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track of Hyper | How is the experience of Apple Vision Pro? Samsung Electronics introduces XR.

華爾街見聞
2024.03.04 02:1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藉助高通,三星年內推出 XR。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被蒂姆·庫克寄予厚望的全新空間計算劃時代設備 “Vision Pro”,究竟有沒有受到超出預期的市場接受度?這個問題目前尚未有定論。

但蘋果的腳步並未就此停滯。華爾街見聞從供應鏈獨家獲悉,蘋果正在按計劃研發 Vision 標準版(內部暫定名 Vision),初步計劃於 2025 年秋季發佈。與 Vision Pro 相比,Vision 最顯著的變化是重量減輕至約 400g,單眼分辨率仍為 4K。

就像蘋果智能手機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三星同類產品那樣,三星也不會缺席這場盛宴。據韓媒報道,三星將於 2024 年底推出 XR 設備,搭載高通 XR2+ Gen 2 芯片組。

其中,XR2+ Gen 2 於 2024 年 1 月初由高通發佈,能為 XR 設備提供更逼真、更具有沉浸感的應用體驗。

沉浸感驚人:視聽體驗優異

Vision 標準版目前最顯著的改進是重量減輕 30%-40%(與 Vision Pro 相比)。

華爾街見聞綜合多人實際使用體驗後發現,在實際使用過程中,Vision Pro 約 600g - 650g 的重量確實給頭部眼眶位置帶來了一定的壓迫感。這種不適感,約在佩戴 60-120 分鐘內產生,引發的疲憊感深度因人而異。

若能減輕至 400g,則能較大改善佩戴舒適度。

Vision Pro 遵循了史蒂夫·喬布斯一直強調的設計極簡、使用便捷的原則:戴上後,傳感器自動檢測狀態,電源自動啓動;摘下後,頭顯自動休眠,無需開合電源開關。

當戴上頭顯後,直接進入配置過程,主要包括賬號登錄、瞳距調節、眼動追蹤初始化和手部追蹤初始化等。整個配置過程對用户非常有好,與 iPhone、iPad 等蘋果其他電子產品並無不同。

其中,瞳距調節環節,看上去主要針對一機多用户(家庭用户)設計。在每次佩戴時,Vision Pro 都會自動檢測眼瞳間距。若原本是 A 用户,之後變成 B 用户,Vision Pro 約檢測 10s,即完成瞳距矯正。

除了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和高對比度的視覺效果,Vision Pro 的視野寬度與 Pico 4 Pro 類似,較裸眼窄。同時,得益於遍佈機身前側的 12 顆攝像頭和 M2 芯片 d 強悍算力,在表現環境光時,除了極暗環境噪點較為明顯,其他正常光線環境,甚至強光時,Vision Pro 的延遲感幾乎可以忽略,用户在 “屏幕”(OLED 硅基鏡片)上看到的環境光線與真實環境幾無差別。

這種場景體驗,基本上囊括了絕大部分的日常空間。Vision Pro 那兩塊高達 2300 萬像素的 OLED 硅基芯片和 M2 芯片的優異算力表現,在實際佩戴時,對於大腦而言,產生的感受,就如同隔着一塊玻璃看到真實的空間環境,卻沒有 “這是在看計算屏幕” 產生的差異割裂感。

與視覺體驗相比,Vision Pro 自帶的音頻系統,在空間音頻和定向傳聲技術(沉浸感來源)的支持下,帶來了更具有沉浸感的應用體驗。

據很多評測用户説,體積這麼小的外設,音效體驗堪稱 “驚豔”、“前所未有”:各種場景下的多種類型(如汽車呼嘯而過、演唱會、子彈、水滴、風聲、鳥鳴、機械、啤酒泡沫聲等等)的音色清澈、透亮、細膩、層次感豐富。

但是,由於 Vision Pro 的開放式設計,儘管漏音保護較為到位,但在嘈雜環境中仍難以做到完全不漏音。故而不適合在此類環境中,做具有私密屬性的通話或聽相關錄音。當然,這種場景下也很少需要用 Vision Pro 作為收聽和溝通設備。

