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算力成本飆升,谷歌、微軟正在主導人工智能

華爾街見聞
2024.02.21 03:5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谷歌和微軟正在主導人工智能領域,因為 AI 初創企業面臨高昂的算力成本和生存危機。這些初創企業難以承擔芯片和雲計算的租賃費用,導致許多企業倒閉或被收購。大型科技公司如微軟、亞馬遜和谷歌以及芯片製造商英偉達成為主要受益者。由於成本過高,初創企業需要依賴第三方模型,而缺乏核心 AI 科學家的支持也是他們的一個挑戰。大科技企業通過投資繼續擴大 AI 的影響力。

AI 新創企業依靠基礎模型、租用芯片,算力成本高企難以為繼。科技巨頭手握模型和算力命脈,借力投資或將繼續主導 AI 發展。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山姆·奧特曼計劃籌集 7 萬億美元來製造 AI 芯片,這幾乎相當於世界 GDP 的 10%。這個瘋狂的舉動背後,暗示了兩件事情:首先構建 AI 的基礎設施非常昂貴,其次AI 正被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壟斷

生成式 AI 初創企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構建他們自己的技術,開發自己的基礎模型,或者是建立在現有模型基礎上。但無論哪種情況,主要的受益者都是雲計算巨頭微軟、亞馬遜和谷歌以及芯片製造商英偉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英偉達的股價在去年翻了一倍多,市值接近 2 萬億美元。

AI 新創企業生存困境,成本高企

做人工智能的成本太高了,導致大量新創企業難以存活下去。早在 2022 年底 ChatGPT 的出現,大量新創企業湧入生成式 AI 市場。一年內,很多新創企業都倒閉或被收購了。

初創企業無法以低成本獲得芯片,於是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租用 AI 芯片和雲計算。Unitary 的 CEO Sasha Haco 表示,公司的成本比 OpenAI 高出 100 倍,公司需要向微軟、亞馬遜等雲供應商租用芯片。Haco 補充説,2020 年以來,芯片價格已經翻番,而且難以預定。

我們有時無法獲得我們需要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支付 10 倍的價格。

初創公司 Dialogue.ai 首席執行官 Ronald Ashri 表示,借用基礎模型就像用電,你不斷地消耗它,而” 電力 “成本是業務中最高的成本。

此外,更殘酷的事實是,初創企業沒有很多核心 AI 科學家,這也是他們不得不依靠更強大的第三方模型的原因。

大科技企業通過投資繼續擴大 AI 影響力

大科技企業仍在通過投資的方式擴張在 AI 的影響力。隨着初創企業的出清,大科技企業會獲得最終勝利。

AI 風險投資公司 Air Street Capital 的創始人 Nathan Benaich 表示,去年 Meta 等大型科技收購者已經削減成本,以供加大對內部 AI 的投資。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FTC 正在對微軟押注 OpenAI、亞馬遜在 Anthropic 的投資進行調查,審查這些交易是否屬於 “併購”(即對 AI 初創企業具備直接的控制權)。於是,大科技公司將目光轉向了投資初創企業。市場研究公司 Pitchbook 的高級分析師 Brendan Burke 表示,2023 年大型科技公司對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投資從 2022 年的 44 億美元提到高了 246 億美元。

目前認為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監管阻止收購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 AI 初創企業,比如 Perplexity、Cohere、Character.ai 和 Inflection 等,而大科技企業仍可投資其他 AI 初創企業。或者,這些初創企業獲得投資,而其他初創企業要麼被收購要麼倒閉。

無論如何,最終的結局似乎都是大科技企業獲得最終的勝利。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