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ke plans to reduce its debt by 100 billion in the next two years

鬱亮也只拿 1 萬月薪了。
作者 | 曹安潯
編輯 | 周智宇
在國資大股東深鐵站台,助力萬科走出做空風波後不久,萬科交出了一份穩健的財報,用財務數據證明了自己的安全。
3 月 28 日,萬科發佈 2023 年度財報。財報顯示,2023 年度,萬科實現營業收入 4657.4 億元,歸母淨利潤 121.6 億元。營收和淨利依然位居行業前列。
在財報中,對於市場最關心的如何渡過當下風暴,萬科也給出了多項具體的措施。萬科表示,會保持經營層面現金流為正、大規模增厚安全墊,且會堅定降槓桿。未來兩年計劃削減付息債務 1000 億元以上。
並且,繼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 2022 年降薪千萬以示誠意後,包括鬱亮、總裁祝九勝、監事會主席謝凍在內的管理層,自 2023 年財報公佈之日起,自願領取月薪税前 1 萬元。
從財報數據來説,萬科 2023 年整體表現不錯,實現全口徑銷售額 3755.4 億元,位列行業第 2。在銷售、營收承壓之下,萬科仍實現了正向的現金流。
截至 2023 年底,萬科在手貨幣資金 998.1 億元,可覆蓋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剔除預收房款的資產負債率為 65.5%,從 2018 年 76% 的高點連續 5 年下降,且已連續 15 年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同時,在行業整體融資顯著收縮之下,萬科依然獲得了各大金融機構的信任和支持。
2023 年,萬科在境內外合計新獲取的融資近 900 億元,其中,境內新增融資 766 億元,新增融資的綜合成本為 3.61%。
值得期待的是,近年來,萬科緊跟國家房地產金融支持政策導向,積極拓展新的融資渠道。
2024 年至今,萬科包括旗下印力集團在內合計已新增落地經營性物業貸 109 億元,實現資債結構持續優化。
目前,萬科正走在房企通過經營性業務融資的前列。
中金印力 REIT 正處於詢價階段,萬緯物流 REIT 已於交易所正式發佈,長租公寓 REIT 目前也在積極申報中。
這意味着,萬科有望成為業內唯一一家實現三種經營性 REITs 突破的企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經營性業務的 REITs 突破,不僅反映了市場對萬科多年轉型成果的認可,也將助力萬科打通經營性不動產 “投、融、管、退” 的商業模式閉環,實現資產和資金更高效、更良性的運轉,保障經營性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伴隨 REITs 的擴容和發展,萬科經營性業務上的能力優勢將愈發顯現,為其短期流動性和長期價值增長提供更豐富的來源。
2023 年,萬科商業業務實現營收 91.1 億元,同比增長 4.6%,合計開業 203 個商業項目,建築面積 1158 萬平方米,佈局在一二線城市的商業項目佔比超過 90%。
萬科物流業務也表現不俗。自 2015 年開啓全國倉儲網絡佈局至今,冷鏈倉儲規模保持全國第一,2023 年實現營收 41.8 億元,同比增長 17.2%,其中,冷鏈收入同比增長 33.9%。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房企違約風險進一步蔓延至混合所有制房企,市場擔憂情緒濃厚,就連一貫穩健的萬科也遭遇了信心挑戰。但從年報結果看,萬科依然守住了安全底線,並圍繞產品服務,構建了面向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核心能力,實屬不易。
除了萬科自身的努力,萬科能夠實現 2023 年平穩渡過、融資充裕,離不開國資大股東的力挺。
2023 年 11 月,在萬科遭遇做空危機時,深圳市國資委的積極表態,對穩定市場信心起到關鍵作用。之後,深圳市國資委也協調多家國企與萬科對接,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動各項具體支持措施落地。
深鐵的大力支持延續到了今年。
1 月,深國資旗下投資平台深投控從萬科子公司手中收購了深圳高新投 6.16% 的股權;3 月,深鐵擬通過戰略配售方式認購中金印力消費 REIT,認購份額為該基金募集份額總額的 29.8%,認購金額約 10 億元,為萬科輸血。
身處弱復甦的市場環境,萬科將依然奉行 “穩健為王”、“現金為王” 的原則,以繼續平安渡過當下的行業下行週期。
展望 2024 年,萬科表示,將着力推動公司平穩渡過模式轉型,確保安全底線。
在銷售端,萬科將堅守跑贏大勢目標,同時,保持經營層面現金流為正,並通過大宗資產、股權交易兑現 “蓄水池”,進一步增厚安全墊。萬科預計,2024 年實現交易回款不低於 300 億元。
在削債 1000 億元以上的計劃外,萬科還表示全面主動融入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進融資模式的轉型。屆時,萬科也能夠穩住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心。
作為行業頭部混合所有制房企,萬科也有望就此止住行業信用危機蔓延的趨勢,助推行業信心的企穩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