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a single day, Tencent's market value plummeted by 360 billion.

華爾街見聞
2023.12.22 14:5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市值跌去 3200 億。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張曉玲

騰訊和網易的派對遊戲激戰正酣,從天而降的一份 “遊戲新政”,讓兩家遊戲巨頭齊齊上演了股價大跳水。

截至 12 月 22 日收盤,騰訊股價重挫 12.35%,市值蒸發約 3600 億港元(合約 3280 億人民幣);網易跌幅更大,達 24.6%,市值蒸發約 1283.6 億港元。這是騰訊今年以來少見的大跌,也讓網易從中國市值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的位置上掉了下來。

消息面上,12 月 22 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最新發布《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 “意見稿”)。儘管有觀點稱這是 “一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的政策文件,但這樣一份總字數達 11259 字的意見稿,導致了包括騰訊、網易在內的遊戲股集體下挫。

具體來看,意見稿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和高額消費,提出,網絡遊戲不得設置每日登錄、首次充值、連續充值等誘導性獎勵,所有網絡遊戲須設置用户充值限額,並在其服務規則中予以公示,對用户非理性消費行為,應進行彈窗警示提醒。

對充值方面的限制,被外界認為是對遊戲廠商衝擊最大的一項措施。

此外,意見稿明確規定遊戲出版和運營單位應在獲得版號一年內上線。這意味着,遊戲廠商將不能再囤版號,遊戲新品的排期空間可能會更小。

除了上述兩個方面外,意見稿對其它方面也做出了更嚴格的限制。

國家新聞出版署表示,為了加強網絡遊戲管理,規範網絡遊戲行業秩序,保護用户合法權益,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進網絡遊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制定本辦法。

有互聯網從業人士認為,這份意見稿的出爐,意味着從 2018 年以來,主管部門對遊戲行業的監管思路沒有發生過根本變化,這打破了市場中那些認為網絡遊戲的 “強監管週期” 已經結束的幻想,遊戲公司、從業人士都要對此嚴肅對待。

作為國內兩大遊戲巨頭公司,騰訊和網易首當其衝受制,股價應聲下跌。

此外,截至 12 月 22 日收盤,A 股和港股遊戲板塊都遭遇大跌。其中,凱撒文化、遊族網絡、巨人網絡、完美世界等十餘隻個股跌停,友誼時光、掌趣科技、寶通科技等跌超 10%。

對於此次意見稿對公司的影響,騰訊遊戲副總裁張巍回應道,自從 2021 年未成年人保護新規發佈以來,騰訊一直嚴格貫徹落實管理要求,目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和消費數據都處於歷史最低水平。新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於遊戲的商業模式,運營節奏等關鍵要素並無本質改變。

騰訊投資者關係有關人士認為,這是一份徵求意見稿,並不是最終文件。“任何措施都可能對高 ARPU(每個玩家平均創造的利潤或收入)遊戲產生影響,我們的大型遊戲都是低 ARPU。老牌遊戲則不依賴於每天的註冊和首次消費的激勵。”

在其看來,意見稿提到的規則只是小的變化,不會影響已經非常合規的開發商和運營商,尤其是那些已經流行的遊戲。可能會對邊緣新遊戲產生一些影響。

此外,上述人士認為,政府對遊戲行業的健康成長的支持沒有改變。“我們認為這不是新一輪的打壓,只是在日益健康的遊戲市場中進行規則微調。”

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騰訊雖然穩坐中國最高市值互聯網公司的寶座,但受監管、遊戲行業調控以及業績增速放緩影響,相比最高峰時期,其近年來市值還是縮水嚴重。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騰訊最高股價在 2021 年 2 月時達到 704.6 港元/股。但在之後,受到互聯網平台監管及中概股低迷影響,騰訊經歷了股價的大幅下跌,在 2022 年 10 月一度跌破 200 港元/股,創下近年低點。

進入 2023 年,騰訊第一大股東、南非媒體巨頭 Naspers 持續減持,騰訊股價保衞戰升級。繼 2022 年度耗資超 338 億港元回購 1.07 億股之後,今年以來,騰訊回購次數和金額再創歷史新高,與南非大股東的減持動作互搏。

據華爾街見聞不完全統計,截至 11 月底,騰訊今年已回購至少 106 次,回購金額約 394 億港元。

不過,隨着各種利空因素的弱化,今年以來騰訊股價已有所回暖,回到 300 港元/股以上的水平。

近期,騰訊遊戲正憑藉派對遊戲《元夢之星》打算重新殺出一片天地,卻不料新政在此時出台,又令騰訊股價承壓。

就網易而言,得益於自身遊戲業務的亮眼表現,其更是今年深蹲反彈的中概股中表現最亮眼的企業之一,今年來股價一度上漲近 50%,超過美團成為中國市值第四大的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騰訊、拼多多和阿里巴巴。

如今,在遊戲行業意見稿這一 “黑天鵝” 的影響下,騰訊股價已下跌至 274 港元/股,市值縮水至 2.61 萬億港元;網易則下跌至 122 港元/股,市值縮水至 3932.8 億港元,重新掉落回美團身後。

每次遊戲監管政策出台,幾乎都會讓騰訊股價劇烈波動,遊戲業務對騰訊的影響如此之大,不能不讓投資者擔心,而這反過來又強化了遊戲對於騰訊的重要性。

作為中國巨頭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市值長期居於第一,遠遠將其他公司拋在身後,但今年以來,騰訊營收被字節超越,如今最賺錢的業務遊戲受制,轉型 To B 業務進展緩慢,視頻號商業化也未大規模鋪開,騰訊的未來向何處去,越來越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

要持續保持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第一,市值穩定增長,騰訊是時候要做些徹底的變革了。11 月,騰訊迎來成立第 25 年,馬化騰在內部發言提到,要讓狀態最好的人上場。

騰訊,也需要重新尋回那個狀態最好的自己。