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 The March auto market started slowly, and the Beijing Auto Show will be the indicator for the subsequent market trends

華爾街見聞
2024.04.09 09: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3 月份,中國車市在春節因素帶來的節後消費恢復刺激下,同、環比均實現增長,但行業利潤率依然偏低。

4 月 9 日,乘聯會發布 3 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

報告指出,3 月份,中國車市在春節因素帶來的節後消費恢復刺激下,同、環比均實現增長。3 月 1 日-31 日,乘用車市場零售 168.7 萬輛,同比增長 6.0%,環比增長 52.8%;1-3 月累計零售 482.9 萬輛,同比增長 13.1%。

乘聯會強調,政策層面上,商務部推動 “百城聯動” 汽車節和 “千縣萬鎮” 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效果顯現,不過由於春節後價格戰迅速升温,隨之形成明顯消費觀望現象,加之對部分新車的關注以及對以舊換新政策的預期,3 月車市總體呈現慢熱型啓動。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車市零售基本實現預期中的開門紅走勢,政策發力與企業促銷合力對年初車市構成穩定的支撐,而以舊換新政策也引發強烈的消費期待。

3 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 41.6%

新能源車方面,3 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均實現大幅增長。當月生產達到 78.8 萬輛,同比增長 25.2%,環比增長 84.9%。

從批發來看,3 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達到 81.0 萬輛,同比增長 31.1%,環比增長 81.3%。批發滲透率 37%,較 2023 年 3 月 31% 的滲透率提升 6 個百分點。3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 51.1%;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33.6%;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6.1%。批發銷量前三名均為新能源車型,分別為比亞迪宋、Model Y 和比亞迪秦。

從零售來看,3 月零售 70.9 萬輛,同比增長 29.5%,環比增長 82.5%,國內零售滲透率 41.6%,較去年同期 34% 的滲透率提升 7.6 個百分點。3 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63.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28.4%;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7.4%。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3 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 62%,同比增長 3.4 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 4.5%,同比下降 0.7 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 11.6%,同比增長 2 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 7.7%,同比下降 4.7 個點。

其中,3 月新勢力零售份額 11.6%,同比增加 2 個百分點;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領先,合計新能源車批發 17,822 輛,佔據主流合資純電動 48% 強份額,大眾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仍待發力。

3 月新能源車出口增長顯著,當月出口新能源車 12.0 萬輛,同比增長 70.9%,環比增長 52.8%,佔乘用車出口 29.7%,較去年同期增長 5.6 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佔比新能源出口的 82.3%,A0+A00 級純電動出口佔自主新能源出口的 58%。

乘聯會指出,3 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伴隨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的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雖然近期受到歐洲的一些干擾,但長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光明。

整體而言,乘聯會點評稱,3 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賽力斯汽車、理想汽車、長安汽車、零跑汽車等為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表現尤為較強。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 13 家(環比增加 4 家,同比增加 2 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86.7%。

4 月車市展望:北京車展將是判斷市場行情冷暖的重要風向標

乘聯會強調,今年 4 月有 22 個工作日,相對 2023 年 4 月份的 20 個工作日多了 2 天。由於 “五一” 假期的調休因素,對 4 月車市有很好的增量促進作用。

同時,北京車展將於 4 月 25 日開幕,乘聯會認為,北京車展恢復舉辦,既是集中展示行業新技術和企業新產品,更是展示品牌新形象的車界盛會,必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車展疊加各地促消費政策的實施,必將成為推動國內汽車消費的催化劑和觸發點。車展訂單表現將是判斷市場行情冷暖的重要風向標。

由於從今年 2 月春節後開始出現的、持續的一系列車型降價事件和 2022 年起上市的新能源車型陸續進入產品改款升級階段,此預期加重了觀望心理消費者希望等車市穩定後再購車。隨着近期小米汽車上市和新一輪相關車型價格的進一步調整,且四月份是新車型密集發佈期,市場的消費熱情會逐步被激發。

在國家促消費和多省市對應的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車展線下活動將全面活躍市場氣氛並將加速聚攏人氣。

此外,乘聯會還表示,今年 “五一” 的 5 天長假是駕車出遊的好時機,高階輔助駕駛的自駕遊體驗更好,近兩年的自駕遊持續火爆,出遊消費會很好地拉動新購和換購羣體的需求增長。

1-2 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份額 62% 但利潤率只有 4.3%

此外,乘聯會收集的數據還顯示,2024 年 1-2 月份世界汽車銷量達到 1,265 萬輛,新能源汽車達到 190 萬輛,新能源車佔比 15%。其中,2024 年 1-2 月純電動車的汽車佔比達到 9.8%,而插電混動達到 5.2% 的比例,而混合動力佔到 6.4%,油電混動的佔比有所提升。受到高基數和各國補貼政策調整的影響, 2024 年歐美新能源乘用車開局不強。

由於春節因素和價格戰影響,2024 年 1-2 月中國汽車銷量世界份額 3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佔比世界新能源 62%,1-2 月中國車市在全球市場中表現較平穩。隨着新能源車出口的貢獻,中國車企的世界地位總體提升較明顯,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的世界份額均明顯提升。

不過,雖然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但汽車行業的利潤水平仍然低迷。乘聯會表示,2023 年的汽車行業收入 100,976 億元,同比增長 12%;成本 87,627 億元,增長 13%;利潤 5,086 億元,同比增長 5.9%;2023 年汽車行業利潤率 5.0%,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 5.8% 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目前顯示偏低。

作為對比,2015 年時汽車行業利潤率為 8.7%,目前,行業利潤率快速下滑的壓力巨大。

乘聯會分析稱:

2024 年 1-2 月汽車行業在低基數下的產銷較好,但由於競爭壓力過大,利潤主要來源於出口和高端豪華,其它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當前燃油車業務仍有盈利,但卻是微利,且市場規模萎縮較快;新能源車維持中高速增長,但虧損較大,矛盾與壓力較大。因此中央及各級政府穩定汽車生產,積極推動 “以舊換新” 穩定燃油車消費,汽車行業總體形勢穩中向好。

從進口國看,2024 年 1-2 進口車增長表現相對較強的是日本、韓國、瑞典、荷蘭等主力國家,尤其是 2 月日本和韓國等進口車增量很好。2024 年 1-2 進口車下滑表現相對較大的是德國、斯洛伐克、英國、匈牙利、奧地利等歐洲國家,估計受到紅海危機影響干擾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