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g-Chi Kuo: Apple's only foldable product in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be mass-produced by Apple in 2027.

郭明錤表示,他的最新調查顯示,蘋果目前唯一有明確開發時程的可摺疊產品,只有配備約 20.3"顯示器、並預計在 2027 年量產的 MacBook。同時,蘋果的出貨預期被下調,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來自華為的競爭,導致蘋果手機銷量下跌。此外,蘋果的 AI 進展緩慢,股價可能進一步下跌。高盛集團已將蘋果公司從 “最佳買入名單” 中除名,對 iPhone 銷售長期低迷的擔憂是調整主要原因。總結來説,蘋果面臨可摺疊產品的開發、市場競爭和 AI 進展等挑戰。
智通財經 APP 獲悉,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 3 月 7 日發文稱,最近多次被詢問蘋果 (AAPL.US) 是否計劃在 2025 年或 2026 年量產可摺疊 iPhone 或 iPad。郭明錤表示,他的最新調查顯示,蘋果目前唯一有明確開發時程的可摺疊產品,只有配備約 20.3"顯示器、並預計在 2027 年量產的 MacBook。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 3 月 6 日,郭明錤下調蘋果的出貨預期,他表示,先前 2024 年 iPhone 出貨的市場共識為 2.2-2.25 億部,現在已經開始下修,並向之前預測的 2 億部靠攏。如果 Apple 今年無法推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生成式 AI 服務,Nvidia 的市值將很有可能超越 Apple。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前六週,蘋果手機的銷量同比大跌 24%,排名也跌至第四。分析師稱,iPhone 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來自華為的競爭,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同期激增 64%。
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鈦媒體 App 指出,“主要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其它安卓高端產品的競爭,給蘋果較大的壓力。進入 2024 年以來,蘋果的銷售情況一直不樂觀,而同時安卓 4000 元以上的產品賣的還不錯。”
至於 AI 方面的進展,蘋果的公開動作一直都很緩慢,一名投資者指出,AI 是蘋果潛在的利好因素,但也是不穩定因素。以及考慮到 AI 終端究竟在刺激換機上有多大作用目前還是未知,蘋果股價還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
日前,高盛集團已將蘋果公司從 “最佳買入名單” 中除名,對 iPhone 銷售長期低迷的擔憂是調整主要原因。最近兩個交易日,受到歐盟罰單以及銷量下滑的影響,蘋果公司市值已經蒸發超萬億元人民幣。
此前,巴克萊銀行分析師 Tim Long 還認為,iPhone 15 銷量不佳的情況還將持續;iPhone16 雖然還沒有發佈,但預期不會有重大升級能夠刺激消費者更新換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