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 + 地震,供應鏈壓力捲土重來?

華爾街見聞
2024.01.08 14:0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地緣衝突和地震事件增加了市場對供應鏈和通脹的擔憂。近期紅海危機導致航運公司繞道好望角,航運成本上升。巴拿馬運河缺水危機也對航運產生了限制。日本地震對汽車和芯片產業造成了擾動,豐田汽車受地震影響暫停運營。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上升,儘管存在地緣衝突和自然災害的風險,但目前影響相對有限。供應鏈壓力的上升引起市場的關注。

近期頻繁的事件擾動,加劇了市場對於供應鏈的擔憂,以及隨之而來給通脹埋下的隱患。

近期紅海危機持續發酵,航運公司被迫繞道好望角,運輸時間和航運成本都相應增加。

自去年 11 月底以來,上海集裝箱貨運指數(SCFI)已飆升超 90%。IMF 的港口觀察平台顯示,最近幾周,紅海的航運中斷現象有所增加,在截至 1 月 2 日的 10 天內,蘇伊士運河的航運量同比下降 28%,與此同時好望角的航運量同比增加 67%。

此前另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巴拿馬運河,受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持續乾旱影響出現缺水危機,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不得不對過境船隻實行嚴格限制。根據 ACP 公佈的數據,2023 年 11 月的過境量較 10 月下降 22%。

除了航運壓力外,日本地震也對汽車、芯片等產業的生產帶來一定擾動,當地的半導體企業暫時停止運營進行檢查。豐田汽車近日表示,由於許多本地供應商及其附屬公司均受到地震影響,公司將使用受影響地區以外的庫存零部件,考慮到餘震風險,將就 1 月 15 日之後的運營另行做出決定。

汽車、芯片供應鏈風險,航運價格飆升,喚起了市場 2021 年全球供應鏈壓力陡升的記憶。

根據紐約聯儲編制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SCPI),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大幅上行,12 月的最新讀數為-0.15,11 月的終值從初值 0.11 上修至 0.13。

儘管在地緣衝突以及自然災害的擾動下,全球供應鏈壓力存在上行風險,但相較於 2021 年的創紀錄水平,目前的影響仍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