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of Short-term Trading" Stanhart: Never believes in brokers' views

長灣資訊
2024.03.22 11:2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1967 年至 1995 年間,旗下對沖基金年均收益幾近 27%。

綜合自交易員説。

如果談及長線投資,大家肯定會下意識地想起 “股神” 巴菲特。倘若聊到短線交易,你又會想起誰?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華爾街億萬富豪交易員、短線交易大師邁克爾·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

馳騁華爾街三十餘年,斯坦哈特從寂寂無名的投資者成功蜕變為聞名全球的億萬富豪,被尊稱為 “現代對沖基金教父”,“世界級短線之王”。在投資交易圈內斯坦哈特被稱為 “世界級短線之王”,是因為他與巴菲特等長線價值投資者不同,他所感興趣的不是一些公司或行業的深度研究報告,而是立足於短線操作。

1967 年至 1995 年間,旗下對沖基金年均收益幾近 27%,斯坦哈特也因此變身億萬富豪。在賺取鉅額收益後,他於 1995 年關閉了自己的基金,選擇了退休。十年後,他成為 WisdomTree Investments 公司的主要股東,並協助投資公司運營。

早在 1993 年,他就已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400 強。據福布斯實時億萬富豪排行榜,截至 2024 年 1 月 29 日,現年 82 歲的斯坦哈特擁有 12 億美元財富。

斯坦哈特 1 歲就擁有股票

斯坦哈特可以説是一位天才投資者,他的經歷和智商都異於常人。他一歲就擁有股票,13 歲靠着自己的研究,開始交易股票, 而在 16 歲,其他青少年還在就讀高中時,天資聰穎的斯坦哈特已經考入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金融學院,19 歲便提前畢業。

據悉,斯坦哈特在 1940 年出生於紐約一個珠寶商家庭。斯坦哈特僅僅 1 歲的時候,父母便離異。斯坦哈特的父親給了他 100 股費城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及 100 股哥倫比亞天然氣股票作為補償。

斯坦哈特長大後,在 13 歲時,在布魯克林着手研究交易報道及跟蹤《世界電訊》上所刊登的那些股票價格。但其實那時候他對股票一竅不通,他也無法向別人請教,因為他認識的人中沒有一個人瞭解股市。斯坦哈特開始頻繁地進入財務管理和顧問公司美林公司的辦公室,和那些吸着雪茄的老人觀看屏幕。就在那時候他被股票吸引着。不久之後,他就開始交易股票。

合夥創業變百萬富翁

在 1960 年,斯坦哈特畢業後開啓了在華爾街傳奇的投資生涯。首先他在卡爾文·巴洛克互助基金裏找到了一份證券研究的工作,之後又在《金融世界》雜誌做過記者,後來又到證券公司成為首席分析師。

就在他擔任首席分析師時認識了法因和貝科斯茲, 三人一拍即合,在 1967 年,他們共同籌資 770 萬成立對沖基金 Steinhardt Partners,而新公司更是有爆炸式的增長,首年便獲利 31%,次年獲利更是高達 84%,而同期的標準普爾指數僅僅上升 6.5% 和 9.3%。如果投資者在 1967 年購買斯坦哈特的基金,在 20 年後,便可獲得 100 倍的財富,年平均增長率為 27%。到 1969 年,公司的資本已經超過了 3000 萬美元,三位合夥人都變成百萬富翁,而當時斯坦哈特只有 29 歲!

後來法因和貝科斯茲相繼離開,開創新的基金,斯坦哈特獨自管理套利基金依然有驕人的成績,在他不足 50 歲時已成為了億萬富翁。

據福布斯雜誌(Forbes Magazine)富豪排行榜,在 2023 年,斯坦哈特以 12 億美元淨資產位列《2023 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 2324 位。

斯坦哈特為何被稱世界級短線殺手?

1. 斯坦哈特專注短線投資

斯坦哈特傾向短線投資,他認為長線投資的收益是比較虛無的,他覺得 10%、15% 的收益積累起來要比囤積股票來日待漲要可靠得多。他曾説:“等到長線投資的股票賺到錢以後,短線上獲利金錢已經擺在那裏一年了”。而且斯坦哈特對方向性的判斷十分準確,當他得知利率有可能下調時,便毫不猶豫買入了債券。

2. 斯坦哈特是做多做空高手

斯坦哈特十分擅長做多做空,尤其善於做空。在一段時間內,他的基金一直在做空,而獲得 30% 至 40% 的收益率。斯登哈特做多時傾向於選擇那些市盈率低但是股性呆滯的股票,而做空時則選擇最有名的最熱門的股票。

在 1972 年,他賣空波拉羅得、靜電產業和雅芳實業;在 1973 年他又賣空考夫曼和布羅德公司的股票,獲得豐厚回報。

斯坦哈特也經常同時做多和做空,結果都獲利頗豐。在 1983 年,他以 117 美元的價格買了 80 萬股 IBM 的股票。這隻股票緩慢上漲,漲了 15 點。大多數股民會注意到這種漲勢,但又不甘於就此平倉,於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接着,這隻股票又跌回到了 120 美元,吞掉了大部分漲幅。而斯坦哈特用借來的 1 億美元以每股 117 美元買入,在接近 132 美元的價位賣出,淨賺了 1000 多萬美元。然後,在股價達到頂點時,他又賣空了 25 萬股,並在股價跌到 120 美元時平了倉,又賺了幾百萬美元。斯坦哈特承認 IBM 股票的確可以獲得長線盈利,但他不只是在那裏等待股票漲到自己的價位,他做更多也得到了更多。

