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次降準降息後,市場怎麼走?

歷次降準降息後的市場演繹規律是降準後市場短期提振效應明顯,TMT、家電、醫藥醫美行業相對佔優。降息前市場已開啓對降息預期的交易,降息當日交易充分、市場上漲,大盤風格略佔優。近五年調降 LPR 後煤炭、農業、石油石化、銀行表現較好。當前時點若降準但利率保持原水平,對微觀流動性影響偏中性,但有助於引導市場對寬信用的預期,提振 A 股市場風險偏好。
核心觀點
以史為鑑,降準降息後市場如何演繹,哪些行業更佔優?
1)2008 年以來歷次降準對市場短期提振效應明顯,利好 A 股市場;
2)綜合降準後的一個半月內的不同區間進行觀測,TMT、家電、醫藥醫美相對佔優。
3)2020 年以來在一季度降息有三次經驗可循,“OMO-MLF-LPR” 的降息路徑更加符合以往經驗。2023 年 8 月在 1 年期 LPR 利率調降後,5 年期 LPR 利率並未對稱下降,當前仍有調降的空間;
4)從交易節奏來看,A 股市場在降息前已開啓對降息預期的交易,降息當日交易充分、市場錄得明顯上漲,以往降息後規律為大盤風格略佔優;
5)歷史數據顯示,近五年調降 LPR 後 5 個交易日內煤炭、農業、石油石化、銀行表現較好,調降 30 個交易日均值口徑下煤炭上漲概率、漲跌幅均處在行業間相對佔優位置。
正文
歷次降準後的市場演繹規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於 1 月 24 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於 2 月 5 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約 1 萬億元。
我們統計了 2008 年以來歷次降準公告日前後 A 股市場整體漲跌情況,從漲跌幅的平均值口徑來看,降準公告日後的 5 個交易日和 10 個交易日內,市場賺錢效應開始好轉。近五年以來,降準後對市場短期的提振效應較為明顯。近 5 年有 3 次降準發生在當年一季度,其中 2019、2020 年發生在 1 月,主要為了緩解春節前的流動性壓力。站在當前時點看,若降準但是利率保持原來水平,對微觀流動性影響偏中性,但有助於引導市場對寬信用的預期,從而提振 A 股市場風險偏好。
從歷次降準後各行業的表現看:降準後 5 個交易日內美容護理、家電、計算機、傳媒、汽車上漲概率較大,降準後 10 個交易日內優勢行業包括計算機、通信、機械、電力設備、傳媒、醫藥醫美、建築建材;綜合降準後的一個半月內的不同區間進行觀測,TMT、家電、醫藥醫美相對佔優。
歷次降息後的市場演繹規律
1 月 25 日將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0.25 個百分點,從 2% 下調至 1.75,結構性降息配合降準補充的流動性,共促實體融資成本下降。
我們對近年來降息後的市場表現進行了簡單的覆盤。2020 年以來共出現過 3 次一季度降息的經驗,其中 2020 年在 2 月初、3 月末對稱降息兩次,幅度共計 30BP,5Y LPR 降 15BP;2022 年 1 月政策利率調降 10BP,5Y LPR 調降 5BP,2022 年全年政策利率調降 20BP,5Y LPR 調降 35BP。從降息的路徑出發,近五年來 “OMO-MLF-LPR” 是利率調降的一般經驗路徑,通過降息能夠有效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端壓力。2023 年 8 月 5 年期 LPR 利率水平未調降,目前看仍存在繼續下行空間。
以全 A 作為統計口徑看,降息前市場或已開啓對降息預期的交易,降息當日交易充分,降息後 5 個、10 個、30 個交易日情緒逐漸被市場交易所消化。從 2019 年曆次降息前後的平均漲跌幅看,降息前 10 個交易日內,中小盤的表現略佔優,降息當日及降息後的 5、10、30 個交易日內,以 100、300 為代表的大盤風格更佔優。
從最近五年的情況看,調降 LPR 後 5 個交易日內煤炭、農業、石油石化、銀行表現較好;降息後 10 個交易日內,煤炭、石油石化、房地產上漲概率較大,煤炭、石油石化、農業、鋼鐵表現相對靠前;歷次降息後 30 個交易日內,銀行、家用電器、煤炭、農業、建材、有色、汽車上漲概率超過 50%,均值口徑下煤炭、美容護理、食品飲料在降息後 30 個交易日內漲幅排名靠前,中位數口徑下汽車、家電、有色、銀行在降息後的 30 個交易日內漲幅排名靠前。
本文作者:陳凱暢(執業證書編號:S0980523090002)、王開(執業證書編號:S0980521030001),來源:宏觀大類資產配置研究,原文標題:《【國信策略】降準降息後市場如何演繹》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