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 How similar are the gains of the "Seven Sisters of US Stocks" to the bubble period of Sci-Tech stocks?

華爾街見聞
2024.02.19 05:1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 “七姐妹” 估值過於極端了?便宜且不斷下降的利率是形成資產泡沫的先決條件,當前美國高評級債券與美國國債息差收窄至 86 個基點,與此同時,美股集中度達到 2009 年以來最高點。

AI 熱潮持續發酵是美股不斷上漲的動力。七大龍頭科技股除英偉達尚未公佈財報以外,谷歌、Meta 等巨頭交出亮眼成績單,股價高歌猛進,憑藉着絕對優勢的市值佔比撐起大盤。美聯儲緊縮預期以及通脹超預期也未能阻止美股漲勢。

美國銀行知名分析師 Michael Hartnett 在最新題為《泡沫簡史》中首先強調,所有資產泡沫都建立在良好而堅實的經濟基礎之上,便宜且不斷下降的利率是形成資產泡沫的先決條件,當前美國高評級債券(投資級企業債)與美國國債息差收窄至 86 個基點,為 2020 年以來最低點,與此同時,美股集中度達到 2009 年以來最高點:

美股市值前 5 的股票貢獻了標普 500 迄今 75% 的漲幅。而前三大市值的科技股佔了科技板塊迄今漲幅的 90%。如下圖表所示,美國股票市場的廣度現在是自 2009 年 3 月以來最差的,那時標普 500 在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後的低點大約是 666。

此前,Hartnett 曾表示,美國股市上漲,創下歷史新高,即將引發多個賣出信號。截至 2 月 7 日當週,美國銀行的牛熊指標升至 6.8。當讀數高於 8 時,表明上漲已經過頭了,發出反向的賣出信號。

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師也指出,美股當前的集中度僅次互聯網泡沫時期,截至 12 月底,MSCI 美國指數前十大股票的份額已經升至 29.3%。長期來看,這一比例僅次於 2000 年 6 月份 33.2% 的歷史峯值。

當前美股走勢與科網股泡沫時期有多像?

Hartnett 指出,除了集中度外,今日美股 “七巨頭” 的漲勢與科網股泡沫時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處,包括泡沫催化劑,價格,估值和實際收益率:

催化劑:泡沫由技術創新,以及美聯儲寬鬆預期驅動。AI 泡沫是由美聯儲對硅谷銀行和 ChatGPT 的持續火熱推動。

價格:“泡沫” 意味着從低谷到高峰的巨大漲幅,過去 12 個月七巨頭的平均漲幅達到 140%,接近 20 年代道瓊斯指數 180% 的上漲幅度,但還沒有達到互聯網泡沫 190% 的上漲。

估值:七巨頭目前的追蹤市盈率為 45 倍,但確實還沒有達到此前泡沫高點時期更 “荒謬” 的估值:1989 年日本股市高峰期日經的 67 倍,2000 年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 65 倍(以及令人震驚的納斯達克 100 的 205 倍),2021 年 FAANG 的高峰期 60 倍。

債券:債券收益率是否持續上漲是泡沫時期是否到來的關鍵指標,在觀察的 14 個股市泡沫中,有 12 次在泡沫達到高峰時債券收益率上升。一般而言,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實際利率上升是 “泡沫破裂” 的常見催化劑,4% 的實際利率讓互聯網泡沫破裂,3% 的實際利率讓次貸危機破裂。考慮到今天全球債務水平相對於歷史的顯著提高,10 年期實際利率,目前為 2%,可能需要上升到 2.5-3% 才能結束對 AI 的狂熱追捧。

伯恩斯坦分析師此前也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美股 “七姐妹” 估值過於極端:

如果美股 “七姐妹” 真的獨一無二,那麼它們的顯著表現可能是合理的。不幸的是,情況並非如此,相反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投資者對這七隻股票的熱情反映了當今投機性、動量驅動的市場,但投資者的短視導致其他地方出現了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