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W starts the year with a bang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張曉玲
二十年前,寶馬將旗下最經典的 5 系轎車引入中國,撐起了寶馬在華的銷量和門面,也成為寶馬引以為傲的產品系列之一。
二十年後,在戰況激烈的新能源時代,在新勢力頻出的中國市場,寶馬新 5 系整裝出發,以百年車企煥新之姿,再次迎戰對手。
在這場扣人心絃的反攻大戰中,新 5 系,正是最關鍵的一子。
強化智能、加碼豪華,同時藉助品牌品牌光環和渠道優勢,寶馬意圖顛覆當下的新能源豪車格局,重現昔日榮光。
出招
1 月 25 日,寶馬 BMW 全新 5 系正式上市,動作之大史無前例。
不僅油車與電車齊發,還推出了國內消費者喜愛的長軸距版本;新 5 系更提升了豪華感,科技感也在叫板新勢力了。
據介紹,此次寶馬新 5 系車型的內飾風格與豪華程度,均沿襲了寶馬 7 系的旗艦標準,並且頂配版本更 “繼承” 了原 7 系獨有的後排懸浮式巨幕,成為中國版 5 系的專屬。
如果説 “沙發、大彩電” 只是入門,新 5 系在智能化上的升級則更為明顯。
踩在智駕爆發前夕,新 5 系大秀 “黑科技”,該車配備的寶馬 L2+ 級智駕系統中,增加了 “視線確認自動變道功能”。官方表示,駕駛員只需看一眼後視鏡,即可在符合條件的道路下,自動變道超車。
此外,寶馬還為其長軸距版預埋了 L3 級智駕能力,本土化研發同步開啓。
黑科技傍身、國內專屬配置、罕見的油電齊發,都能看出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此外新 5 系還實現了油電同價,純電 i5、長軸、標軸版的起步價均為 43.99 萬元。
顯然,寶馬對新 5 系的期望非比尋常。大力付出背後,是要守住和提升 BMW 的豪華 “門面”,以及在中國的市佔率。
去年,BBA 在華銷量穩中有升,寶馬以 82.4 萬台的成績依舊位居三家之首。但賣得好,更多是因為降價,貴為老牌豪車品牌,也未能免疫價格戰。
據汽車之家研究院數據,去年 12 月,寶馬零售均價為 36.73 萬元,同比下滑 4.4%,高於奔馳和奧迪的平均水準。
以寶馬暢銷的入門 3 系轎車為例,其成交價格已從 2022 年的 31.5 萬元,下滑至 29 萬元;而純電 i3 部分地區經銷商報價甚至低至 25 萬-28 萬元。
最好賣的車型降至 30 萬元之下,寶馬急需一款能提高調性的產品來夯實品牌,新 5 系臨危受命。
過去二十年,寶馬 5 系是眾多中產們的心頭好,至今累計在華售出超 200 萬台,佔到寶馬品牌總銷量的四成,是當之無愧的壓艙石,也奠定了國人對於寶馬品牌的認知。
去年,5 系的月均銷量是 1.1 萬台,不亞於 3 系的 1.2 萬台,依舊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點兵 5 系出征,寶馬要重塑品牌認知,夯實被智能電動時代衝擊的產品力和豪華調性,同時佔領電動市場。
除了在配置上照顧國內用户,寶馬此次同步推出純電版車型 i5,也是要助推整個 5 系銷量上行。
去年,寶馬僅以 i3 與 i3X 這兩款主力電車,就獲得了 10 萬台的銷量,高於奔馳、奧迪的 2.9 萬台,一舉成為去年 BBA 中的電車大贏家。如今純電 i5 的加入,讓寶馬在新能源賽道又多了一款拳頭產品。
棋局
先奔馳、奧迪一步搶佔高端電車市場,不僅是寶馬尋找增量彎道超車的 “陽謀”,更是與新勢力抗衡,在電動車時代搶下豪車 “山頭” 的重點戰役。
去年,國內豪華車市場銷量創 8 年新高,達到 374 萬台,同比增長 7.9%。其中,純電車型以 60% 的增速碾壓燃油車的負 1.4%,在豪車市場中的佔比也快速突破至 22%,但拿下這些市場的大部分是國內新勢力。
新勢力正在快速突破老牌豪華車企的版圖,他們揮舞着技術、智能、服務等大棒,與 Old Money 們掰起了手腕。
去年 12 月,蔚來、理想的成交均價,已經分別來到 35.9 萬、35.3 萬元,離寶馬的身位僅一步之遙。
在寶馬 i5 未入局之前,40 萬以上中大型電動車市場便已出現了多個新面孔。
問界 50 萬元起的旗艦 M9,上市不到兩個月已攬得 5 萬台大定,類似價格區間的理想 MEGA 也在趕來的路上,明年更有 80 萬元的蔚來 ET9。
就連比亞迪,也在去年推出高端品牌仰望,其首款售價百萬級的 U8,單月交付量已經攀至近 1600 台。
而此次裝載了智能化與豪華感的寶馬 i5,正是要爭奪高端純電市場,搶回老牌豪華車企的話語權。
事實上,面對新勢力們的圍追堵截,寶馬絕不會 “守” 和 “補”。作為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老牌德系車企,以及最早開始研發生產電動車的車企,寶馬有着後浪們所不具備的各種優勢。
去年末,寶馬就與奔馳合資鋪設補能基建,欲到 2026 年底,建設千座超充站和約 7 千根超充樁,為純電車的爆發保駕護航。
此外,寶馬在華經銷商數量近 700 家,遍佈全國,涵蓋不少下沉市場。積累數十年,寶馬在三、四線城市的渠道優勢,令品牌和口碑認知度得以充分發揮。在這裏,寶馬的號召力依舊穩固,3 系、5 系等產品多在此爆發。
而這也符合市場趨勢。據汽車之家研究院分析,2023 年,東北、華北、西北和華中區域市場份額增長,三四線城市份額增長,汽車市場更多向中北部區域集中,市場結構向中線城市遷移。
在新勢力們沒有滲透之前,下沉市場仍然是寶馬們重要的 “票倉”。難怪蔚來董事長李斌坦言自家銷售能力與 BBA 差距巨大;理想也定下今年在三、四線市場實現 100% 和超 70% 覆蓋率的 KPI。
或許正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所説,“新勢力們先去趟坑,國外品牌一旦動手,藉助自身各種資源會迅速崛起”。
現在,寶馬為新 5 系押下重注,在中國打響了關鍵一戰。而新能源車企的競爭格局,將再次被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