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 Will zero-day options trigger a stock market crash in the US?

有投資者擔心,超短期期權的交易活動可能會影響股市波動,而研究表明,使用超短期期權的散户投資者大多是虧損的。
智通財經 APP 注意到,在華爾街對快速到期股票期權的狂熱開始兩年後,最新的 Markets Live Pulse 調查顯示,這種前所未有的繁榮仍有持續的空間——儘管近一半的受訪者擔心最終會崩盤。
4 月份,標普 500 指數零日到期合約的名義價值達到約 8620 億美元,在 MLIV Pulse 的 300 名受訪者中,近 90% 的人預計這一增長將持續下去。在最終以穩步增長還是以災難告終的問題上,他們的意見幾乎各佔一半。
認為零日期權繁榮將持續和可能以災難告終的受訪者幾乎各佔一半
由於大小投資者都在尋求避開經濟和央行政策的不確定性,到期時間不到 24 小時的股票衍生品 (簡稱 0DTE) 已成為華爾街最受歡迎的交易之一。去年,0DTE 交易佔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期權總交易量的 45%,約為 2022 年第二季度該產品廣泛上市前的兩倍。
“通過允許每日期權交易,交易所賺得盆滿缽滿。正如你所看到的,交易量已經上升,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使用它,” Anacapa Advisors 首席投資官 Phil Pecsok 表示。“它們只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這種繁榮的規模引發了爭議。有投資者擔心,超短期期權的交易活動可能會影響股市波動,而研究表明,使用超短期期權的散户投資者大多是虧損的。
大多數調查參與者都意識到了後一種風險,56% 的人認為使用這些工具很容易賠錢。但這種擔憂並沒有延伸到限制散户投資 0DTE, 76% 的受訪者 (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專業投資者) 表示,讓散户容易獲得 0DTE 是公平的。
零日期權最初是由高頻交易員用來下注或對沖頭寸的,現在正受到資深量化專業人士和小投資者的青睞。它們還找到了進入 ETF 領域的途徑。
學術界和華爾街的研究人員都指出了這波交易的潛在危險,包括它可能使市場在盤中波動更大。摩根大通策略師科 Marko Kolanovic 警告稱,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會重演過去的災難,比如 2018 年的末日浩劫 (Volmageddon),那次著名的崩盤打破了美國股市長期的平靜。其理論是,股市大幅波動可能迫使期權交易商大量平倉,從而加速拋售。期權交易商是交易的另一方,必須買賣股票以保持市場中立立場。
處於這波熱潮中心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認為,0DTE 廣泛的用例意味着這些交易不會產生那種擁擠的單向押注,而這種押注可能會使市場容易受到衝擊。大約兩年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將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期權的到期日擴大到每個工作日,後來還允許羅素 2000 指數的零日期權。
在最新的擴張中,納斯達克公司表示,它計劃增加大宗商品和美國國債 ETF 的短期期權。
在 MLIV 的調查中,關於 0DTE 對基礎市場影響的意見相當平均。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此非常擔心,34% 的人不擔心,41% 的人只是有點擔心。
當被問及他們將如何描述 0DTE 時,MLIV Pulse 的撰稿人——他們主要來自美國或歐洲——往往言辭尖刻。“賭博” 是最常見的説法。“拉斯維加斯的老虎機”、“原子彈” 和 “導致財富從零售和不成熟的機構轉移到交易所和做市商的工具” 都是負面描述。
積極貢獻者主要關注它們作為對沖工具的實用性。正如一位與會者所言:“對投資者來説,這是一種相當廉價的方式,可以在不持有標的股票的情況下,在股票的定向走勢中建立頭寸。”
到目前為止,0DTE 僅適用於主要指數和 ETF。零日合約的受歡迎程度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零日合約可能會擴大到涵蓋單一股票。當被問及這種潛在的擴張時,受訪者的意見完全不同。
近半調查者認為 0DTE 不應該應用於個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