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llion-dollar "Number One Broker", urgent statement! Just supervised by the exchange last week! Net profit of 19.7 billion yuan last year

華爾街見聞
2024.03.28 06:1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中信證券發佈緊急聲明,否認有關虛假信息的傳播。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繼續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維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中信證券公佈了 2023 年度業績報告,營業收入 600.68 億元,淨利潤 197.21 億元,總資產約 1.45 萬億元。其中,經紀業務收入下降,證券投資業務收入增長。

3 月 28 日,“券商一哥” 中信證券(600030.SH)緊急發佈聲明稱,近日,公司關注到有自媒體、個人賬號等發佈和傳播有關中信證券的虛假不實信息,相關言論與事實相悖,嚴重損害了中信證券聲譽,也不利於資本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為此中信證券鄭重聲明:公司始終堅定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尊重監管機構的監管和指導,維護投資者權益,積極履行國有金融企業責任。今後公司將一如既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為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公司保留追究發佈和傳播不實信息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信證券 2023 年度業績説明會回應多個熱點問題

3 月 26 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2023 年年度報告》稱,2023 年營業收入 600.68 億元,同比下降 7.7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97.21 億元,同比下降 7.49%。截至報告期末,其總資產約 1.45 萬億元。

分行業看,2023 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收入 152.01 億元,同比下降 7.81%,毛利率 23.08%,同比減少 0.92 個百分點;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 108.46 億元,同比下降 10.99%,毛利率 43.13%,同比減少 3.69 個百分點;證券投資業務營業收入 193.95 億元,同比增長 22.97%,毛利率 66.96%,同比減少 1.99 個百分點;證券承銷業務營業收入 62.46 億元,同比減少 26.61%,毛利率 40.20%,同比減少 17.51 個百分點;其他業務營業收入 83.80 億元,同比下降 31.05%,毛利率 28.99%,同比增加 1.33 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 2023 年年報截圖

同日,中信證券公佈了 2023 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每 10 股派發 4.75 元(含税),擬現金分紅 70.39 億元,佔公司 2023 年實現可分配利潤的 36.67%,較 2022 年提升 1.79 個百分點。

Choice 金融終端顯示,自中信證券在 A 股市場上市二十年以來,已累計向股東派息 739 億元人民幣。近三年來,其現金分紅比例一直保持在 30% 以上。

3 月 27 日早間,中信證券召開了 2023 年度業績説明會。説明會上,兩融業務逆週期調節下的應對策略;IPO 承壓之下如何應對;對中東、東南亞等國際業務未來如何佈局等諸多問題成為了分析師等機構關心的熱門話題。

2023 年,A 股 IPO 企業數量及發行規模均有下降,全市場合計 313 家企業完成 IPO,同比下降 26.87%,發行規模 3565.39 億元,同比下降 39.26%。再融資發行規模同樣有所下降,再融資(現金類及資產類)規模 7778.91 億元,同比下降 29.26%。

事實上,IPO 的數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減少,也傳到至投行業務的 IPO 的盈利。

那麼,IPO 下滑之後,又該如何去應對?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認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相關政策,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增量的業務機會。在活躍資本市場的框架下,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提高發展質量,併購業務這應該有希望加快發展。監管要求強本強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預計為專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強的保薦機構帶來業務機會。繼續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資企業國際業務有發展的潛力。

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是中信證券 2023 年報中的一大亮點,同時,也是本次業績説明會上被問及最多的話題。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李春波認為,2023 年通過持續深耕客户市場、積極推進產品和業務創新、繼續提升了客户服務能力。談及如何佈局中東市場、日本市場及東南亞市場時,他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積極調研探討佈局中東的可行性。相關市場的發展為公司提供了潛在收入增長的業務機會,公司會繼續擴張及深化相關市場,捕捉中國企業產業鏈國際化的機遇及滿足中國機構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的需要。

2023 年以來,兩融業務中的融資業務市場需求穩步回升,融券業務的需求下半年規模有所下降。

在本次業績説明會上,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去年融資業務的規模同比上升了 11%,融券業務的規模則是同比下降 28%,兩融業務整體規模則是同比上升了約 3%。公司對融資類業務始終是保持着嚴格的風險管控標準。2023 年末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存量負債客户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是 275%,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是 223%,都保持在比較安全的水平。

