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 First Stock" failed to shine on debut

華爾街見聞
2024.04.18 00:5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出門問問港股首日打新額度超 8 倍覆蓋,不到兩日已超 13 倍覆蓋,國際配售部分首日已超額,國際及中資意見領袖型機構均積極下單參與,支持其此次發行。不過,從出門問問的首日招股情況來看,資本市場認購的熱度並不高,熱烈認購一般能夠有 3、40 倍的覆蓋。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去年首次向港交所遞表失效後,要搶下 “AIGC 第一股” 標籤的出門問問,再次叩門港交所。

4 月 16 日,Mobvoi Inc.(中文簡稱 “出門問問”)正式開啓招股,至 19 日結束,並計劃將於 4 月 24 日正式以 “2438” 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打着 “AIGC 第一股” 的旗幟,出門問問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市場對大部分 AIGC 公司的態度。

華爾街見聞從接近出門問問人士處瞭解到,出門問問港股首日打新額度超 8 倍覆蓋,不到兩日已超 13 倍覆蓋,國際配售部分首日已超額,國際及中資意見領袖型機構均積極下單參與,支持其此次發行。

不過,協眾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從出門問問的首日招股情況來看,資本市場認購的熱度並不高,熱烈認購一般能夠有 3、40 倍的覆蓋。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經歷資本狂歡後,投資者對 AIGC 公司已不再如此前一般狂熱。

出門問問有頗為豪華的投資者陣容,創始人也是技術大拿。不過在產品和經營層面略顯遜色,這也讓投資者對其審慎。

據悉,出門問問本次擬全球發售 8456.8 萬股(不包括根據超額配股權可能發行的任何股份),僅佔總髮行股本的 5.67%,其中 90% 將作國際發售,10% 將於香港作公開發售。

按最高發售價 4.1 港元/股計算,出門問問此次 IPO 最大募資額將約為 3.47 億港元,最大招股市值約為 61.15 億港元,招股價對應 2022 年 PS(市銷率,總市值 ÷ 主營業務收入) 約 11 倍。

在黃立衝看來,出門問問上市認購不太理想一方面是因為資本市場整體低迷,另外其自身也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

此外,黃立衝表示,最終僅 2 億多的募資淨額,對出門問問開發大模型來説也只是杯水車薪,並沒有太大意義,可能還是因為與投資者之間存在對賭協議,所以急着上市。

在 IPO 前,出門問問的投資方陣容已涵蓋 SIG 海納亞洲、谷歌、紅杉中國、歌爾股份、真格基金、圓美光電等多家財務投資方和戰略投資方。

雖然是 AIGC 概念股,但出門問問成立已有十年了。跟大多數 AI 公司一樣,出門問問也擁有一個技術背景強大的創始人。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前 Google 總部科學家、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能專家,也是世界主流機器翻譯開源軟件 Joshua 主要開發者之一。

在成立之初,出門問問主要以銷售智能設備為主,後在 2017 年和 2020 年,將業務分別拓展至 AI 企業解決方案、AIGC 解決方案。

早在 2020 年,AI 大模型浪潮尚未到來之前,出門問問就開發了通用大模型 “UCLAI”,但由於其商業化落地過去艱難,出門問問便停止了對大模型的投入,轉而開始佈局 AIGC 產品,如 AI 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 數字人奇妙元。

後來隨着 AIGC 迎來爆發式發展,出門問問開始重啓大模型開發,並在 2023 年 4 月將其升級為多模態大模型 “序列猴子”。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出門問問如今也強調自己不單純追求算力和參數的比拼,而是走 “以產養模、以模適產” 的產模結合公司,及將 AI 應用放在核心位置。

目前出門問問以生成式 AI 與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主要有三大業務——AIGC 解決方案、AI 企業解決方案、智能設備及配件。

包括 AIGC 解決方案、AI 企業解決方案在內的 AI 軟件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出門問問主要營收來源。招股書顯示,來自 AI 軟件的收入,從 2021 年的 0.6 億元增長到 2023 年的 3.43 億元,對應收入佔比從 2021 年的 15% 上升到 2023 年的 67.7%。

然而,從整體收入來看,出門問問增長趨緩,2023 年,在國內甚至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招股書顯 2021 年-2023 年,其營收分別為 3.98 億元、5 億元和 5.07 億元。

利潤層面,2022 年和 2023 年,出門問問分別錄得虧損約為 6.7 億元、8.03 億元。

對於此次 IPO 募資的用途,出門問問計劃將約 44.3% 用於未來三年擴大 “序列猴子” 的規模。

然而,對於一家創業公司來説,開發大模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鉅額的投入。

李志飛 3 月份時曾表示,目前來看,模型即產品,各大模型的差異點就是模型的性能,而性能又是暴力的結果,暴力的背後是資源(錢、人、數據)。所以,在技術、競爭、產品都完全沒收斂的情況下,能支撐持續暴力的資源就是壁壘。

他認為,競爭收斂時的贏家可能只有兩類,一類是有錢的,財大氣粗可以持續支撐暴力;另外一類是沒錢但命長的,因為同樣暴力的代價終將每年十倍往下降,只要保持超低功耗長續航並找準切入點在競爭收斂後期參與競爭就有概率獲勝。

很顯然,出門問問不屬於前者,而能否成為後者,還需要時日觀察。

黃立衝對小公司自研大模型或者套殼開源大模型都不太看好,他告訴華爾街見聞,像出門問問這樣一家賬面現金只有 1.46 億人民幣的公司,是無法讓人信他們能幹好大語言模型的,如果他們的應用用自己的模型,那麼等於把自己閹割了。

此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多次為 AI 創業者指路,認為 “卷大模型沒意義,卷應用機會更大”。

當然,在強調自研 AI 大模型優勢的同時,出門問問也極力凸顯自身 AI 應用的能力。在 AI 大模型、應用迭代的速度愈加變快的背景下,憑藉上市站在聚光燈下的出門問問,能否走的更穩、更遠,這注定是一場充滿未知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