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次最大降幅!中國 LPR“降息” 意味着什麼?

中國房貸利率又要降了:5 年期以上 LPR 下行 25 個基點,下調幅度超出市場預期。LPR“降息” 有望進一步提振信貸市場、房地產市場,繼續為企業和居民 “減負” 財務成本,助力開年經濟繼續回升向好。
結束連續 5 個月的 “按兵不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了!
2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1 年期 LPR 為 3.45%,維持不變;5 年期以上 LPR 為 3.95%,較前值下行 25 個基點。
自 2019 年 LPR 改革以來,LPR 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貸款的定價基準。其中,5 年期以上 LPR 是絕大多數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定價 “錨”。本次 5 年期以上 LPR 下調意味着,等到了房貸合同約定的 “重定價日”,個人的房貸利率和對應的月供會隨之下行。
總體看,本次下調在預期內,但幅度超出市場預期,是 5 年期以上 LPR 的單次歷史最大降幅。儘管兩天前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政策利率沒有降息,但許多市場機構預測,本月 LPR 可能會單獨 “降息”。
這主要是因為,通過開年以來的降準 + 結構性 “降息”,以及去年底主要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有所降低。因此即使政策利率不變,LPR 報價行也會綜合資金成本、市場供求等因素,主動減少報價加點,進而推動 LPR 下行。此外,LPR“降息” 也具有一定必要性。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認為,2 月 LPR 下調的核心驅動力是當前偏弱的經濟基本面。
LPR“降息” 有望進一步提振信貸市場、房地產市場,繼續為企業和居民 “減負” 財務成本,助力開年經濟繼續回升向好。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5 年期以上 LPR 是個人住房貸款和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的定價基準,其下行可以進一步降低居民房貸利息支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也可以更有效激發企事業單位融資需求。
展望下一步的政策走勢,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未來政策利率空間仍然存在,國外政策環境變化有望為國內貨幣政策打開空間。中國人民銀行強調着力發揮改革效能,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未來,通過理順貸款利率與債券收益率等市場利率的關係、疏通價格傳導機制等途徑,還可以進一步釋放降成本的潛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MLF 降息和存款利率 “降息” 依然有空間。在進一步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的目標下,政策利率的下調引導仍然不可缺位。MLF 利率的下調可能需要等到外部環境進入更為適宜的窗口期,存款利率下調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