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ting Quick Look | Why was Tesla's rating upgraded? Xiaomi is optimistic, while Meta faces "bargaining"

美銀稱,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表現幾乎為公司去除了所有不利因素,如果做好以下四件事,股價可能會大幅上漲:1、新車型推出速度超預期;2、在 Robotaxi 發佈會上展示 FSD;3、裁員節省的年均成本費用超過 10 億美元;4、最早在今年年底向 1-2 家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授予 FSD 許可。
美銀:將特斯拉評級從 “中性” 上調為 “買入”,目標價 220 美元
該行稱,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表現幾乎為公司去除了所有不利因素,如果做好以下四件事,股價可能會大幅上漲:
1、新車型推出速度超預期;2、在 Robotaxi 發佈會上展示 FSD;3、裁員節省的年均成本費用超過 10 億美元;4、最早在今年年底向 1-2 家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授予 FSD 許可。
摩根大通:將 Meta 目標價從 535 美元下調至 480 美元
富瑞:維持 Meta“買入” 評級,目標價 535 美元
報告指,Meta 首季收入按年升 27% 至 365 億美元,家居應用程式日均活躍用户數目 (DAP) 增至 32.4 億户,營運收入按年升 91% 至約 138 億美元,勝於預期,營運利潤率達 38%,每股盈利達 4.71 元,亦好過預期。
該行指,公司全年資本開支上調至 350 億美元至 400 億美元,並料因持續於人工智能投資,明年資本開支預算會持續上升。該行指,公司提出次季收入按年升幅介乎 15.1% 至 22.9%,低於市場預期中值 20%,並形容指引似乎過於保守。
麥格理:維持小米 “跑贏大市” 評級,目標價升 6% 至 31.24 港元
該行指出,小米集團增長重新加速,其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首度分享 SU7 今年銷售目標為 10 萬輛,並料錄正數毛利率。報告稱,在電動車及零售店面擴張下,小米進入新增長階段,料三年銷售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21%。
報告引述管理層料 SU7 今年毛利率介乎 5% 至 10%,甚至更高,勝市場預期該業務料錄毛損率 7%。計及對電動車及其他新業務投資料達 110 億至 120 億元人民幣,估算今年電動車經營虧損 95 億元,較原先預測減少 25 億元。
高盛:維持小米集團-W“買入” 評級,目標價 20 港元
該行認為小米集團-W 成功滲透到智能電動車及高端智能電話價域,以及其跨行業的能力,支持集團建構一個全球領先的集成技術平台。該行對小米今年電動車的銷量和利潤率,以及高端智能電話的型號目標感到驚喜,認為其電動車收入及毛利預測有進一步上行空間。
該行指出,小米指引截至今年底,電動車交付量可達逾 10 萬輛,毛利率達 5 至 10%,反映單位經濟及營運槓桿均正面。集團預期今年收入逾 3000 億元),手機出貨量同比增 1500 至 2000 萬台,整體研發開支同比升 26% 至 240 億元,計劃 2024 至 26 年新開 1 萬間小米家居門店。
國盛證券:維持理想汽車-W“買入” 評級,目標價 151 港元
該行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銷量約 60/90/131 萬輛,總收入達 1791/2482/3599 億元。未來的利潤變化取決於此次降價當中的供應商承擔幅度。按照供應商承擔 0%/50%/100% 的不同假設,該行測算,公司 2024 年毛利率或在 18%/20%/22%。
高盛:維持新東方-S“買入” 評級,目標價由 90 港元微降 2% 至 88 港元;維持東方甄選 “中性” 評級,目標價由 21.5 港元下調至 18.4 港元
該行認為,集團 2024 財年核心的非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應該會向上修正,由收入及核心營業利潤率帶動。另外,產能擴張指引加速,讓短期內的收入以及中期的利潤有上行空間。
再者,該行認為東方甄選盈利能力最差的時候已過去,料 2024 財年第四季的非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可改善至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