斯坦哈特為了在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信息,他每年花 3500 萬美元購買華爾街上所有的資料。他有四至五位交易員負責和 80-90 個經紀人打交道,他們會不斷接到華爾街打過來的電話,向他提供一些可能有利可圖的交易的消息。

3. 斯坦哈特從不相信經紀人的觀點

斯坦哈特雖然花費巨資購買華爾街的情報,但他從不相信經紀人的觀點。“假如一個經紀人能賺取鉅額利潤,那麼他便不會出賣他的觀點,因為回報率太低”。他始終相信那些人只是隨大流的。斯坦哈特傾向於自己獨立的思考,而且分散投資。斯坦哈特會投資股市的各個領域,股票雜亂沒有內在的邏輯性,但這樣正正就能組合成威力最大的投資組合之一。

斯坦哈特除了不輕易相信其他情報,他還提及過成功的秘訣就是:“勇氣比知識更重要,時機比方向更重要”。

斯坦哈特基金一夜鉅虧 13 億美元

就算是天才,也會有失敗的時刻,包括斯坦哈特。在 1994 年債券市場危機中,許多對沖基金估計一些歐洲國家將降息以刺激疲軟的經濟,斯坦哈特因此買入大量債券,等待升值。

當然像往常一樣大量使用槓桿,斯坦哈特及其手下的基金共只持有 300 億美元的債券頭寸,但是美聯儲因本國經濟強勁加息 25 個基點 , 使歐洲不得不跟進,斯坦哈特遭遇他人生最大的投資失敗,一夜之間令他的對沖基金損失 13 億美元。不過斯坦哈特在 1995 年馬上重回 25% 的年複利增長。

斯坦哈特厭倦買空賣空退休

在 1995 年,斯坦哈特表示已經厭倦了市場買空賣空,而且聲稱他的錢已經夠用了,所以他決定退休,想另尋其他刺激。當時公司共有資產 26 億美元。此後,他一直積極從事公益慈善活動,例如捐款給紐約大學、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

此外,斯坦哈特還買下了許多房產物業,這些房產周圍有林蔭道、水庫、大游泳池。斯坦哈特甚至買進了許多動物,形成了一個野生動物園,每天餵養他們。

重返投資界

斯坦哈特在 2004 年重返投資市場。他為 Index Development Partners, Inc.,現稱 WisdomTree Investments 工作。他是 WisdomTree 的董事長,該公司提供基於股息和收益的指數基金,而不是基於市值的傳統指數基金。截至 2022 年 9 月,WisdomTree 管理着 745.5 億美元資產。

斯坦哈特的 6 條投資原則

斯坦哈特向投資大眾分享他投資的原則,他也是憑着這些原則得以投資成功。

原則 1:犯錯要儘早

下了決定立即實施,並不停地校正該決策。

原則 2:做你喜歡的事

走這樣的路,你的執着才能夠確保長期成功的幸福感,而非短暫投機後的空虛。

原則 3:保持相對機敏

要隨時研究可能帶來財富的一切領域,要比別人更早感知大勢的變化。

原則 4:充分運用信息

許多信息都是無用的,關鍵是,怎麼把握現有的信息,把焦點集中到最重要的問題上。

原則 5:相信你的直覺

經驗是一種財富,不得不承認,直覺也是經驗的累積,關鍵是如何在直覺和經驗間取得平衡。

原則 6:不做小投資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冒險投資的時候,要確保回報足以補償支出。

斯坦哈特晚年的爭議

1. 斯坦哈特陷入性騷擾紛爭

斯坦哈特自此 2015 年起便被女性員工指控性騷擾。在 2018 年 9 月《猶太週刊》更報道指出,Hillel International,一個猶太校園生活基金會,正在調查斯坦哈特對其組織的兩名女僱員的 “不當性言論”。基金也馬上刪除了斯坦哈特理事會成員的名字。

斯坦哈特對這件事的回應是:“如果我立即被告知對我當時所説的任何事情的擔憂,我會立即道歉。直到最近,當 Hillel International 就我幾年前發表的評論打電話給我時,我才得知這項調查。我對造成任何尷尬、不適或痛苦感到抱歉和深感遺憾,這絕不是我的本意”。而截至 2019 年 3 月,已經有六名女性指控斯坦哈特性騷擾和不當行為。

2. 掠奪文物

斯坦哈特是古董愛好者。在 2021 年時,他被指 180 件價值共約掠奪 7000 萬美元文物。根據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的資料,斯坦哈特為了擴大收藏不惜依靠古董走私販、犯罪頭子、洗錢者和盜墓者構織的地下網絡。以不合法的手段掠奪 11 個不同國家的文物。他雖歸還所有文物,但他被終生禁止購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