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is the first globally to promote system-level foundry services in the AI era, while Microsoft is making its own chips using the A18 process with the help of Dongfeng.

英特爾將 14A 製程增加到 “四年五個製程節點” 計劃中,以新的製程技術路線圖幫助客户實現 AI 雄心。去年 11 月微軟推出為 Azure 服務的兩款高端定製芯片,包括與英偉達正面對決微軟首款 AI 芯片 Maia 100。
微軟拔得頭籌,將乘着英特爾面向 AI 時代大力拓展代工服務的東風,讓英特爾的技術成為自家芯片研發的利器。
美東時間 2 月 21 日,在首次舉行的代工服務活動 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上,英特爾宣佈,推出全球首個面向人工智能(AI)時代的系統級代工(systems foundry)。英特爾的代工服務推出新的路線圖,採用英特爾 14A 製程技術、專業的節點進化以及新的英特爾代工高級系統組裝和測試 (ASAT) 功能,幫助客户實現他們啓用 AI 技術的雄心。
系統級代工是英特爾近幾年推動代工業務增長的創新方式,它超越傳統的晶圓代工服務,引領行業由標準單片式系統級芯片(system-on-chip)向單個封裝內的 “芯片系統”(systems of chips)轉變。系統級代工服務由晶圓製造、封裝、軟件和開放的芯粒四部分組成,讓英特爾能夠發揮其在芯片設計和製造方面的專長,用芯粒打造新的客户和合作夥伴解決方案。
英特爾的 CEO 基辛格 (Pat Gelsinger) 表示,AI 正在深刻地改變世界,以及我們對技術及其所驅動芯片的看法。這為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芯片設計者和英特爾面向 AI 的系統級代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可以共同創造新市場,並革新用技術改善人們生活的方式。
英特爾週三同時宣佈,更新拓展製程技術的路線圖,將 14A 增加到公司的先進節點計劃中。
2021 年 7 月,英特爾公佈了 “四年五個製程節點”(5N4Y)的計劃,要通過從當時起四年內推進英特爾 7、4、3、20A 和 18A 五個製程節點,到 2025 年,重獲製程領先地位。本週三,英特爾確認,其 5N4Y 製程路線圖仍在按計劃進行,並將在業內率先提供背面供電解決方案。
英特爾更新的路線圖限制涵蓋英特爾已經進化的 3、18A 和 14A 製程技術,其中包括英特爾 3-T,該技術服務於對 3D 先進封裝設計,通過硅通孔(TSV)進行優化,將很快進入準備生產階段。

基辛格在本週三的主題演講中透露,英特爾的長期系統級代工服務方式得到客户的支持,微軟董事長兼 CEO 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微軟計劃利用英特爾的 18A 製程生產微軟自研的芯片。
納德拉表示:“我們正處於非常令人興奮的平台轉變過程中,這(轉變)將從根本上改變每個組織和整個行業的生產力。為了實現這一願景,我們需要可靠的供應最先進、高性能且高質量的半導體。因此,我們如此興奮第與英特爾代工服務合作,並且,我們選擇的芯片設計計劃以英特爾的 18A 製程進行生產。”
微軟並未披露採用 A18 製程技術的會是哪些微軟的產品。不過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去年 11 月中,微軟推出為 Azure 服務的兩款高端定製芯片,分別是微軟的首款 AI 芯片 Maia 100,以及英特爾 CPU 的競品:基於 Arm 架構的雲原生芯片 Cobalt 100。
其中,Maia 100 用於 OpenAI 模型、Bing、GitHub Copilot 和 ChatGPT 等 AI 工作負載運行雲端訓練和推理。它採用台積電的 5 納米工藝製造,有 1050 億個晶體管,比 AMD 挑戰英偉達的 AI 芯片 MI300X 的 1530 億個晶體管少約 30%。
當時有媒體評論稱,Maia 100 可能和英偉達的芯片正面對決,成為英偉達芯片的替代品。
微軟主管 Azure 硬件系統和基礎設施的副總 Rani Borkar 當時透露,Maia 100 已在其 Bing 和 Office AI 產品上測試,OpenAI 也在試用。這意味着,ChatGPT 等模型的雲訓練和推理都將可能基於該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