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first weekend after the listing of Xiaomi Motors: Nearly 10,000 store visitors, test drives lined up until 3 am, how will competitors respond

小米汽車上市後的首個週末,門店客流近萬,試駕排至凌晨 3 點。小米汽車發佈的熱度也影響了競爭對手,蔚來門店客流量明顯下降。門店每天客流量超過 5000 人,付定金可以插隊試駕。
“試駕到凌晨 3 點結束,4 點下班,6 點到家睡覺,9 點又要開始上班。從發佈會到現在,每天只能睡兩小時。”
小米汽車上市開售後風頭不減。3 月 30 日,在 SU7 上市後的首個週末,澎湃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多家上海小米汽車門店,有店長向記者透露了最近的 “日程表”。
記者現場看到,幾乎所有門店的都擠滿了大量觀眾,門口則排起長龍,有店員坦言,試駕排到凌晨 2、3 點是常態,“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

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攝
3 月 28 日晚間,首款小米汽車正式發佈,雷軍揭曉價格,21.59 萬元至 29.99 萬元,28 日晚 10 點開始訂購。
據官方數據顯示,小米汽車發佈後銷量火爆,4 分鐘破 1 萬,7 分鐘破兩萬,27 分鐘破五萬。在上市 24 小時後,雷軍在其官方微博宣佈,小米汽車 SU7 上市一天後大定數量突破了 88898 輛。
小米汽車發佈的熱度,也捲到了不少同行。“今天去了靜安區大悦城門店,人都擠爆了,都擠到隔壁蔚來門店了。” 一位觀眾向記者打趣道,“場面有些尷尬,蔚來的銷售臉都綠了。”
門店日均客流超 5000 人,付定金能 “插隊” 試駕
“行行好吧,一旦讓你進來,那秩序就全亂了。”
澎湃新聞記者來到靜安區大悦城門店時,已經裏三層外三層排滿了圍觀人羣,店長手舉喇叭,要求每一位試駕顧客排隊,“已經連着 5 天沒睡好覺了。” 攀談間他又攔住一位試圖插隊的顧客。
“昨天現場下單(付定金)人數達到 800 人,今天已經超過 1000 人。” 他指着手機的訂單頁面介紹,“這兩天每天的客流都達到 6000 人-10000 人。” 由於排隊顧客過於擁擠,門店還準備了礦泉水向顧客發放。

“今天店內人爆滿,從中午到晚上一刻都沒有閒過。如果要看車,週末就得早點來,從中午開始排隊到進店,預計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浦東新區世紀匯汽車門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指向了商場遠處的服裝店,稱最擁擠時,排隊長龍一路延伸至商場另一端,預計超過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體驗過於火爆,多家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支付完定金的用户能現場 “插隊” 優先試駕,而沒有付定金的用户,要等到試駕機會可能長達兩週。

此前 3 月 29 日,小米官方對此回應,門店預計試駕人數單店大約 90-120 人/天,現在預約大概等待 3-5 天。
此前,小米 SU7 定金無法退還一事曾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輿論熱議。有用户稱,小米汽車支付定金後無法退還,是霸王條款。
為此,小米汽車官微發佈《小米 SU7 答網友問》表示,小米汽車 APP 購車流程中,關於主動鎖單不可退,共計三次提示,並在最終 “鎖定配置” 時直接彈窗提示。希望大家在鎖定配置前慎重選擇。
小米表示,大定 7 天可退。但小米也提供了主動鎖定配置的選擇,一旦鎖定配置也就意味着鎖單完成,車輛將進入生產階段,配置無法再次修改,這個時候定金是不可退的。
觀望居多,下單謹慎
小米的第一輛汽車客户羣到底是誰?
記者走訪多家門店發現,現場還是年輕人居多,不少大學生也在觀摩和試駕,還有陪同年輕人來 “湊熱鬧” 的中年人。儘管現場十分火爆,多位消費者向記者坦言,主要是圍觀一下,但暫時不考慮購買。
“現在暫時還不想入手,因為覺得還會再降一波價格。” 一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現在 20 萬元-30 萬元價格段可以選擇的汽車類型很多,可能過幾個月就會有價格更低的產品,科技類的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很快。”
另外,有多位消費者向記者 “吐槽” 了汽車的空間不夠寬闊,“後排座位稍顯擁擠,前排的駕駛座也有些伸展不開腿部。” 一位較為高大的消費者坦言,“後排不適合坐兩個成年人,小孩坐坐還比較合適。總體而言,作為家庭用車可能會空間不夠,還是比較適合單人或是雙人駕駛。”

