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To stimulate supply, copper prices need to rise to $15,000

高盛將今年銅價的預測值從 1 萬美元/噸上調至 1.2 萬美元/噸,表示銅價明年必須漲到 1.5 萬美元/噸才能避免供給缺口。高盛預計,AI 數據中心的銅密度將從每兆瓦 25 噸增加到 40 噸。
今年以來,受供給趨緊推動,銅價持續走高,倫銅累計上漲一度超 16%,盤中一度漲至兩年新高1 萬美元。

高盛在 5 月 3 日的報告中指出,精煉銅供應日益緊張,而終端需求卻持續穩健,可能導致將來出現銅供應短缺。
鑑於供給缺口較大,高盛將銅的今年的年末預期價位從 1 萬美元/噸上調至 1.2 萬美元/噸,全年均價預期從 9200 美元/噸上調至 9800 美元/噸,維持 2025 年平均 1.5 萬美元/噸的預測。
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可能出現銅短缺
報告預測,接下來銅礦供應量增速放緩,但冶煉需求繼續強勁,可能會繼續擴大供需缺口。
我們預測,今年全球銅礦供應量將增長 2%,不及去年中期預測的 6%,也不及去年 3% 的增速,將成為 2020 年以來最為疲軟的水平。
在當前銅市場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冶煉和精煉行業對現貨粗煉費/精煉費(TC/RC)下降的反應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我們發現,由於中國冶煉廠對精礦現貨量的敞口最大,對 TC/RC 的變化非常敏感,TC/RC 的下降已經開始逐步抑制其生產增長。
此外,報告還表示,AI 數據中心和相關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創造新的銅需求。
據報告介紹,銅將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的配電、接地和鏈接、管道和供暖通風系統等,由於 AI 數據中心的功率密度顯著高於非 AI 數據中心,因此對銅的需求更高。
報告預計,AI 數據中心的銅密度將從每兆瓦 25 噸增加到 40 噸,今年將產生平均 8 萬噸的銅需求:
此前的分析表明,到 2030 年,全球將新增超過 700 億瓦的數據中心容量。其中,AI 數據中心的新增容量將達到 230 億瓦,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根據我們的估計,非 AI 數據中心的銅需求量在本十年內平均為 15 萬噸,在未來 5 年內將小幅增長至平均 18 萬噸;而 AI 相關的資本支出和其更高的銅需求將導致這一渠道今年產生 8 萬噸的銅需求,到 2026 年將翻倍至 16 萬噸,然後趨於穩定。
報告預計,銅供給將繼續延續緊張,四季度可能出現短缺。
最新的供需估計顯示,今年將出現 45.4 萬噸的缺口(之前的估值為 4.28 萬噸),2025 年將出現 4.67 萬噸缺口(之前的估值為 4.13 萬噸)。
隨着季節性過剩階段的結束,我們預計供給短缺的勢頭將持續到年中,特別是今年下半年。鑑於可見庫存略高於 60 萬噸,今年下半年的銅緊縮路徑仍有可能使市場在第四季度出現短缺。
避免短缺的關鍵水平:15000 美元
就近期而言,報告稱,銅價短期內最有可能出現盤整,但鑑於實物市場會消化對銅價上漲行情的短期反應,這一階段將相對短暫。
就中長期來看,高盛表示,由於尚未找到礦山供應短缺的解決方案,市場功能的唯一維持方式是通過需求配給。
隨着銅供應的十年高峰期即將結束以及精礦市場的極度緊缺,銅價需要達到多高才能維持市場功能?
高盛預計,要激勵長期礦山投資,長期平均價格需要維持在 1.2 萬-1.3 萬美元/噸之間;要想解決短期內銅稀缺的問題,預計明年平均銅價至少要達到 1.5 萬美元/噸。報告稱:
雖然我們認為長期激勵價格在 1.2 萬-1.3 萬美元/噸之間,但這只是整個週期的平均價格,目的是刺激長週期礦山投資,而不是解決短期稀缺問題的價格基礎。
我們認為,明年的平均價格必須達到 1.5 萬美元/噸,這考慮了必要的廢料和替代效應所需的必要價格水平,從而可以將供給缺口控制在銅庫存可覆蓋的水平。
如果價格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並且沒有考慮這些廢料和替代效應,將導致明年出現超過 100 萬噸的供給缺口,這在現有庫存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