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IC Securities: Why is Sora so popular?

人工智能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預計 2024 年內相關技術進步將層出不窮。英偉達推出 Gear 進一步指向具身智能,未來投資機會將逐漸由硬件及工具向軟件產品擴散。中信證券建議持續關注 AI 相關的美股科技公司。Sora 的發佈表明美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和產品積累至一定水準後邁入心智佔領與話題營銷階段。Sora 生成視頻《雪中東京》已有 9250 萬播放量,具備高時長、高畫質與高指令貼合度的表現。
智通財經 APP 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人工智能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基礎大模型能力及其應用持續快速迭代,儘管行業現行階段產業化和 C 端產品的爆發仍有一定距離,但預計 2024 年內相關技術進步將層出不窮。近期英偉達推出 Gear 進一步指向具身智能,預計隨着 AI 產業的逐步成熟,未來投資機會將逐漸由硬件及工具向軟件產品擴散,行業發展呈現純軟件應用向軟硬結合、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通的趨勢。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無論是當前領先的 OpenAI,還是持續跟進的谷歌 Gemini、臉書 Llama 以及中國 AI 產業公司均有望持續跟進。建議持續關注 AI 相關的美股科技公司。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Sora:超預期驚豔 “三高” 表現在全球資本市場乃至互聯網世界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 OpenAI 技術論文,Sora 建立在 OpenAI 視覺理解和大模型湧現等堅實的歷史工作基礎之上。與 Pika 等文生視頻玩家的擴散模型相比,Sora 將骨幹 U-Net 卷積網絡替換為可伸縮性更強的 Transformer,使模型性能可通過增加參數規模和訓練數據量來提升。此外在生成視頻過程中,Sora 還可能引入了 GPT 協助以完善工作流。架構創新驅動的性能提升與海量算力投入讓 Sora 生成視頻具備高時長、高畫質與高指令貼合度的表現,使得市場認為 Sora 能力超預期。
同時,長達 1 分鐘的 AI 生成視頻不僅極具視覺衝擊力,更能借助社交平台和短視頻平台在全球互聯網世界實現病毒式傳播。截至 2024 年 2 月 26 日,OpenAI 官方推特發佈的 Sora 生成視頻《雪中東京》已有 9250 萬播放量。
Sora 的破圈與發佈時機表明美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和產品積累至一定水準後邁入心智佔領與話題營銷階段。
Sora 發佈前數小時,谷歌發佈了上下文長度拓展至 100 萬個 Token 的 Gemini 1.5;Meta 則發佈了無監督視頻預測模型 V-JEPA,三者均為最新技術成果,但熱度差異巨大。根據谷歌指數,2 月 16 日 Gemini 1.5 全球搜索熱度僅為 Sora 的 3%,V-JEPA 更不及 Sora 的 1%。Sora 發佈一週後仍未正式上線,但在 Gemini 1.5 發佈後約數小時內即迅速發佈並開啓話題營銷。
OpenAI 在 Sora 發佈時機上的選擇與其 7 萬億美元的融資計劃還有 2023 年 12 月的谷歌剪輯發佈會演示視頻表明,當前美國一二級市場公司均有一定的技術和產品進展,但仍處於產業和 C 端應用的爆發前夜,玩家亟需大量資金、人才、數據和用户等資源。對資源的爭奪最終推動美國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心智佔領與話題營銷階段。
中文互聯網世界 Sora 緣何高熱度:春節流量空檔期 +OpenAI 對用户心智佔領。
Sora 發佈於大年初六這一春節假期末端的流量空檔期,自其發佈起,春晚、賀歲電影的熱度不斷下降,為該話題騰出充足流量空間。根據百度搜索指數,Sora 發佈次日熱度就超過了王者榮耀,發佈第三天熱度超越《飛馳人生 2》,一週後熱度已接近《熱辣滾燙》。
Sora 在中文互聯網世界的高熱度背後既有舉國上下對 AI 的高關注度和 Sora 生成視頻的超預期驚豔效果的支持,亦有 OpenAI 對用户心智的佔領。2023 年春節前後,ChatGPT 對中國用户的教育使得大批國人對 Sora 和 OpenAI 天然增加了成功者濾鏡,認為 Sora 是文生視頻的 GPT-3 時刻,文生視頻的產品化指日可待。但是從實際技術進展、成本和產品化等角度考慮,文生視頻行業真正的爆款產品推出仍需時間。
Sora 發佈後的 OpenAI:聚光燈下與巨頭開啓競爭,技術領先,未來挑戰持續。
本輪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由 OpenAI 引領,ChatGPT、GPT-4 和 Sora 等業界領先的產品和模型的發佈將公司推至聚光燈下,其技術進展和產品發佈被谷歌等巨頭持續模仿。從人員規模、產品線情況、營收規模等方面將 OpenAI 和谷歌等巨頭進行橫向比較,可看到 OpenAI 作為初創公司,在技術研發多路徑並行消耗海量資源與自身缺乏造血能力的情況下,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
同時,其獨特的組織架構亦使公司面臨較高運營風險。為保持其領先地位,OpenAI 融資需求十分迫切。截至 2024 年 2 月,OpenAI 已完成超過 130 億美元融資,其最新 7 萬億美元融資計劃反映的是美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至心智佔領與話題營銷階段的現狀。技術領先且兼具話題熱度的 OpenAI 在融資上的後續行動值得關注。
風險因素:
AI 核心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科技領域政策監管持續收緊風險;私有數據相關的政策監管風險;全球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風險;AI 潛在倫理、道德、用户隱私風險;企業數據泄露、信息安全風險;全球雲計算市場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風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