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tier new forces collectively counterattack Nio, XPeng, and Li Auto | Insight Research

華爾街見聞
2024.04.09 12:1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今年 3 月,新能源汽車行業產銷量出現改觀,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增長 5.3%,環比提升 77.5%;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 25.2%,環比增長 84.9%。3 月眾多新能源車企進行價格促銷和推出新車型,其中理想 MEGA、小米 SU7、零跑 C10、吉利銀河 L6 和深藍 G318 等備受關注。多家車企宣佈降價或限時優惠,特斯拉給出車保險補貼和車漆減免政策。3 月的降價浪潮延至四月。部分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截止,其他地方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延續或發佈新政策。

今年 3 月,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氣回升,在大量新車型發售和優惠活動的促進下,產銷量都有相當不錯的改觀。

3 月,國內汽車整體的產銷量出現同環比同步增長。乘用車產量為 219.2 萬輛,同比增長 5.3%,環比提升 77.5%;乘用車零售銷量為 168.7 萬輛,同比增加 6%,環比上升 52.8%。

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則更為迅猛,使得新能源滲透率再創歷史新高。3 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78.8 萬輛,同比增長 25.2%,環比增長 84.9%;銷量為 70.9 萬輛,同比提高 29.5%,環比增加 82.5%,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 41.6%,同比增長 7.6 個百分點。

1、價格促銷、新車型推出,3 月提前進入新能源車市旺季

3 月在眾多新能源車企的集體價格促銷,以及新車型推出下,產銷量有所回升。

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熱門新車型如理想 MEGA、小米 SU7、零跑 C10、吉利銀河 L6 和深藍 G318 等等都集體在 3 月亮相,將三月的新能源汽車景氣度直接拉滿,車市關注度也在持續升温。

同時,3 月眾多新能源車企的降價力度也幾乎達到一季度的巔峯。自 3 月 1 日開始,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和五菱繽果等 10 餘家車企都爭相官宣降價或限時優惠。其中,特斯拉給出 8000 元官的方現車保險補貼政策和最高 10000 元的車漆減免政策,比亞迪在 2 月給出 “大招” 後,繼續對海鷗榮耀版降價 0.4 萬元,小鵬則對 G6 直接降價 2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3 月的降價浪潮延至四月。在小米 SU7 的衝擊下,眾多新能源車企如問界和小鵬等再次給出降價優惠,分別對旗下產品 M7 和 G9 降價 2 萬元。短時間內,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不會停歇。

除此之外,除開上海等少部分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 3 月明確了延續或者發佈新政策,其他地方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都將截止。這也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讓購車者趕在 4 月前完成購車。

2、燃油車市場面臨加速失血的趨勢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燃油車車型和新能源車型之間的降價活動錯配,一度讓新能源滲透率出現了上下波動。但是在 3 月份,燃油車的降價活動幾乎熄火,反觀新能源汽車的降價力度加劇。

3 月,燃油乘用車銷量為 97.8 萬輛,環比增長 38%,但同比減少 6.3%。從而導致新能源滲透率在 3 月再創歷史新高,達到 41.6%。

燃油車尤其是 10 萬元以下的低端和 10 萬元-20 萬元的中檔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將持續被新能源汽車侵蝕,且這種趨勢不可逆。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主要在於兩點:

第一,新能源汽車得益於原材料成本下降和政府補貼,在 2024 年仍能保持降價,而燃油車已無降價空間。

3 月降價的燃油車車型數量有限,降幅也不大,僅上汽大眾途昂、奇瑞瑞虎系列,以及領克的部分車型有所降價。因此在價格上,燃油車已不具優勢。

第二,燃油車的車型更新換代緩慢,智能性與新能源車差距也越拉越大,降價促銷已經是燃油車為數不多的吸引客户的有效措施。

3、二線造車新勢力集體反撲蔚小理

蔚小理面臨二線造車新勢力的反撲。理想連續三個月在銷量和增速上落後於問界,差距從 1 月的 1808 輛擴大至 3 月的 2743 輛。

由於理想新車型 MEGA 未能成為銷量引擎,全年銷量更是指引下調 20%-30% 至 56-64 萬輛。

作為理想新競爭對手的問界,訂單量卻在持續增長,同時優惠力度加大。M9 訂單突破 6 萬台,新 M7 Plus 優惠 2 萬元,有望進一步提升銷量。

而蔚來和小鵬的銷量也僅在萬輛左右。小鵬 G6 和 G9 優惠 2 萬元,新車 X9 月銷 3964 輛,同比增 29%,環比翻番至 9067 輛。蔚來 BaaS 車型降價 7 萬-12.8 萬元,在提供換電券等優惠的背景下,銷量達到 11866 輛,同比增 14.3%,環比增 46%。

不過,蔚來和小鵬的銷量增速遠不及取得銷量翻倍成績的,深藍、極氪和零跑等二線品牌,僅僅壓過哪吒一頭。此外,最令市場關注的小米 SU7,在推出後備受熱捧,訂單超過 15 萬輛,鎖單超過 4 萬輛,對小鵬 P7i 和蔚來 ET5 也會構成極大的競爭壓力。

3 月眾車企爭相用出降價等多種方式搶佔市場,整體汽車銷量大幅度回升,車市活力被重新喚醒。不過隨着新玩家入局,行業競爭壓力仍在擴大。2024 年的競爭,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