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ance is a black box! Financial Times questions Pinduoduo, netizens respond.

3 月 6 日,金融時報嚴重質疑了拼多多:為什麼投資者會對這家不透明、財務缺乏連貫性的企業如此有信心?

3 月 6 日,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Temu 背後中國電商巨頭的神秘崛起,《The mysterious rise of the Chinese ecommerce giant behind Temu》,嚴重質疑了拼多多。
3 月 6 日,拼多多跌 3.87%,而阿里巴巴漲 2.28%,京東業績超預期則大漲 16.18%。
我們綜合該文章,以及部分網友對此的評價,可以更加全面瞭解拼多多的業務。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1、比較員工數量和研發支出時,為什麼拼多多更像是一家小公司?
2、為什麼競爭對手們幾乎閉口不談 PDD 對他們的影響,就好像它不存在似的?
3、為什麼資產負債表指標與收入無法匹配?
4、為什麼一家上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僅擁有區區不到 1.5 億美元的實物資產?
5、種種疑問加起來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麼美股投資者會對這家不透明、財務缺乏連貫性的企業如此有信心?
與規模類似的其他電商平台相比,拼多多的員工數量顛覆了電商物流的所有假設:去年它有 12,992 名員工,比阿里巴巴少一個數量級,而亞馬遜有 150 萬名員工……阿里巴巴每年在財產和設備上投入 50 億美元,包括 1,100 個倉庫的維護,而拼多多隻有 1.46 億美元的實物資產——主要是辦公設備、IT 硬件和軟件……。
工作人員都使用化名,相互之間很少了解。管理結構扁平化,由一小羣決策者指揮着一大批 “草根” 長時間工作……
拼多多稱有現金 25 億美元,哪怕是已經為 Temu 的擴張投入了鉅額資金。2020 年和 2021 年銷售了價值 20 億美元的商品,然而在其財務報表上沒有披露任何庫存,或商品銷售成本,這是兩個標準的零售會計項目。
2021 年創始人離開後事情變得更奇怪了:拼多多在三年內虧損了 270 億元人民幣 (合 42 億美元) 之後,突然 2021 年第二季度盈利為 24 億元人民幣 (合 3.8 億美元)。
隨後公司宣佈了第一個百億元人民幣補貼計劃,要將資金都花在沒有明確商業目的的 “農業項目” 上……目前不清楚這筆錢是怎麼花的,以及是否該花。隨後也沒有在由安永公司審計的財務報表中詳細説明。
財務報表不一致:在最近一個業績井噴的季度中,營銷服務的增速與 2021 年中期以來大致相同,同比增長約 40%。但同期交易費收入的增速是營銷服務增速的三倍多。據其在 2021 年報告的交易費率,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增長,使 PDD 生態系統的規模達到阿里巴巴的兩倍,與意大利經濟 2.2 萬億美元的年產值相當。
在線賣場的爭奪戰中,淘寶上個月報告稱,其接受率有所提高,商家數量不斷增長,並沒有被拼多多擠壓的跡象。阿里巴巴的高管在任何財報電話會議上都沒有提及這個競爭對手的名字。而 eBay 去年表示,他們沒有看到 Temu 對他們的業務產生任何影響。亞馬遜在本月報告業績時也沒有提及這一點……
最後,拼多多沒有 CFO 首席財務官。自 2018 年 IPO 以來,公司已任命了第四位 “財務副總裁”。
部分網友回應:
網友 1:
拼多多的模式,是聚需求,整合供應鏈,C2D/D2C,宣告了淘寶天貓這種地攤 + 大賣場模式的終結。
尤其在社交網路的今天,拼多多在美國市場上摧枯拉朽,連亞馬遜也驚慌失措,步步設防,節節敗退,最典型的是亞馬遜現在貨倉上的霸道政策,自己悄悄的下架,硬仗還在後頭。
雖然 TEMU 網站上有不少殘次商品,在 C2D/D2C 平台中,這是不難清除的,時間未到,讓子彈飛一會兒…… 拼多多會是 “新中概股” 的一匹黑馬。
網友 2:
ceo 非常低調,公司行動上比較符合政策那種要幫助鄉村,農民的基調,所以平台經濟整頓中拼多多沒有受到影響。另外沒在香港上市,我也是挺詫異的。
經營上,電商業務我知道的是他們做的很多都是工廠單,自己工廠下單,減少了中間商一層的利潤,價格上確實打壓的低了。 亞馬遜現在也是有樣學樣了。
但是對員工方面貌似挺不厚道,最近都是他家的黑料新聞,比如離職後沒有補助之類的。 一開始出來的時候非常 low,但是這幾年有看到周圍下單人的評價,買菜什麼的都挺好。
但是造假肯定是難免的,就是造假多少的問題。 很多報告出來就是為了搞股價的,只是他比其他股票多了一個地緣風險。。。買賣還是要注意。
但是他確實是中概頂樑柱, 中概裏就他與理想汽車在國際緊張關係下,走出了獨立走勢。
網友 3:
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覺得拼多多的崛起有點像小米那句話 “得屌絲者得天下”。
網友 4:
我是多多賣家,多多的盈利其實主要來源是對賣家的各種苛刻的罰款,以及推廣費用。罰款一項,客服態度不好罰,發貨後物流中途慢了也罰,聊天中説一句缺貨了也罰,類似這種罰款大概十來種。推廣費用這一項,你在多多上做生意,不花錢幾乎是零流量。還有各種毫無理由的凍結買家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