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通脹又要起來了?中金:可能性不大

美國經濟表現強勁,非農就業人數和 ISM 製造業 PMI 超過預期。然而,中金認為中期內美國不會出現二次通脹壓力,因為供給相對需求增長更快,降低了物價。數據季節性擾動意味着未來增長將進入下行通道,也不會推高通脹。此外,科技革命提高生產效率,也有降低通脹的效果。目前,美聯儲尚未開啓降息週期,市場預期 2024 年降息次數由 7 次下降到 3 次,6 月降息概率降至 45% 左右。
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降息交易迎接挑戰
3 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30.3 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21.4 萬人,就業數據已經連續 4 個月大超市場預期。3 月美國 ISM 製造業 PMI 超預期反彈,在 16 個月後首次回升到榮枯線以上,且生產、價格、新訂單各分項全面回暖。亞特蘭大聯儲 GDPNow 模型預測一季度美國 GDP 增速預測為 2.5%,高於美國 GDP 長期增速水平。
圖表:美國非農就業人數連續超出市場預期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國 3 月製造業 PMI 回升到榮枯線上方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如此強勁的經濟增長,是否預示美國通脹即將二次反彈?美聯儲是否會推遲降息,甚至再度啓動加息?資產配置要如何應對?
經濟強勁並非由於貨幣提前轉松
對於美國經濟復甦導致通脹壓力,市場流行觀點一般做如下解讀:假如美聯儲提前降息,刺激經濟增長,那麼或提振美國經濟韌性。如果按照上述邏輯演繹,確實會形成通脹反彈壓力。但事實上,美聯儲至今尚未開啓降息週期,美債期貨市場反映的 2024 年降息預期反而從年初的 7 次降息下降為 2.5 次降息,6 月份降息概率降至 45% 左右。十年期美債利率從年初的 3.9% 上行到 4.4%,貨幣政策並未對經濟復甦形成實質性支撐。
圖表:市場預期 2024 年降息次數由 7 次下降到 3 次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市場預期美聯儲 6 月降息概率下降至 45% 附近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外,我們計算的美國財政脈衝從 2023 年中高點繼續回落,意味着財政政策也並未對經濟提供額外支撐。
圖表:美國財政脈衝高位回落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國經濟強勁的 3 種可能性與通脹啓示
如果並非政策驅動,美國經濟復甦的動力又來自哪裏?我們認為有 3 種可能性:
1)供給側改善。過去一年美國移民人數大幅上升,促進美國勞動力市場供需缺口收窄。非農數據顯示外國人和兼職工人主導了就業改善,而本國人和全職工作貢獻微小。
圖表:美國移民人數疫情之後大幅上升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國勞動力市場改善主要由兼職崗位支持,正式崗位改善較少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過去 2 年全球供應鏈壓力明顯下行,汽車等主要商品生產持續修復。服務和商品部門供給雙雙改善,供需缺口收窄推動經濟增長。
圖表:全球供應鏈壓力大幅緩解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國汽車產量、庫存回升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2)短期數據擾動。疫情之後數據波動大,一些關鍵經濟數據(如非農就業)常在首次公佈後再大幅下修,增加了宏觀前景不確定性。當前經濟反彈也可能只是階段性的,隨着高利率對經濟的壓制作用逐漸顯現,經濟或重回下行通道。
圖表:美國非農就業人數連續下修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3)AI 革命提振樂觀預期。2023 年 AI 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帶動美股持續繁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 “七姐妹”[1] 貢獻了美股的大部分漲幅,股票上漲形成財富效應,進一步提振居民消費與實體經濟。
圖表:美股 7 只科技龍頭股貢獻股市大部分漲幅
資料來源:Bloomberg,FactSet, 中金公司研究部
當前缺乏實質性證據,我們並不知道到底上述 3 種假説哪一個才反映現實,但這 3 種假説對通脹的指示效果是基本一致的:供給側改善讓供給相對需求增長更快,壓低物價;數據季節性擾動意味着未來增長仍會進入下行通道,也不會推高通脹;科技革命提高生產效率,中長期也起到降低通脹的效果。因此,我們並不認為經濟反彈會在中期形成美國二次通脹壓力。
3 月美國 CPI 可能開始改善,降息交易或迎轉機
