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上繼續單週百億掃貨,加速買入這一高股息板塊,一家公司增倉超 4%

北上資金連續 4 周淨買入 107 億元,加倉重點在滬市,共獲得超 167 億元淨買入。中信建投表示,北向資金短期彈性或大於其他市場增量資金。銀行、食品飲料和非銀金融是北上資金本週淨流入的前三甲行業。國聯證券認為,銀行基本面利空因素已基本落地,城投化債推進對銀行息差有所衝擊,但風險切實化解能減輕銀行負擔。申萬宏源認為食品板塊將進入基本面驗證階段。白酒方面,進入 3 月仍需關注。
節後首週上演暴漲行情,北上資金繼續大幅淨買入 107 億元,連續 4 周淨買入,徹底扭轉了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淨賣出的趨勢,其中加倉重點在滬市,共獲獲得超 167 億元淨買入,深股通則被淨賣出超 60 億元。
中信建投表示,開年以來,北向資金裏託管於亞太和中資機構的資金便率先開啓回流,今年 7 周以來累計淨流入約 580 億元,是本輪北向資金轉向前半段過程的主力;隨着市場預期以及情緒的改善,在近 4 周的流入中,託管於亞太和中資機構的資金貢獻逐步降低,而配置盤資金的佔比拾級而上,也將為市場釋放更多的樂觀信號。
其認為,2023 年 8-12 月北向資金流出約 2000 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其蓄勢,隨着全球金融條件和國內市場環境的改善,北向資金的短期彈性或大於其他市場增量資金。
銀行繼續最受北上青睞
與上週一樣,北上資金本週淨流入的行業前三甲依舊為銀行、食品飲料和非銀金融,金額分別為 83.48 億元、61.75 億元和 34.6 億元。流出最多的一級行業為計算機(-25.57 億元)、傳媒(-23.63 億元)、醫藥(-11.74 億元)。
除了高股息的特點之外,國聯證券表示,當前銀行基本面利空因素基本落地,只需等待影響逐步消化。
其認為,監管方面,維護銀行息差水平意圖明確,目前負債端已多次調降存款利率水平,整體息差再次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城投化債方面,23 年底再融資債券發行快速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全面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城投化債對銀行的實際衝擊也將小於測算值。整體來看,城投化債推進對銀行息差有所衝擊,但風險切實化解也能減輕銀行負擔,整體而言或利大於弊。
食品板塊在迎來估值修復之後,申萬宏源認為後面將進入基本面的驗證階段。
白酒方面,其認為進入 3 月仍要跟蹤驗證動銷質量和需求趨勢,重要節點在春季糖酒會,重要指標是各價格帶大單品的價格,包括五糧液、國窖 1573、劍南春、青花 20 等。結合目前頭部企業的估值水平,潛在的分紅能力,白酒頭部企業仍有一定估值修復空間。中期看,二季度到下半年,仍要密切關注需求的趨勢性變化。
大眾消費品方面,短期看,春節旺季催化,各子行業 1 月數據環比改善,零食、乳業、飲料等禮品消費階段性旺銷,餐飲恢復階段性對調味品和菜餚製品形成支撐,成本壓力已緩解並將繼續改善。中期繼續關注需求趨勢變化。
一次新股增倉超 4%
個股增倉比例上,微盤股依舊佔比靠前,其中百通能源以 4.24% 的比例遙遙領先,其後分別為珀萊雅(1.55%)和萬祥科技(1.33%)。
微盤股在大幅反彈之後也出現了分歧的聲音。
半夏投資的李蓓表示,這輪小微盤踩踏得以結束的拐點,是 2 月 8 號,神秘資金大幅買入中證 2000ETF,單日高達 70 億,給火場中受難的同志們,開闢了一條逃生通道。而最近幾天,“神秘資金完成救災使命後,已經在持續撤退。”
她建議回身買入小微盤指數的投資者 “請重温火宅逃生重要原則”:已經逃出火場,切勿重新返回。
西部證券則表示,本輪反彈行情主要是超跌反彈 + 微觀結構改善邏輯,3000 點關口有震盪整固需求,更切實的反彈需看到政策面 + 基本面改善。配置上,當前結構傾向於高股息與微盤股的兩端。
個股基本面來看,百通能源主營工業園區集中供熱與熱電聯產業務,已在江蘇、山東等多地的工業園區形成較強的區域性優勢。當前全國範圍都在經歷寒潮,江蘇、山東也是雙雙發佈寒潮預警。
珀萊雅是國內龍頭美妝品牌,23 年雙 11 珀萊雅斬獲天貓/抖音美妝第一,五年來首次取代外資品牌。另外,公司 2 月正式推出源力面霜 2.0。華泰證券表示,其有望成為繼紅寶石面霜之後的又一大面霜大單品。
繼續逾 37 億掃貨貴州茅台
個股增倉金額上,貴州茅台獲北上資金增倉逾 37.01 億元,依舊大幅領先寧德時代 14.77 億元和中國平安 13.05 億元。
繼節前最後一週約 16 億掃貨貴州茅台之後,北上本週繼續加碼。
華金證券表示,短期來看,公司量價策略更加遊刃有餘,一方面公司上調飛天出廠價,幅度約 20%,另一方面,2020 年基酒儲備充足為 2024 年茅台酒銷售提供支持,中長期看,根據上輪週期經驗,本輪白酒週期調整已過半,當下處於戰略改變執行階段,高端白酒具有佈局性價比。
寧德時代本週重獲北上資金青睞。行業消息面上,東吳證券表示,目前主流公司 24 年出貨量增長預期普遍調整至 20-30%,市場已充分預期。預計今年上半年鋰電產業盈利見底,加速產能出清,25 年供需格局改善,板塊重拾成長性。
個股消息面上,近日韓國電池和能源研究公司 SNE Research 發佈了 2023 年全球動力電池使用數據,寧德時代連續 7 年登頂全球第一。
本週獲北上和機構同時買入的有傳智教育,北上淨買入約 1500 萬元,機構淨買入約 2600 萬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