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it time to "buy the dip"? Analyst: Apple's darkest moment may have passed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投資者,真的喜歡穩健、穩定的增長,這就像年金一樣,利潤率不斷增長,盈利能力不斷提高,業務產生大量現金,而且仍有很多創新空間,我們認為蘋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智通財經獲悉,隨着蘋果公司 (AAPL.US) 股價相對於標普 500 指數的季度表現走出 10 多年來的最差水平,交易員們正在尋找最糟糕時期可能已經過去的跡象。數據顯示,隨着標普 500 指數上漲,蘋果第一季度的回報率落後了 21 個百分點,這是自 2013 年以來該指標的最差表現。但跌幅之大已接近 165 美元的關鍵支撐位,這是去年 10 月觸及的低點,當時大盤也觸底反彈。蘋果自年初以來 12% 的跌幅給賣空者帶來了回報,讓他們有了平倉的動力。技術分析師説,該股正徘徊在可能逢低買入的水平。與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相比,這種滯後可能會讓蘋果顯得廉價。
沒有乘上 AI 東風,蘋果估值慘敗
希望投資下一個大型成長型市場的投資者已將注意力轉向人工智能。英偉達 (NVDA.US) 正在取代蘋果成為值得擁有的科技巨頭,因為用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芯片需求似乎永無止境。
蘋果公司今年股價下跌超過 10%,市值蒸發了約 3300 億美元,並將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地位拱手讓給了微軟公司 (MSFT.US)。微軟將 ChatGPT 整合到 Office 軟件等產品中,正開始提振其收入增長。微軟目前的市值接近 3.1 萬億美元,而蘋果的市值為 2.7 萬億美元。在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軍備競賽中,營收和利潤大幅飆升的英偉達也以 2.2 萬億美元的規模緊隨其後。
問題並不是蘋果突然停止了增長,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儘管股價屢創新高,但蘋果上一財年每個季度的收入都在下降。問題是,在 iPhone 銷售低迷、公司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威脅之際,該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沒有任何表現。Citizens JMP Securities 首席執行官 Mark Lehmann 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一波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新浪潮。市場告訴你,蘋果有很多東西需要證明,但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證明多少。”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對將人工智能服務納入其產品的計劃保密甚少。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承諾,蘋果今年將在人工智能領域 “開闢新路”,市場專業人士預計,幾個月後蘋果年度軟件開發者大會上會有重大新聞。然而,許多投資者正在失去耐心,轉向人工智能發展道路更清晰的股票。
蘋果公司困境的核心是收入增長的消失。該公司近十年來推出的首個重要新產品類別 Vision Pro 頭顯,預計在未來幾年都不會對增長做出顯著貢獻。蘋果最近放棄了長期以來製造電動汽車的努力。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疲軟和競爭加劇,iPhone 的收入停滯不前,在中國的銷量也有所下降。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2023 財年的銷售額下降了 3%,預計本財年僅增長 2%。相比之下,該公司 2021 年的收入增幅為 33%。與此同時,英偉達和微軟本財年的銷售額預計將分別增長 79% 和 15%。
被空頭盯上
今年以來,蘋果市值蒸發了 3000 多億美元,將美國市值最高公司的地位拱手讓給了微軟公司 (MSFT.US)。蘋果股價下跌的原因包括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蘋果應用商店受到監管審查,以及投資者對其增長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
最近幾個交易日,蘋果股價一度跌至 170 美元以下。跌破該水平並保持在該水平可能預示着價格將回落至 10 月低點 165.67 美元。週一收報 170.03 美元。
在英偉達、Meta Platforms(META.US) 和亞馬遜 (AMZN.US) 等同行股價持續上漲之際,做空者紛紛撲向蘋果。數據分析公司 S3 Partners 的數據顯示,蘋果是今年利潤第二高的空頭頭寸,賬面利潤為 24 億美元。這可能會給他們一些平倉的動力,儘管未平倉空頭頭寸的規模沒有太大變化,但已低於去年的水平。
沒有了 AI,蘋果是 “像可口可樂” 的價值股?
