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share increases, profits decrease, the three major lithium battery players can't withstand the price war anymore | Jianzhi Research

華爾街見聞
2024.03.28 01:4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作為行業前三的中創新航,也要面臨利潤下滑、營收放緩的殘酷現實

3 月 26 日,動力電池廠商中創新航公佈了 2023 年的業績成績單。公司 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 270 億元,同比增長 32.5%;淨利潤為 2.94 億元,同比降低 57.4%,為近四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中創新航的毛利率為 13%,同比增加 2.68 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 29 億元,同比增長 37.5%。

在 2023 全年動力電池價格戰背景下,即使是行業前三的中創新航也要面臨利潤下滑和營收增速放緩。

1、低價保量下,中創新航市佔率提升但盈利水平明顯下滑

2023 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價格戰強度不斷升級,全年磷酸鐵鋰電芯(動力型)和三元鋰電芯(動力型)的價格降幅達到 55% 以上。大部分二三線動力電池廠商,都面臨着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雙重下滑。

中創新航在低價保量的策略下,雖然總體市佔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出現利潤下降。

具體來看,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方面,2023 年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 32.9GWh,同比增長 71%,市場份額增加了 1.96 個百分點到 8.49%。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方面,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 33.4GWh,同比增長 80.9%,增速僅次於億緯鋰能,市場份額增加了 1.1 個百分點到 4.7%。

然而,中創新航在動力電池市場的份額增長,卻伴隨着盈利能力的顯著下降。2023 年,公司淨利潤降至 2.94 億元,同比減少 57.4%,出現近四年的首次負增長。

而作為行業老大,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業務依舊保持領先。同時,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材料回收及礦產業務也快速增長,佔營業收入超 30%。

相比之下,中創新航的業務較為單一。2023 年,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產品營業收入達到 222.5 億元,同比增長 21.4%,佔總營業收入的 82.4%。儲能系統產品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營業收入為 47.6 億元,佔比 17.7%,對整體盈利貢獻較為有限。

在動力電池價格競爭中,中創新航產品單價下降,且降幅超過銷量增速。這反映在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 80.9%,而營收僅增長 21.4% 的不匹配的局面上面。

以動力電池為主業的中創新航,受到的負面影響更為顯著。相比之下,儲能電池多為長期訂單,價格下降幅度較小。

2、中創新航的海外市場開拓進度偏慢

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寧德時代開始轉向毛利率較高的海外市場。相比之下,中創新航在海外市場拓展上相對滯後。

2023 年,寧德時代海外裝機量達到 92.6GWh,市場份額次於 LG 新能源,佔比總裝機量 36%,同比增速達 100%,遠超國內 17.6% 的增速。海外業務營收達到 1310 億元,同比增長 70.29%,遠超國內業務增速 7.25%,營業收入佔比也提升到 32.67%。

對比來看,中創新航的海外業務發展較為緩慢。2023 年,海外裝機量僅只有 0.5GWh,未入海外裝機量前十,佔總裝機量的比例也只有 1.5%。境外業務營業收入也只有 6.53 億元,佔比僅為 2.4%,同比增速 68.9%,主要由儲能業務推動,與核心的動力電池業務關聯不大。

3、話語權向終端轉移,但研發投入依然保持剛性增長

在動力電池市場的價格戰中,中創新航的議價能力和行業地位面臨挑戰。2023 年,公司應收賬款和票據增至 68.3 億元,同比上升 28.3%,而應付賬款和票據降至 199.6 億元,同比下降 7.8%。

合同負債增速也開始減緩,僅增長 26.5% 至 6.2 億元,這顯示出終端客户預付款意願下降。

在動力電池價格戰大背景下,中創新航為提升競爭力依然在加大研發投入,2023 年,中創新航的研發支出達到 9.9 億元,同比增長 50%。

這些持續研發投入也在 2023 年有不錯的回報,中創新航實現了高比能 5C 超快充電方形電池產品推廣,完成 400Wh/kg 固液混合電池的產業化,並繼續圍繞 5V 高壓鎳錳酸鋰電池以及 450Wh/kg 固液混合和全固態電池在做進一步的研發。

儘管中創新航的國內市場份額微增,但海外市場拓展緩慢,疊加產品單價的持續下降,最終盈利承壓。對於中創新航來説,如寧德時代那般拓展海外市場或是尋求新增長點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