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ter the biggest plunge in over four years, analysts are calling for bottom fishing in NVIDIA: the demand outlook is promising

分析師認為,投資者不應擔心英偉達的需求前景。英偉達對超大規模雲供應商和二級雲供應商的訂單,相關需求到 10 月都有可見度。針對當前華爾街對英偉達的上行潛力感到緊張,華爾街稱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系列有望在今年年底和 2025 年全年推動兩位數的增長。
英偉達股價上週五大跌引發市場激辯——以英偉達為首的 AI 熱潮是否結束了。雖然市場不乏悲觀聲音,但也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應該逢低買入。
Melius Research 公司分析師 Ben Reitzes 表示,預計英偉達到 10 月的需求可見度都良好,今年晚些時候,其 Blackwell 系列的潛力巨大。
上週五,超微電腦打破了此前提供初步業績的慣例,引發投資者恐慌,芯片股、AI 概念股全線重挫,英偉達當日暴跌 10%,創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盤中市值跌至 1.9 萬億美元,創兩個月新低。
Reitzes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超微電腦未提前發佈積極的業績預期,讓投資者擔心,由於供應增加,或是一些客户正在等待 Blackwell 系列,英偉達 H100 的供需情況更為平衡,不再像此前那樣供應緊張。
不過 Reitzes 認為,投資者不應擔心英偉達的需求前景。英偉達對超大規模雲供應商和二級雲供應商的訂單,相關需求到 10 月都有可見度。針對當前華爾街對英偉達的上行潛力感到緊張,Reitzes 認為,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系列有望在今年年底和 2025 年全年推動兩位數的增長。
Reitzes 還為戴爾科技公司 “辯護”。與超微電腦一樣,戴爾也從事服務器類業務,兩家公司的股價此前都因人工智能需求而出現爆發式上漲,戴爾的股價在上週五的風暴中下跌近 3%。
Reitzes 預計,超微電腦在一季度的收入將比上一季度增長 9%,而戴爾的服務器部門收入預計將比上一季度下降 5%。但是,調查顯示,戴爾正在獲得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的份額,最近贏得了一些大型人工智能訂單,這是一個更好的形勢。
週一,英偉達日內一度上漲 5%,短暫收復 800 美元關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