截至 2023 年底,中信證券在財富管理客户數量累計達 1420 萬户,新開户數量超過 100 萬户,市場佔比同比提升了 4%,創出歷史新高。託管客户資產規模保持 10 萬億級,同比增長 4%;客户託管市值在整個市場 A 股總市值的佔比是 13%。

上週遭交易所現場督導

3 月 22 日深夜 11 點,深交所發佈針對中信證券保薦聯綱光電的重磅消息!

根據深交所公告,聯綱光電首發上市申請受理後,深交所已發出三輪審核問詢及監管函件,要求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就公司治理有效性、財務內控規範性、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性等事項進行核查説明。聯綱光電及中介機構近期提交了問詢回覆,但回覆內容不夠清晰,所涉問題仍未能予以充分説明。

深交所指出,為進一步壓實保薦人 “看門人” 責任,從源頭上把好上市入口質量關,決定對聯綱光電保薦人中信證券啓動現場督導。

相關資料顯示,聯綱光電是一家以光電信號傳輸技術為核心,主要從事信號傳輸連接產品、電聲產品及 3C 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2023 年 6 月 28 日,深交所受理了公司 IPO 申請,7 月 19 日公司收到首輪問詢函,9 月 19 日回覆首輪問詢;去年 11 月 17 日,深交所發出第二輪問詢,今年 1 月 16 日公司回覆第二輪問詢;1 月 29 日公司收到第三輪問詢函。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聯綱光電本次公開發行新股擬不超過 3872.0408 萬股,佔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 25%,原股東不公開發售老股,本次募集資金用於項目及擬投入的募資金額為:智能製造中心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約 3.69 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 7182.52 萬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 1 億元。

在第二輪迴復中,深交所指出,聯綱光電實際控制人徐耀立、徐耀志兄弟直接或間接控制發行人表決權的比例為 91.34%,加上二人的配偶合計持有聯綱光電 6.66% 股份,實際控制人家族合計控制 98% 的股份,即便本次發行上市完成後,實際控制人家族仍將合計控制公司 72.70% 的股份。招股説明書的風險提示中僅提示了兩名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可能產生的不當控制風險,並未提及二人配偶亦持有公司股份。

因此,深交所要求聯綱光電説明實際控制人家族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下,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能發揮必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以及在招股説明書中提示相關風險。

對此,聯綱光電在回覆這一問題時,提及 8 家已上市公司上市前持股比例均高於 90% 的情形,分別是鼎龍科技、振邦智能、豐茂股份、華融化學、美碩科技、威力傳動、銀河微電、浩歐博,指出它們均已成功上市

而中信證券作為保薦機構,出具的核查意見與聯綱光電回覆內容一致,認為聯綱光電已建立較為完善的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體系,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能發揮必要的作用。

這個回覆引發了市場關注和熱議,有人説其 “拉踩式回覆”。對實控人佔比過高是否能上市,也引發了諸多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保薦聯綱光電外,中信證券投行也屢遭挫折。

據 Wind 數據統計,截至 3 月 20 日,中信證券已有 7 個 IPO 項目撤回,包括認養一頭牛、博納精密等。公司 2024 年共有保薦項目 31 個,項目撤回率達到 22.58%。

另外,2023 年的大妖股左江科技(現 *ST 左江)也是由中信證券保薦。2023 年 11 月 24 日,證監會對左江科技立案調查。今年 1 月 30 日,證監會通報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指出已初步查明,*ST 左江 2023 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債權融資項目也出現瑕疵。2024 年 1 月 12 日,中信證券收到來自證監會的警示函。證監會指出,經查,發現中信證券保薦的恆逸石化(發行人)可轉債項目,發行人證券發行上市當年即虧損、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 50% 以上。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原文標題:《萬億 “券商一哥”,緊急聲明!上週剛遭交易所現場督導!去年淨賺 197 億元,現金分紅超 7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