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

吉利汽車在財報中展示了亮眼的成績,營收、淨利潤和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吉利的新能源車銷量增幅高達約五成,其中領克和極氪品牌成為主力軍。此外,吉利在海外市場也取得了快速擴張。吉利的上行得益於整個集團生態鏈的完善。

3 月 20 日,吉利汽車交出了一份相對亮眼的成績單。午後一開盤,吉利在港股快速拉昇,漲近 2%。
財報顯示,去年期內,吉利錄得營收 1792 億元,同比增長 21%,創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亦同比大漲 51% 至 53.08 億元。
不只是營收上行,吉利方面稱,在產品結構優化、成本下降及規模效應的推動下,去年公司毛利率增長 1.2 個百分點至 15.3%,毛利總額也水漲船高,同比提升 31% 至 274 億;淨現金水平順勢增長近五成,達到了 284 億元。
展開具體業務的數據來看,去年吉利汽車全年銷售 168.7 萬輛新車,其中新能源車銷量增幅高達約五成,錄得 48.7 萬輛,均創歷史新高。
吉利稱,期內公司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29%,單月曾最高突破過 40%。這其中,發佈於去年 2 月,錨定 10-20 萬元中端市場的吉利銀河品牌貢獻了 11 萬台;高端序列的極氪則已成為主力軍,去年售出了 11.9 萬台。
此外在海外市場,吉利也在快速擴大版圖。財報顯示,去年吉利品牌在全球 43 個國家,完成 10 款產品上市;截至 2023 年底,吉利已在全球 70 個國家佈局 533 個銷售及服務網點,突破了歐洲、非洲、拉美、中東、亞太全球五大區域的業務佈局。全年累計出口 27.4 萬輛,同比增長超 38%。
這其中領克、極氪兩大高端品牌,承載着吉利 “向上仰攻” 的重任。去年領克在亞太、中東等地區的銷量增長 150%,接下來它還將進一步開拓東南亞、拉美等潛力市場;同時,極氪也在去年開啓全球化步伐,先後進入歐洲、中東等多個市場,極氪 001 和 X 已在海外陸續交付,首批直營門店在瑞典、荷蘭落成營業。
吉利系去年得以快速上行,一定程度上倚靠着整個集團逐步完善的生態鏈。
去年 2 月,吉利的雲計算平台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 上線,為智駕、AI 等先行搭建起了底層算力基礎。今年 1 月,其全棧自研的全場景 AI 大模型 “—吉利星睿” 就被推上台前。
與此同時,圍繞 “天地一體化” 衞星通信技術、NOA 高階智駕、智艙、Flyme Auto 車機系統等自研生態也在進一步完善,並逐步開始賦能吉利系旗下的車型。
在平台化生態與海外佈局的催化下,吉利表態今年將繼續加速轉型與智能化,全年銷量目標要再增長 13% 達到 190 萬輛,這在當下的激戰時代並不容易。
因此,吉利提出要多種能源形式車型均衡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較去年所實現的總銷量增加 66% 以上。下一步,吉利也將加強智能化、AI、三電等技術的研發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