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 Hongbin held onto the support level

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兑現了自己的承諾,守住了基本盤。融創的 2023 年度財報顯示,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大幅下降,有息負債減少,淨資產增加。融創還擁有優質資產和良好銷售基本面。文旅業務表現出火熱態勢,收入顯著增長。融創的資產基本盤穩固,資產質量優質,淨資產增長體現了紮實的資產基礎。
作者 | 曹安潯
編輯 | 周智宇
在去年完成 900 億元境內外債務重組,為公司贏得 3 年的喘息時間後,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兑現了自己 “爭取 2023 年迴歸良性、健康發展軌道” 的諾言,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盤。
3 月 28 日,融創交出了 2023 年度財報,外界得以一窺融創最新的家底。
中金公司也直接上調了融創服務的評級至跑贏行業,認為融創中國基本面已經改善,正在重回正軌,風險逐步出清。
財報顯示,融創的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 79.7 億元,同比大幅下降 71.2%,有息負債 2778.3 億元,比 2022 年減少 205.9 億元,有效降低了負債。
成功的化債,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融創的淨資產。
在三年累計計提減值總額超 850 億元后,融創仍有 837.9 億元的淨資產、624.3 億元的歸母淨資產,歸母淨資產比 2022 年增加 39.6 億元,體現了紮實的資產基礎。
“從融創財報看,資產基本盤相當穩固,資產質量也十分優質,尤其是歸母淨資產的增長,代表它有更多自有資本抵禦風險和應對不確定性。” 有分析人士稱。
不僅如此,上述人士表示,這些優質資產雖短期減值,但並不是真虧損,等市場好轉時存貨減值還能視條件轉回,助力業績提升。
具體來看,地產開發資產中,融創未售土儲貨值約 1.23 萬億元,其中,權益未售貨值 0.81 萬億元,大量佈局在核心一二線城市。
這為融創後續的銷售、回款提供了 “糧草” 和保障。目前行業還在逐漸築底,待到市場復甦後,地產開發資產也將迸發出更大的力量。
克而瑞銷售榜顯示,2023 年度,融創實現全口徑銷售額 846.6 億元,位列行業第 17,依然有着不錯的銷售基本面。
融創文旅業務也表現得可圈可點。
財報顯示,融創去年冰雪、樂園、商業全年吸引客流破 1.5 億人次,酒店入住率快速提升,全業態經營顯現出火熱態勢,收入也顯著增長,文旅項目經營收入 59.1 億元,同比增長 29.9%,管理利潤扭虧為盈、同比增加 15.7 億元。
“融創文旅業績爆發,既有在熱點旅遊城市的前瞻佈局優勢,也有多年運營體系能力精進的原因,同時在疫情放開、文旅復甦的大潮中,融創也及時抓住契機有效恢復經營。” 一位知情人士説。
融創文旅業務是融創與其他房企最大的差異。如今,曾被認為是重資產包袱的文旅業務經過 7 年的運營廣泛開花結果,還有較好的增長預期。
也許,未來文旅業務會對化解融創整體風險和平滑營收、淨利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這些優質資產,都為融創經營恢復提供了穩定支撐,也將是孫宏斌能否渡過行業週期,再創輝煌的關鍵。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核數師立信德豪對這份財報給予非標意見,這意味着在完成債務重組之後,融創依然需要持續展現真金白銀的自救決心,付出促進銷售、回款和保交樓的努力,才能得到機構認可,進而穩住債權人、投資者。
好在,目前,努力上岸的房企正迎來更多曙光。
在住建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後,截至 2 月 5 日,融創已有超過 90 個項目入圍第一批 “白名單”,涉及北京、天津、成都、重慶、鄭州、瀋陽、青島、武漢、昆明、西安、太原、西雙版納等 20 座城市。
融創亦在努力自救。
截至 3 月 6 日,除北方地區部分項目仍處於冬歇期外,融創全國項目已復工批次達 268 個,累計到崗生產人員超過 22600 人,涉及北京 ONE9、上海融創未來金融城、成都融創文旅城、廣州御溪世家等多個項目。
展望 2024 年,據知情人士透露,融創有上海董家渡、黃埔亞龍兩個新項目入市,北京融創壹號院、上海未來金融城還有加推,單這幾個項目未售貨值就有 1500 億元左右,將進一步支持融創經營的持續恢復。
對於行業而言,融創證明了出險房企在自身努力下,也能逐漸恢復生機,這對其他還在自救的出險房企而言,也是一件振奮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