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 The global economy is entering a new super cycle!

智通財經
2024.01.09 02:0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意味着什麼?儘管存在一定阻力,但人工智能和脱碳有望利好股市!“我們將看到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生產率提高,這可能對增長和利潤率都有積極影響。”

智通財經 APP 獲悉,高盛的歐洲宏觀研究主管 Peter Oppenheimer 表示,全球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超級週期,人工智能和脱碳是在這個新週期中可能產生積極影響的兩個關鍵因素。

據悉,超級週期通常被定義為長期的經濟擴張,通常伴隨着 GDP 的增長,對商品的強勁需求導致價格上漲和高就業率。Peter Oppenheimer 表示,全球經濟經歷的最近一次重大超級週期始於上世紀 80 年代初。他解釋稱,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利率和通脹達到峯值,然後是長達數十年的資本支出、通脹和利率下降、以及監管放鬆和私有化等經濟政策,與此同時,地緣政治風險有所緩解、全球化日益增強。

不過,Peter Oppenheimer 補充稱,並非所有這些因素現在都將像過去那樣持續下去。他表示:“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我們不太可能看到利率大幅下降。我們看到全球化出現了一些阻力。當然,我們也看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Peter Oppenheimer 表示,雖然目前的經濟發展理論上應該會導致金融回報的速度放緩,但也有可能產生積極影響的力量,即人工智能和脱碳。他表示,人工智能仍處於早期階段,但隨着其越來越多地被用作新產品和服務的基礎,可能會對股市產生 “積極影響”。他補充稱:“我們還沒有看到、但我們相對樂觀地認為的是,我們將看到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生產率提高,這可能對增長和利潤率都有積極影響。”

Peter Oppenheimer 指出,儘管人工智能和脱碳都是相對較新的概念,但在歷史上有相似之處,其中一個突出的歷史時期是 20 世紀 70 年代初和 80 年代初,與當前的發展 “沒有太大的不同”。他表示,與目前相比,那個時期通脹和利率上升可能是更為結構性的問題,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税收增加和監管加強等因素似乎相似。

他解釋稱,在其他方面,當前的變化可以被看做是歷史上更早時期變化的反映。他表示:“由於我們可能會看到這種巨大的雙重衝擊,即技術創新以非常快的速度帶來的積極衝擊,加上經濟結構調整以走向脱碳,我們認為這一時期更類似 19 世紀後期。” 他指出,基礎設施和技術發展推動了現代化和工業化、生產力顯著提高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標誌。

Peter Oppenheimer 表示,最重要的是,這些歷史上的相似之處可以為未來提供經驗。他表示:“回顧過去,週期和結構性斷裂確實會重演,但絕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演。我認為我們需要從歷史中學習我們可以看到的推論,以便為我們正在進入的這種環境做好最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