Vision Pro 是一款 “準” MR 設備。也就是説,這既是 AR,也是 VR。這種區別,用 Vision Pro 的數碼錶冠調節現實環境與虛擬環境的交融度,或稱 “沉浸度”。

當處於 AR(增強現實)狀態時,沉浸度為 0%,適合辦公室、開會或通勤等 “工作生產” 場景。此時,需要對外界保持敏感;若在娛樂或固定封閉非工作狀態下,沉浸度就是 100%,視野所及,完全虛擬,此之謂 “VR(虛擬現實)”。

三星採用驍龍芯片參與角逐

蘋果手機全球最強競對三星電子,這次也沒閒着。

2 月 29 日,據韓媒消息,三星有望在 2024 年底前推出 XR 設備,甚至可能與新一代可摺疊手機 Galaxy Z Flip 6 和 Z Fold 6 一起推出。三星計劃在 2024 年生產 30 萬台 XR 設備。

AR、VR、MR 和 XR 有哪些差別?

簡單來説,以實拍為基準。實拍,就是 0 虛擬 +100% 真實。實拍對應的 VR(虛擬現實),與實拍相反,80% 虛擬 +0 真實;AR,即增強現實,與 XR(擴展現實:Extended Reality )對應,前者 80% 虛擬,20% 真實/後者 20% 真實,80% 虛擬;MR 是 AR 和 VR 的統稱(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 ),所以是虛擬和真實各 50%。

三星 XR 沒有更多細節,報道只提到大概的發佈時間和售價:約 500 美元(Meta Quest 3)和 3499 美元(Apple Vision Pro)之間,初步售價可能是 2000 美元上下。

另外,這款 XR 明確搭載今年 1 月初高通推出的 XR2+ Gen2 芯片組。

與 XR2 Gen 2(2023 年 9 月發佈)相比,XR2+ Gen 2 的 GPU 頻率提升 15%,CPU 頻率提升 20%,綜合性能提升 25%,能效提升 50%;AI 性能提升 800%。

XR2+ Gen 2 在 90Hz 刷新率時,支持每眼 4.3K 分辨率;若刷新率為 120Hz,則每眼分辨率調整為 3.7K;這款芯片組還支持 12 個或更多併發攝像頭,以此作為端側用户面部或眼部傳感器,帶來更清晰、沉浸度更高的 MR 或 XR 體驗。

除了這些比 XR2 更出色的性能,XR2+ Gen 2 還繼承了 XR2 Gen 2 幾乎所有其他優勢,比如相機透視的硬件加速,能實現端到端延遲約 12 毫秒(全綵視頻透視)。

這些數據實際上在描述這款芯片的底層性能,但並不能為 C 端用户直接感知,用高通官方描述或許能更直觀:搭載第二代驍龍 XR2+ 的設備,能支持 12 路及以上並行攝像頭和強大的終端側 AI,輕鬆追蹤用户的運動軌跡和周圍環境,從而實現融合物理和數字空間的便捷導航和無與倫比的出色體驗。

但是,這裏提及的 12 毫秒,究竟是傳感器接收光線到芯片處理完畫面,還是直接將畫面結果顯示到屏幕?對此,高通沒有特別説明。

另外,在帶來如此優異體驗的同時,XR2+ Gen 2 能耗也較高,需要密度更高的電池做支撐。值得一提的是 XR2+ Gen 2 對無線電源做了特別優化設計,高通副總裁兼 XR 總經理 Hugo Swart 説這款芯片專為完全無線頭顯設計。

公開消息顯示,除了三星 XR,國內有家叫做 “玩出夢想” 的 MR 公司,在 2024 年,也會推出搭載 XR2+ Gen 2 的頭顯產品;此外,Immersed Visor 的 MR、HTC 的 Vive 頭顯,都會有這款芯片的身影。

目前,這款參數表現驚人的芯片,在應用時,到底能否與蘋果 Vision Pro 的桌面級 M2 芯片性能相媲美甚至有所超越,還要到搭載這款芯片的諸多產品上市後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