如果二次通脹風險不大,那麼何時可以看到轉機?我們認為 4 月 10 日(週三)公佈的美國 3 月 CPI 數據值得重點關注。中金大類資產通脹分項模型預測核心 CPI 環比增速 0.27%(一致預期 0.3%,前值 0.36%),名義 CPI 環比增速 0.28%(一致預期 0.3%,前值 0.44%),核心和名義通脹都較前值明顯下行。
圖表:美國核心 CPI 貢獻拆分及預測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國名義 CPI 貢獻拆分及預測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受基數效應影響(2023 年 3 月通脹環比增速偏低),我們預測名義 CPI 同比增速小幅上升至 3.4%,核心 CPI 同比微降至 3.7%。
3 月通脹環比下行由以下幾個分項驅動:
(1)房租通脹降温:儘管市場房租去年下半年開始增速明顯放緩,但美國房租通脹卻並未降温,仍維持每月 0.4%-0.5% 的環比增速,我們的機器學習模型顯示 3 月房租通脹或加速回落,是通脹下行的壓艙石;
圖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美國房租通脹 3 月回落
資料來源:Haver,Zillow, 中金公司研究部
(2)二手車增速轉負:領先指標顯示二手車批發價格降温,或帶動商品通脹環比增速轉負;
圖表:領先指標顯示二手車通脹或轉負
資料來源:Haver,Manheim,Black Book,中金公司研究部
(3)能源通脹增速放緩:2 月能源分項轉正推高名義通脹,3 月能源價格加速上行,但部分源於季節性驅動,今年 3 月汽油價格上漲幅度仍低於疫情之後的同期均值,因此 3 月能源通脹環比增速或放緩。
圖表:3 月汽油價格漲幅低於疫情後均值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往前看,統計模型顯示在通脹中佔比約 1/3 的房租通脹或繼續回落,奠定通脹改善大勢。此外,供應鏈壓力緩解、汽車庫存回升、產量增加或轉化為商品通脹下行壓力,勞動力市場的供給改善意味着除房租之外的核心服務通脹易降難升。儘管經濟波動加大、數據擾動增多對統計模型預測造成很大幹擾,但總體來看我們的模型仍能提供相對準確的指引。
圖表:中金大類資產預測美國核心通脹與實際值對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中金大類資產預測美國名義通脹與實際值對比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通脹預測模型顯示,如果不出現黑天鵝事件,未來幾個季度美國通脹仍有望繼續改善,向美聯儲的通脹目標靠攏。
圖表:中金大類資產預測美國 CPI 增速仍將下行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增配美債黃金,對海外股票和商品中性偏謹慎
根據上述增長和通脹前景推斷,我們建議勿低估美聯儲降息時點、勿低估美聯儲降息幅度。我們認為降息交易仍可能是未來 1 個季度的資產配置主線,建議繼續增配美債和黃金。
根據歷次美聯儲政策平台期的大類資產規律,美債在本輪降息週期表現明顯落後於過往週期,可能出現補漲機會。我們預期十年期美債利率降至 3.5% 附近(3% 利率預期 +0.5% 期限溢價),距離當前 4.4% 的定價仍有 90bps 的下行空間。
圖表:美債在本輪政策平台期(美聯儲加息結束後降息開始之前)表現明顯弱於以往週期,可能迎來補漲機會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降息開始後美債和黃金佔優
資料來源:Bloomberg,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雖然黃金近期表現強勁,但經濟國家主義下,黃金作為 “終極避險資產” 估值中樞可能結構性提升。國內與海外實際利率的分化進一步提升了黃金相對國內投資者的配置價值。根據我們的四因子黃金定價模型測算,不排除黃金衝擊 2400 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的可能性。
圖表:美國實際利率高於自然利率超 100bp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實際利率對黃金的壓制被全球央行購金等因素抵消
資料來源:Bloomberg,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文作者:李昭、楊曉卿、屈博韜、繆延亮,來源:中金公司,原文標題:《降息交易的挑戰與轉機》
李昭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50001 SFC CE Ref:BTR923
楊曉卿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40004 SFC CE Ref:BRY559
屈博韜 聯繫人 SAC 執證編號:S0080123080031
繆延亮 聯繫人 SAC 執證編號:S0080123070015 SFC CE Ref:BTS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