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s car locks in 40,000 orders, Lei Jun also has to sleep in the factory

華爾街見聞
2024.04.02 09:3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難逃 “產能地獄”。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在小米 SU7 爆單之後,最讓雷軍擔心的產能問題還是出現了。

華爾街見聞 4 月 2 日獲悉,小米 SU7 目前大定鎖單量已超過 4 萬台,鎖單率超 30%。對於該組數據,小米方面回應稱,接下來會做好認真搞好生產和交付。

對任何一家造車 “新勢力” 來説,初期的 “產能熔爐” 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華為問界,上市後都因產能爬升問題遭遇過銷量 “滑鐵盧”。也有業內人士笑談,也許接下來雷軍要和馬斯克一樣睡在工廠,才能解決產能的問題。

有別於汽車企業通常對外公佈的大定數據,小米重新 “定義” 了大定。通常車企公佈的大定是不可退的定金,大定用户也通常是購買意願最強的羣體。而小米的 “大定”,訂金 7 天可退,也就使得在其官方宣佈的 “大定” 之外,真實鎖單量才更具參考性。

在超 4 萬台鎖單後,目前小米的交付能力正在經歷考驗。

訂單上,小米 SU7 的交付週期已較上週末進一步延長。目前除部分創始版車型可以在本月初交付外,Max 版本交付時間來到了 29-32 周;SU7 標準版也從此前的 11-14 周,延長至 21-24 周;Pro 版本則總體交付週期延後 8 周左右,來到 19-22 周。

這意味着,如果現在消費者下單 SU7 Max 版,需要等待約 8 個月,即今年年底才能提車。也有消費者表示,他是最早下單創始版車型的用户,原定 4 月 3 日交付,但目前銷售反饋稱提車時間可能晚上 1-2 周。

亦有渠道方面的人士透露,由於 SU7 擺放的門店數量較少,進店量完全超過門店承受能力,部分客户因為無法正常接待和提車時間選擇退訂,觀望交付口碑。

接近半年的等待週期,顯然會影響用户的購買意向。蔚來 ET5、問界 M7、小鵬 G6、理想 MEGA 等品牌的多款產品都有過類似前車之鑑,在新品初期的熱潮頂峯過去後,隨着競品上市、給出更多優惠折扣,消費者會進一步產生退訂想法。

雷軍在 SU7 正式上市前也坦言自己的 “煩惱”。他表示如果大家都來買,“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了”。 發佈會後小米汽車高級顧問胡崢楠也 “凡爾賽” 地表示,2023 年產能都用完了,正在連夜開會想辦法。

而小米汽車目前交付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工廠產能上。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汽車工廠一期已於去年 6 月竣工,年產能為 15 萬台,二期則計劃於明年完工。按照此前規劃,小米汽車 4 月的產能在 4-5 千台,至年底則穩定至 6 千台/月的水平,這也使得小米今年全年交付能力落在 6 萬台上下。

另有小米供應鏈人士表示,供應商都有提前通知備貨,不至於初期就供應不上來。小米汽車主要問題在於自身工廠組裝、噴塗的產能,半年內產能或難有實質性改變。

這意味着,在今年訂單飽和後,小米汽車產能和交付能力的彈性難以大幅調節,而如何穩定消費者預期,守住現有訂單會是雷軍需要解決的問題。

門外,餘承東已經開始組織智界 S7 大規模量產,而小鵬、問界、阿維塔等同賽道對手也祭出價格牌,以趁着小米初期產能受限的空窗期,“回收” 起米粉的狂熱。

對將開局即決賽的小米汽車和雷軍來説,這一關必須要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