不過,也有消費者表達了對小米汽車的肯定,“價格確實比較合理,另外,相比國內其他新勢力品牌,例如蔚小理等,還是會選擇小米 SU7,要麼就直接加錢,衝一衝寶馬、奔馳和特斯拉。”
浦東新區世紀匯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主要還是試駕、體驗的多,但現場下單的人數並不多,“這和汽車消費的性質有關,一般人需要考慮 2-3 周時間才會決定買不買,除非本來就是小米的鐵桿粉絲。”
此外,記者電話聯繫了多家北京的小米汽車門店,北京合生匯汽車體驗店客服表示:“隊伍沒有中午長了,但也要排隊。” 目前該店實行限流措施,用户通過叫號體驗實車。
北京薈聚體驗店則表示,在晚上 8 點半時,門店中仍然擠滿了前來體驗 SU7 的用户,“排隊進店就需要一個小時以上”。
新能源汽車內卷加劇:同行如何迎戰?
此前小米 SU7 發佈會上,雷軍在公佈售價後,台下前來捧場的蔚小理創始人們露出一副值得玩味的表情。
有網友調侃,這是雷軍請他們觀賞了一台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之詠歎調《今夜無人入眠》。
小米汽車的發佈,無疑對同行造成不小壓力,不少車圈大佬在表達祝福同時,也隱隱流露出一股緊張之意,在發佈會後,蔚來 CEO 李斌與雷軍同屏拍攝視頻並坦言:“你今天這個太猛了,我們在後邊樂道(蔚來第二品牌)都不好定價!”
魅族科技則發文表示,“老對手,向前同行,歡迎小米汽車加入手車互聯新戰場。”
如今價格戰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今年春節剛過,比亞迪率先打出降價牌,宣佈秦 PLUS 和驅逐艦 05 兩款車型榮耀版上市,一舉將插混車型價格首次拉入 7 萬元區間。
在比亞迪官宣降價之後,就有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啓源、哪吒汽車、北京現代、別克汽車 6 家車企跟進宣佈相關車型降價信息。
談到定價策略,3 月 28 日,雷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坦言:“純電汽車行業,除了特斯拉之外,我也不知道哪家還在賺錢。小米汽車 SU7 的定價既要讓消費者覺得我們有誠意,同時其中的虧損也要我們能夠扛得起。22.9 萬是我們原來的定價,頂配版原來的定價是 35 萬,但後來(車企降價)把我們搞蒙了,所以我們決定誠意做到底,標準版定價就比 model 3 低 3 萬,MAX 版就定在了 29.9 萬元。”
據華泰證券分析稱,小米 SU7 位於 20-30 萬元價格帶,對應 160 萬輛的市場容量。標配版與 Pro 版競品為特斯拉 Model 3(月銷 2 萬輛)/極氪 001(月銷 7000 輛)/極氪 007(月銷 5000-6000 輛)/比亞迪漢 EV(月銷 5000 輛)/比亞迪海豹 EV(月銷 2000 輛)/寶馬 i3(月銷 4000 輛)。
Max 版可對標蔚來 ET5(月銷 1000-2000 輛)/阿維塔 12(月銷 1000-2000 輛)/小鵬 P7(月銷 2000-3000 輛)/大眾 ID7(月銷 1000 輛)。
華泰證券稱,SU7 標配版的續航可超越 Model 3 長續航版,且造型顏值高/科技感足/生產優勢,期待其上量衝刺月銷售 8000-10000 輛。
“小米 SU7 的定價整體來看還是性價比很高。” 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以 Model 3 為例,小米整體空間比 Model 3 大,功能更多,而價格卻還要便宜,所以整體來説確實有吸引力。在小米推出這樣一款性價比車型後,別的車企跟着降價應該會成為一種趨勢。”
張翔認為,目前智能汽車普遍存在軟件數量較少、功能較為單一的問題,小米作為手機制造商入局,可能會提升汽車行業的整體軟件體驗,為行業樹立新的標杆。
“當下車企價格內卷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同質化,供過於求,部分車企必須通過降價促銷才能打開市場。要打破內卷,最好的辦法就是創新。” 張翔表示。
作者:範佳來,來源:澎湃新聞,原文標題:《小米汽車上市後首個週末:門店客流近萬,試駕排至凌晨 3 點,同行如何迎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