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 | 騰訊再成港股回購王!

新浪財經
2023.12.28 01:4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超 1222 億港元!港股回購額創歷史新高,歷次回購潮後港股怎麼走?

2023 年已經進入尾聲,回顧今年港股表現,整體走勢頗為疲軟。恒指 12 月一度跌破 16000 點關口,為去年 11 月以來首次。儘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港股上市企業回購卻按下了加速鍵。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25 日,港股今年的回購總額已超過 1222 億港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 1049 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港股連續三年加碼回購。其中,港股 “兩大回購王” 騰訊控股、友邦保險年內分別回購約 464.24 億港元、280.07 億港元。此外,滙豐控股、長城汽車、長實集團年內分別回購 209.45 億港元、21.98 億港元、19.69 億港元。

整體來看,2023 年港股回購依然延續大公司主導的格局。其中,回購額 TOP3 的公司佔據了今年港股總回購額的約 80%,TOP10 的公司回購額佔據港股總回購額的約 90%。

年內港股回購榜 TOP10 榜單
證券名稱

回購數量

(萬股)

回購金額

(億港元)

年內漲跌幅

(%)

騰訊控股14,182.57464.24-13.01
友邦保險36,761.28280.07-21.62
滙豐控股34,723.68209.4536.46
長城汽車19,242.3021.98-0.73
長實集團4,555.7019.69-16.70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40,365.6016.4612.67
ESR14,577.2416.36-35.14
快手-W2,526.2414.18-29.49
小米集團-W11,760.0013.7643.33
李寧5,166.7510.54-70.16
數據來源:Wind 截至時間:2023.12.25

對比 2022 年,今年騰訊控股、友邦保險依然佔據榜一及榜二。此外,去年港股回購榜 TOP10 中的七家公司,今年依舊 “榜上有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快手-W、李寧三家公司為今年港股回購榜 TOP10 的 “榜上新秀”。

近三年港股回購 TOP10 名單變化
202120222023
1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騰訊控股
2藥明生物友邦保險友邦保險
3騰訊控股長城汽車滙豐控股
4恆安國際滙豐控股長城汽車
5中國燃氣藥明生物長實集團
6中國旺旺小米集團-W中國石油化工股份
7復星國際中國石油化工股份ESR
8長和長實集團快手-W
9信義玻璃太古股份公司 A小米集團-W
10海爾智家ESR李寧
數據來源:Wind 截至時間:2023.12.25

港股回購:歷次恒指均處於底部區域,並接近向上拐點

恒生指數公司表示,高水準的回購金額或能反映出,企業認為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被低估。企業回購的潛在動機,通常與其資本結構、融資成本、過剩現金水平等有關。一般來説,當企業認為其上市股票目前被低估、且預計未來會有有意義重估時,就會進行股票回購,以支持股價、改善財務狀況、並提高股東回報。

簡而言之,在港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更傾向於為自身市場價值託底,更多是 “雪中送炭” 而非 “錦上添花”。

2005 年以來,港股總共經歷了五輪迴購潮。海通證券認為,港股回購潮開始時市場往往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估值也達到較低水平,而隨着市場進一步下跌和估值進一步回落,回購的力度也持續加大。

從歷史經驗看,港股回購激增時,恒生指數均處於底部區域,並接近向上拐點。海通數據顯示,港股 5 次回購潮期間,恒指平均跌幅為 19.9%,恒生科技指數平均跌幅為 12.1%。而歷次回購潮 1 年後,平均累計漲幅分別為 19.0% 和 52.9%。在 2019 年港股回購潮的一年後,恒生科技指數的反彈幅度達到了創紀錄的 107.3%。

港股明年有望走出修復行情

平安證券研報表示,2023 年港股市場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與內外部經濟預期變化的影響而震盪下行,全年高股息策略表現佔優,下半年隨着美聯儲加息漸入尾聲,恒生科技表現強於恒生指數。展望 2024 年,國內外環境的基準假設均有望迎來改善,港股市場在連續三年下跌後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展望明年,銀河證券表示,若國際地緣政治衝突緩解、中美關係向好,疊加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温,則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從而推動當前估值較低的港股反彈。此外,美聯儲結束加息並開啓降息之後,海外流動性好轉,外資回流可能性較大,將帶來港股整體上漲的機會。

中金公司表示,應繼續採用啞鈴型配置策略,重點關注三條主線,一是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行業,如電信、能源與公用事業;二是高端科技升級板塊,如科技硬件、半導體和中端優勢行業;三是出海板塊,如工程機械、汽車與零部件、新能源與光伏、部分產品與品牌消費等。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結束本輪加息週期,多家企業用 “真金白銀” 向市場傳遞信心。展望明年,港美股能否迎接曙光,否極泰來?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