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nings Preview | Underperforming the market, senior employees leaving frequently, Goldman Sachs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高盛將於 4 月 15 日公佈第一季度財報,預計營收為 12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每股收益為 8.66 美元,同比下降 1.5%。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表現良好,是今年最好的併購銀行。然而,高盛的股價表現不佳,今年僅上漲 3.89%,落後於競爭對手。高盛計劃擴大私人信貸投資組合,將其規模擴大到 3000 億美元。
智通財經 APP 獲悉,高盛 (GS.US) 將於 4 月 15 日 (週一) 美股盤前公佈第一季度財報。據 Zacks 統計,市場普遍預期高盛 Q1 營收為 12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每股收益為 8.66 美元,同比下降 1.5%。
根據另一項調查顯示,12 位分析師對高盛第一季度的平均預期為營收將達到 129 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年的營收為 502 億美元,高於 2023 年的 450 億美元。
有跡象表明,該公司的投資銀行部門正在改善。Dealogic 的數據顯示,高盛是今年最好的併購銀行,處理的交易價值為 2850 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 1420 億美元。
其股權資本市場交易也從 2023 年同期的 112 億美元增加到今年的 157 億美元。投資銀行營收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13.1 億美元增加到 16 億美元。該公司還計劃將其私人信貸投資組合擴大到 3000 億美元。
CFRA 在3 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將高盛評級上調至 “買入”,並指出,上調的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在融資和併購方面出現了復甦萌芽。
股價落後同行
不過,今年以來,高盛股價表現落後於競爭對手。該股年初至今僅上漲 3.89%,相比之下,標普 500 指數在 2024 年的漲幅接近 10%。
摩根大通 (JPM.US) 股價今年飆升逾 14.9%,而花旗 (C.US) 和富國銀行 (WFC.US) 的股價分別上漲了 17% 和 15.68%。只有摩根士丹利 (MS.US) 的表現更糟,股價暴跌 1.72%。
過去 12 個月,高盛的股價表現也落後於市場。在這段時間裏,該股上漲了 23.3%,而摩根大通則上漲了 52% 以上,富國銀行上漲 47%。
高盛股價表現不佳,原因在於投行業務疲軟,以及零售銀行業務面臨的挑戰。相比之下,其他銀行在消費者銀行和財富管理方面擁有龐大的業務。

資深員工跳槽
高盛也因員工流動性上升而落後於市場。最近離職的是 Philip Berlinksi,這名員工已經在高盛工作了 24 年。現在,他將成為市值 650 億美元的對沖基金 Millenium 的首席運營官。
最近,高盛還失去了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主管 Jim Esposito 這名人才。
此外,人們普遍預計全球融資集團聯席主管 Beth Hammack 將成為下一任首席財務官。
高盛已經失去了數十名資深管理人員,包括 Paul Russo、Scott Rofey 和 Jeffrey Verschleiser。這些員工的離職大多發生在 David Solomon 的領導下,他已成為該公司備受爭議的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