二十年來,沒有哪家公司比蘋果公司更能體現股市的前景。它從小眾電腦製造商轉型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使其股票成為全球投資組合的基石。但就在一眨眼的時間裏,蘋果的光芒開始消退。人工智能現在是科技界的故事,而蘋果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後於其他科技巨頭。
這讓蘋果的投資者左右為難。該公司的營收增長停滯不前,其股票表現落後納斯達克 100 指數約 16 個百分點,是 2013 年以來開局表現最差的一年。該公司仍能創造鉅額收入,但能否繼續以投資者預期的速度增長,還是個未知數。蘋果高管表示,他們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宏偉的計劃,看漲者希望這將有助於重振蘋果的增長。但到目前為止,還很難預測其前景。
所有這些都讓投資者想知道,如果蘋果的人工智能夢想沒有實現,那麼今天的股票扮演什麼角色?
Ladenburg Thalmann 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兼 Osaic 首席市場策略師 Phil Blancato 表示:“它變得更像一隻價值股,有點像可口可樂。在可預見的未來,所有你想要的東西都將為你提供防禦性資產和市場回報率,直到它們出現新的催化劑。”
蘋果的 “避險屬性”:現金流豐厚,股息誘人
Piper Sandler & Co.的首席市場技術人員 Craig Johnson 説:“沒有人想賣掉他們的蘋果頭寸,因為有股息,大規模的股票回購,沒有人想為此支付資本利得税。我認為股價不會再從現在的水平下跌太多。更大的風險是,蘋果的股價可能會在 165 美元至 200 美元之間徘徊,直到它能夠果斷地突破長期移動平均線。”
隨着蘋果股價步履蹣跚,交易員越來越擔心科技股在未來幾個月可能面臨壓力——即使英偉達佔據主導地位。蘋果相對於市值 2600 億美元的景順納指 100 ETF 的表現創下新低,該基金追蹤納斯達克 100 指數。這似乎表明,科技股與大盤之間的動能分化已經形成,成長型股在表面之下出現了疲軟。
話雖如此,由於其強大的商業模式和現金流,蘋果傳統上是一種避險交易。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 Inc.首席執行官 Nancy Tengler 表示,儘管在中國面臨挑戰,但蘋果的大規模回購計劃意味着,對長期投資經理來説,蘋果股票仍有上漲潛力。
在英偉達在 2024 年股價飆升逾 80% 之後,人們越來越擔心人工智能熱潮能持續多久,但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技術策略主管 Mark Newton 表示,蘋果不應拖累標普 500 指數,除非它打破了自 2020 年低點以來的多年上漲趨勢。
Piper 的 Johnson 表示,如果其他科技股表現不佳,甚至可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轉向蘋果。Johnson 稱:“如果交易員拋售英偉達,他們會轉而買入蘋果嗎?我經常從客户那裏聽到這樣的話。投資者喜歡用一隻 ‘壯麗七雄’ 的股票換另一隻。”
蘋果仍然是可靠的賺錢機器,一如既往。它無疑是一個對股東友好的現金流巨頭,也是一個擁有防彈資產負債表的避風港。Jensen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投資組合經理 Kevin Walkush 表示:“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投資者,真的喜歡穩健、穩定的增長,這就像年金一樣,利潤率不斷增長,盈利能力不斷提高,業務產生大量現金,而且仍有很多創新空間,我們認為蘋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儘管蘋果今年的表現令人沮喪,但人們很容易認為,蘋果股價有望反彈,現在就將其排除在人工智能競賽之外還為時過早。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超過 1700 億美元,今年的淨利潤預計將超過 1000 億美元。這讓蘋果擁有了無與倫比的資源,既可以進軍新市場,又可以通過派息和股票回購向股東返還現金。
Jensen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 Walkush 表示:“很難不將其與目前的當紅公司進行比較。如果你現在就把人工智能和譁眾取寵的東西拿掉,人們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蘋果嗎?我想他們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