納斯達克 100 指數 ETF 看跌期權 (QQQ.US,PUT) 位列花旗第一大持倉標的,持倉約 1553 萬股,持倉市值約為 69 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 4.53%,較上季度的持倉數量大幅減少 29.34%。

羅素 2000 指數 ETF 看跌期權 (IWM.US,PUT) 位列花旗第二大持倉標的,持倉約 3128 萬股,持倉市值約為 66 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 4.32%,較上季度的持倉數量減少 5.06%。

納斯達克 100 指數 ETF 看漲期權 (QQQ.US,CALL) 位列位列第三大持倉,持倉約 1067 萬股,持倉市值約為 47 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 3.11%,較上季度的持倉數量減少 8.90%。

微軟 (MSFT.US) 位列第四,持倉約 852 萬股,持倉市值約為 36 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 2.35%,持倉數量較上季度增加 16.99%。

英偉達 (NVDA.US) 位列第五,持倉約 390 萬股,持倉市值約為 35 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 2.31%,持倉數量較上季度增加 17.52%。

前十大重倉股中,排名 6-10 的標的分別是:蘋果 (AAPL.US)、羅素 2000 指數 ETF 看漲期權 (IWM.US,CALL)、亞馬遜 (AMZN.US)、標普 500 指數 ETF 看跌期權 (SPY.US,PUT) 以及高收益率公司債券 ETF 看跌期權 (HYG.US,PUT)。其中,除科技巨頭蘋果與亞馬遜獲花旗增持外,其他標的均被大幅減持,高收益率公司債券 ETF 看跌期權減持比例接近 47%。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第一季度在大幅度減持指數型 ETF 看跌期權的同時,也在不斷減持指數型 ETF 的看漲期權,這一操作一般被稱為 “賣出跨式期權策略”,這一策略反映出投資者對股票未來價格的預期,即認為股票價格在期權到期之前不會有太大的波動,或者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內箱體震盪。這種策略通常在市場預期波動性較低的時候使用,如果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賣出跨式期權策略都可能帶來巨大損失。

花旗集團在第一季度對於微軟、英偉達、蘋果以及亞馬遜的加倉操作在第一季度可謂得到豐厚回報,除了蘋果,這些科技巨頭在第一季度股價均有所上漲。其中,在無與倫比的強勁業績推動下,英偉達股價在第一季度漲幅高達驚人的 80%,最新業績證明,英偉達仍然為全球 AI 領域當之無愧的 “最強賣鏟人”,靠着在 AI 芯片領域高達 90% 的份額以及 AI 訓練/推理等高性能計算領域全球首選的軟硬件協同系統——CUDA 運算平台,英偉達可謂乘着全球企業佈局 AI 的前所未有熱潮瘋狂吸金。花旗在一份研報中予以英偉達的 12 個月目標價高達 1030 美元,意味着英偉達股價的潛在上行空間還有約 13%。

依靠 OpenAI 大股東的身份,微軟將 OpenAI 引以為傲的 GPT-4 AI 大模型嵌入旗下 Office 系列等多個旗艦應用軟件以及微軟 Azure 雲平台,一舉成為全球範圍內 AI 應用端的絕對領軍者,業績與股價自 2023 年以來不斷增長。微軟在第一季度股價表現同樣非常出色,漲幅接近 15%,且市值高達 3 萬億美元,微軟市值已經全面超越蘋果,一舉成為全球 “新晉股王”。

從持倉比例變化來看,花旗第一季度前五大買入標的分別是:英偉達、微軟、新興市場 ETF 看漲期權 (EEM.US,CALL)、英偉達看漲期權、英偉達看跌期權。值得注意的是,花旗不僅大舉加持英偉達,還順帶買入了英偉達看漲期權以及看跌期權,不僅尋求能夠獲得上漲帶來的利潤,還力爭在英偉達股價下跌時提供下行對沖。

此外,多數科技股獲花旗加倉,特斯拉 (TSLA.US) 第一季度獲花旗加倉約 14%,谷歌 (GOOGL.US)、博通 (AVGO.US) 與 Meta(META.US) 也獲小幅加倉,英偉達在 PC 與 AI 芯片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 AMD(AMD.US) 則獲得花旗加倉 48%,倉位排名在第一季度升至第 27 位。目前全力進軍 AI PC 市場的智能手機芯片領域領導者高通 (QCOM.US) 也獲花旗大幅加倉,第一季度大舉增持約 66%,倉位排名升至第 36 位。

花旗在第一季度的前五大賣出標的分別為:納斯達克 100 指數 ETF 看跌期權、高收益率公司債券 ETF 看跌期權、標普 500 指數 ETF 看跌期權、羅素 2000 指數 ETF 看漲期權以及標普 500 指數 ETF 看漲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