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rning: Slow recovery, both revenue and profit guidance for Intel in the second quarter fall short, dropping more than 9% after hours|Financial Report Insights

一季度英特爾營收超預期增長 9%,EPS 盈利和毛利率也高於預期,但二季度的指引均低於預期。晶圓代工業務在首次財報中 “獨立”,一季度虧損 25 億美元、環比幾乎翻倍。英特爾 CEO 稱,有信心今年連續季環比增長,Gaudi AI 芯片今年收入或超 5 億美元。
新近財報顯示,面對數據中心和個人電腦(PC)市場需求疲軟,在人工智能(AI)領域還落後於人的英特爾要奪回芯片王者地位並不容易,復甦進程可能比華爾街預期的還要慢。
今年一季度,英特爾從銷售收入到利潤均高於分析師預期,但二季度的指引均低於預期敲響了警鐘。它意味着,英特爾 CEO 基辛格(Pat Gelsinger)重振公司的努力可能耗時更久,為此的投入可能更大。
財報業績及指引公佈後,週三收漲近 1.8% 的英特爾盤後股價跳水,盤後跌幅曾超過 9%,後跌幅有所收窄,仍跌超 8%。
英特爾股價盤後大跌後,有網友在社交媒體 X 評論稱,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美光科技的市值可能超過英特爾,難以置信,商品芯片會戰勝邏輯芯片。
有網友認為,英特爾應該給每一個投資常識課堂帶來了價值陷阱的好例子。每當英特爾 “非常便宜” 時,追溯過去的 TTM 指標看起來都非常棒。
有網友援引一張展示美股市值 100 強的自由現金流相關圖表稱,英特爾目前已經燒掉大部分現金。
一季度營收、盈利和毛利率均高於預期 二季度指引均低於預期
美東時間 4 月 25 日週四盤後,英特爾公佈:
- 一季度英特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9% 至 127.2 億美元,與自身指引區間 122 億到 132 億美元的均值一致。
- 一季度非 NAAP 口徑下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 0.18 美元,自身指引和分析師預期均為 0.13 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虧損 0.2 美元。
- 反映製造業務效率的指標毛利率一季度為 45.1%,高於自身指引 43.5% 和分析師預期的 44.5%。
業績指引方面,繼一季度指引遠遜預期後,本次英特爾提供的二季度指引再度低於預期。
英特爾預計:
- 二季度營收在 125 億到 135 億美元,整個指引區間都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136.3 億美元。
- 二季度調整後 EPS 為 0.2 美元,分析師預期為 0.24 美元。
- 英特爾預計毛利率為 43.5%,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45.3%,遠低於超過 60% 的英特爾自身歷史水平。
英特爾的首席財務官(CFO)David Zinsner 表示,一季度收入符合公司的預期,新的代工運營模式提升了透明度和問責,已經在推動整個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公司預計,在 2024 財年,將實現營收的年同比增長和非 GAAP 口徑的 EPS 增長,全年毛利率將提高約 200 個基點。
Zinsner 稱,英特爾在控制成本方面也取得了進展,預計其製造業務將在 “未來幾年” 實現收支平衡。
晶圓代工業務首次財報中 “獨立” 一季度虧損 25 億美元、環比幾乎翻倍
一季度是英特爾財務報告格式變更的第一個季度,當季財報中,英特爾首次將芯片製造外包業務——晶圓代工服務(IFS)與代工技術開發、代工製造和供應鏈合併為英特爾代工,將其季度收入和盈虧單獨核算。
一季度英特爾還整合了其他主要業務,分為兩個新的業務塊,一是將做 PC 芯片業務的客户端業務 CCG、數據中心及 AI(DCAI)、網絡及邊緣域(NEX)合併為 “英特爾產品”,二是將英特爾之前名為可編程解決方案的業務 Altera、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 和其他初創公司合併為 “其他”。
財報顯示,
- 英特爾最大收入源客户端業務 CCG 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 31% 至 75 億美元,連續兩季增長超過 30%,顯示 PC 市場觸底回升。
- 第二大業務數據中心及 AI(DCAI)一季度營收 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5%,扭轉去年四季度同比下降 7.4% 的下滑。
- 網絡及邊緣域(NEX)一季度營收 14 億美元,同比下降 8%,降幅較去年四季度的 28.6% 明顯緩和。
- 代工業務一季度營收 1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而晶圓代工服務(IFS)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63.5%。
- 其他所有業務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46% 至 7.75 億美元,其中,Altera 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58% 至 3.42 億美元;Mobileye 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48% 至 2.39 億美元,而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長 12.7%。
本月初,英特爾首次單獨披露晶圓代工業務的損益,該業務去年的營業虧損較 2022 年擴大 34.6% 至 70 億美元,營收同比下降 31.2% 至 189 億美元。當時英特爾預計,代工業務的營業虧損會在今年達到峯值,2027 年左右實現盈虧平衡。
本週四的財報顯示,代工業務一季度虧損 25 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四季度虧損額 13 億美元的兩倍,一季度該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為-56.6%,遠超去年四季度的 25.5%。
去年 6 月英特爾宣佈晶圓代工業務成為獨立核算的部門,這是基辛格領導英特爾轉型、奪回芯片製造業領導地位的重要行動。
從一季度披露的消息看,英特爾正處於積極拓展代工業務、扭虧為盈的正軌。今年 2 月英特爾稱已和微軟簽署高達 150 億美元的代工大單,當月英特爾推出全球首個 AI 時代系統級代工,微軟計劃自研芯片應用英特爾的 18A 製程工藝。
英特爾管理層本月初稱,客户兑 18A 製程工藝的需求非常強勁,今年將是晶圓代工業務運營的低谷,隨着時間推移,該業務將給公司帶來可觀的盈利增長。到 2030 年,英特爾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企業,受益於阿斯麥(ASML)EUV 光刻技術帶來的利潤率提升。
CEO:有信心今年連續季環比增長 Gaudi AI 芯片今年收入或超 5 億美元
雖然本季度指引不佳,但英特爾管理層對下半年寄予厚望,其表示,對 2024 年季環比收入增長的那些計劃有信心,公司處於到 2025 年重奪處理器市場領導地位的正軌。CEO 基辛格稱,隨着 Intel 3 製程的大批量生產,英特爾近十年來首次在美國生產尖端技術的 半導體,伴隨晶圓代工業務的發展,英特爾有望明年在製程方面重回領先地位。
基辛格説,公司對推動全年連續季環比增長的計劃充滿信心,因為我們加快了人工智能(AI)解決方案的步伐,並在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堅持不懈地關注執行、運營的紀律和為股東創造價值。
本月稍早,英特爾發佈了新一代 AI 芯片 Gaudi 3,號稱性能明顯優於英偉達的主打 AI 芯片 H100。英特爾稱,Gaudi 3 可將 Llama2 和 GPT-3 模型的訓練時間較 H100 平均縮短 50%,將 Llama 和 Falcon 模型的推理吞吐量較 H100 平均提高 50%、推理速度較英偉達 H200 提高 30%。
本週四公佈財報後,基辛格透露,Gaudi AI 芯片產品線今年的收入可能會超過 5 億美元。他説,“最讓我興奮的是企業客户。 我認為,AI 最終的變現是在它開始改變企業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