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贏了美聯儲,美股創了新高,科技股依然碾壓價值股

華爾街見聞
2024.01.20 04:0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儘管降息預期降温,但市場找的了新的上漲理由。

儘管降息預期持續降温,但美股一掃新年 “開門黑” 的陰霾,在剛剛過去的這周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科技股的強勢。

新年以來,持續 “放鷹” 的美聯儲、比預期更熱的經濟數據給降息預期澆了一盆又一盆冷水,以致美股開年 “大翻車”,結束了近 20 年來最長的連漲勢頭。

但這周,美股大盤最終藉助科技股、尤其芯片股的強勢收創新高:標普累漲 1.17%,道指累漲 0.72%,雙雙刷新歷史新高;納指累漲 2.26%,納斯達克 100 累漲 2.86%。

“AI 龍頭” 英偉達本週累漲 8.7%,和 AMD 連續兩日雙雙創盤中和收盤歷史新高。科技股大多上漲,蘋果累漲近 3%,微軟、Alphabet、Meta 都漲超 2%。

降息預期降温 但美股找的新的上漲理由

本週,多位美聯儲官員連續放鷹,再加上零售銷售等經濟數據強勁,市場無論是對美聯儲 3 月開始降息的預期概率,還是對 2024 年全年的預期降息幅度,都在下降。

但美股,尤其是科技股,找到了新的上漲理由:市場開始消化較少降息預期的同時,也在消化更加強勁的經濟增長。

據媒體,富國銀行證券股票策略主管 Christopher Harvey 指出,截至 2023 年底,投資級債券與同等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異僅為 0.99 個百分點,這是自 1998 年以來第七次利差低於整點。

Harvey 表示,這意味着今年經濟增長 2% 或以上,而且降息幅度遠低於股市預期。

經濟堅韌理論上有利於小盤股和價值股,但本週它們依然沒有跑贏,上週微跌的羅素 2000 累跌 0.34%,連跌四周。

儘管較高的利率結構將對風險資產估值上升構成威脅,但能夠穿越週期持續提供利潤增長的科技股再度贏得市場青睞。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評論稱,2023 年美股上漲的領頭羊再次成為交易員的首選,投資者正在重新持有成長型股票、科技股、AI 概念股和英偉達等七大藍籌科技股。

據美國銀行援引 EPFR Global 數據,科技股票基金出現自 8 月份以來最大的兩週資金流入,達到 40 億美元。這使得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市盈率超過 30 倍,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讀數之一。

有分析師對市場的樂觀提出了警告。哥白尼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 Tatjana Puhan 比表示:“股票市場顯然已經在非常非常樂觀的情況下定價,但結果可能並不那麼樂觀。”

也有分析師認為,美股最終的命運還是取決於美聯儲降息次數。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聯席首席投資官吉姆·卡倫認為,如果今年降息次數少於六次,“那麼債券收益率自然要上升,因為目前股票和債券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這將對股市造成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