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價格戰,越打越賺錢?

華爾街見聞
2024.04.30 01:0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海外市場、高端化和智能化成為比亞迪今年的重要標籤。

4 月 29 日晚,比亞迪發佈了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業績。

在大打價格戰背景下,比亞迪業績在 24Q1 依舊實現了利潤增速超越營收增速的業績。

此外,由於一季度比亞迪降價促銷主要帶動的是王朝和海洋系列中的低端車型銷量,所以單車收入和利潤不可避免的出現下滑,後續能否重回增長正軌得看高端品牌能否在銷售結構中佔據更大的比例。

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 1249.44 億元,同比增長 3.97%,環比減少 30%;歸母淨利潤為 45.7 億元,同比增長 10.62%,環比減少 47.3%;扣非淨利潤為 37.5 億元,同比增長 5.24%,環比減少 59%;毛利率同比增長 4 個百分點,環比增長 0.66 個百分點至 21.88%。

1、銷量反超產量,但盈利能力略受影響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 61.2 萬輛和 62.63 萬輛,同比增長 8% 和 13%,實現銷量反超產量,降低了比亞迪的庫存壓力。

可見,比亞迪的降價促銷策略的確有效果,但同樣對比亞迪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些許影響。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單車收入和單車利潤在一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單車收入為 14.1 萬元,同比減少 2.87 萬元,環比減少了 0.95 萬元。不過單車利潤降幅卻並不大,為 0.63 萬元, 同比減少 0.04 萬元,環比減少 0.24 萬元。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比亞迪實施降價促銷活動,主要帶動的是王朝和海洋系列中的低端車型銷量,總體營業收入增速(3.97%)遠低於銷量增速 (13%),所以單車價格有所下滑。

以降價後的首個完整月 3 月為例,王朝和海洋系列銷量達到 28.67 萬輛,同比增長 47%,環比增長 151%,遠高於高端品牌方程豹和仰望(分別環比增長 54% 和 44%)。

比亞迪的高端品牌銷量經過去年四季度的一波環比高速增長後,目前銷量已經趨於穩定。今年一季度騰勢、方程豹和仰望品牌的銷量分別為 3.1 萬輛、1.1 萬輛和 0.35 萬輛,整體佔比穩定在 7% 左右。

第二,比亞迪的降價促銷對象主要是 10 萬元左右的插電混動車型產品,而同款產品,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要比純電動車型便宜 2 萬元左右,這也進一步拉低了單車價格。

今年一季度,由於降價促銷力度大,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車型的銷量和增速都反超純電動。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為 30.01 萬輛,同比增長 13%;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 32.43 萬輛,同比增長 15%。

第三,比亞迪的單車利潤下滑幅度遠低於單車利潤,主要還是因為成本下降。原材料碳酸鋰價格的下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亞迪的成本壓力。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營業成本同比減少 11 億元,環比減少 442 億元至 976 億元。

2、高端化和智能化成今年重要標籤,費用支出開始高增長

比亞迪在明確加快高端品牌車型研發和智能駕駛領域投入以後,今年的研發等各項費用支出也有了明顯增長。

比亞迪預計在 2024 年推出 7 款高端品牌車型,包括騰勢 3 款車型,方程豹 8 和 3,以及仰望 U7 和 U9。

更多的高價位車型上市有望將單車收入中樞上移。

此外,想要在智能駕駛時代不掉隊,比亞迪的智能駕駛系統——“天神之眼 ”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仍需要做持續的更新換代,以拉近和一梯隊的特斯拉和華為的距離,相關的研發投入也越來越大。

24 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研發投入高達 106.1 億元,同比增長 70.1%。

3、海外市場加速打開,出口佔比不斷提升

加強新能源汽車出口已經成為車企之間的共識,而比亞迪的海外市場開拓速度明顯要更快一些。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比亞迪推出的元 PLUS、ATTO3、海豚和宋 PLUS EV 等新能源車型成功進入全球六大洲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海外開設門店超 250 家。

出口量增長方面,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出口量達到 9.9 萬輛,首次超越特斯拉成為國內新能源車出口第一廠商。

這一出口量同比增速高達 153%,遠高於國內銷量增速的 13%。

海外市場有望成為比亞迪銷量和利潤繼續獲得增長的關鍵。比亞迪明確將在泰國(產能 15 萬輛,預計 2024 年投產)、巴西(產能 15 萬輛,預計 2024 年投產)、烏茲別克斯坦(總產能 30 萬輛,一期已經投產)、匈牙利賽格德市(預計 2025 年投產)和墨西哥(產能 15 萬輛,選址中)建廠。

綜上,出口加速、高端化和智能化成為比亞迪今年的重要標籤,並有望成為比亞迪未來推動汽車銷量和利潤持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